正文 第七章流光碎影心從容(1 / 1)

她不追求急功近利,但相信水到渠成。陳乃芳在離任的前一天,曾邀請2005級畢業生們品了三道茶:第一道茶苦如奮鬥,第二道茶甜如成功,第三道茶淡如清風。

已經不記得我們去采訪過陳乃芳多少次了,聽她說話,陪她走路。七十多歲的人了,走起路來大步流星,可這步伐並沒有給我們逼促的感覺。和她並肩前行,我們發現,她始終是步履輕盈、從容不迫地邁進。

一個人的步調往往能反映她為人處世的心態,陳乃芳走路的姿態其實就是她的人生姿態。“我從不刻意追名逐利,做事也不喜歡急功近利。無論過去得到了什麼,我本質上還是社會大家庭中微小的一分子,應該謙虛地向周圍人學習。人家捧我上天,我也不當神仙,人家罵我下地獄,我也不裝鬼。就像我父母那樣,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簡單明了的一段話概括了她寵辱不驚的一生。

當我們翻開陳乃芳的履曆時,驚訝地發現:

刻錄的足跡

留下的身影

流光碎影在我們的手中浮動、眼前掠過,繁華之下沉澱著一顆從容淡定的心。

2005年6月28日,陳乃芳正式離任北外校長一職。在北京外國語大學行政領導班子換屆宣布大會上,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這樣評價她:“陳乃芳同誌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學習、工作、生活了40多年,在學校黨政領導工作崗位上也工作了近20年,特別是1997年擔任校長以來,她懷著對學校深厚的感情和對高等教育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腳踏實地,身體力行,勤勉敬業,認真履行校長職責,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為學校各項事業的建設與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重要貢獻。她團結帶領一班人,抓住我國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曆史機遇,和全校師生員工一起,推進教育創新,堅持特色辦學,走出了一條具有鮮明北外特色的辦學之路。陳乃芳同誌講學習、講政治、講正義,善於把握方向,善於把握大局。她嚴格要求自己,勤奮敬業、以校為家的工作精神和作風贏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擁護……”麵對教育部領導的讚許,陳乃芳說:“教育部和市委領導對我的工作給予了那麼高的評價,使我感到不安,受之有愧,說句心裏話,我隻是做了一個共產黨員、一名教師和校長應該做的事而已……所有這一切,都使我深深地受到感動,甚至心裏有一些不安,這也更加激勵著我為北外的事業、為中國的高等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