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圓絕勝雞頭肉,滑膩偏宜蟹眼湯。
縱有風流無處說,已輸湯餅試何郎。
那詩中之意無一不是怨恨,錯嫁了丈夫之意。不覺過了一年,次年上元佳節又到,燈景光輝。朱淑真看了往來看燈之人,心想:“縱使未必盡是佳人才子,難道有我這樣一個丈夫不成?我前世怎生作孽,受此苦報?”做首詞兒名《生查子》道: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又題詩一首道:
火樹銀花觸目紅,極天歌吹暖春風。
新歡入手愁忙裏,舊事經心憶夢中。
但願暫成人繾綣,不妨長任月朦朧。
賞燈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會同。
話說那朱淑真愁恨之極,日日怨天怨地,無可告訴,隻得寫一張投詞,在家堂麵前日日哭訴道:“我怎生有此不幸之事?上天,你怎生這般沒公道?你的眼睛何在?怎生將奴家配了這般人?”拜了又訴,訴了又拜。那投詞上寫道:訴冤女朱淑真訴為冤氣難伸事:竊以因材而篤,乃天道之常;相女配夫,實人事之正。以故佳人才子,適葉其宜;愚婦村夫,各諧所偶。半斤配以八兩,輕重無差;六畫共成三爻,陰陽有定。念淑真生無一黍之非,配有千尋之謬,雖麵目肌發具體而微,乃籧篨、戚施較昔而甚。
春花秋月,誰與言哉?良夜好風,啜其泣矣!斷腸有分,瞑目何嫌?繾綣司乃爾胡塗,赤繩子何其貿亂?恨纖手不能劈華嵩之石,怨綿力無由觸不周之山。實天道之無知,豈人心之多瞶?
試問淑真以何因緣而受此苦!謹訴。
那朱淑真怨恨衝天,日日拜告天地,從春間拜起拜至深秋。
一日晚間,正在那裏焚香拜告,隻見兩個青衣女童請他到一個所在。重重宮殿,中有金字額,題“繾綣之司”四字。左右皆錦衣花帽之人,威儀齊整。黃羅帳內,中間坐著一尊神道,眉清目秀,三綹髭須,帶紫金冠,束紅抹額,穿紅錦袍,係白玉帶,開口道:“吾乃氤氳大使是也,主天下婚姻簿籍。汝怨氣衝天,日日告拜天地,玉帝將汝投詞敕下繾綣司,吾今閱汝投詞上有‘生無一黍之非,配有千尋之謬’,汝但知今行無‘一黍之非’,不知前世有‘千尋之非’哩!汝聽我道,汝前世本一男子,名何養元,係讀書之人。裏中有一女子名奚二姐。那何養元一日在樓下走過,見奚二姐生得標致,遂起不良之心,勾引奚二姐身邊一個丫鬟,名為玉蘭,傳消遞息,將奚二姐奸騙了,誓有夫妻之約。一年之後,何養元中了進士,嫌奚二姐是小戶人家,又嫌他是失節之人,不肯成其夫妻。奚二姐遂嗔怪那玉蘭道:”是他傳消遞息,壞了我身體!‘奚二姐遂含恨而死,玉帝殿前告了禦狀,要索取何養元性命。從來陰府之罪以負心殺生為重,幸何養元生平不食牛肉,曾有戒殺之功,功德廣大。又曾誦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三年,頭上火光衝天,鬼使不敢近身。因此官高爵顯,位列三台,壽餘七十,福報已盡。命終之日,玉帝敕我繾綣司行報,我遂把奚二姐為汝之夫。因他不守閨門,淫奔失節,有傷風化,所以罰他醜頭怪腦,愚蒙不識,為人世所賤。因何養元破敗奚二姐女身,又害他性命,所以罰汝轉身為女子。因有不食牛肉戒殺誦經之功,所以使汝標致聰明,能為詩文,亦罰你五年含恨而死,以償其負心之罪。玉蘭轉世為皮氣球,當日是汝叫他傳消遞息,害了奚二姐性命。如今亦是他做媒說合,害汝性命。但玉蘭是罪之首,皮氣球死後罰作糞中之蛆,永絕人身。總是一報還一報之事,並無一毫差錯,你待埋怨誰來?不要說你一人,俺這婚姻簿上就如算子一般,一邊除進,一邊除退,明明白白,開載無差。“遂命帳前判官取簿籍過來,一一指與朱淑真道:”我細說與你聽,昔日西子傾覆吳王社稷,我嫌他生性狠毒,把他轉世為王昭君,吳王轉世為毛延壽,點壞了昭君容貌,使他有君不遇,有寵難招,直罰他到漠北苦寒之地,與胡虜為妻,死葬沙場,至今有青塚之恨。卓文君乃王母玉女,蟠桃會上拍手驚了群仙,玉帝牒我繾綣司注他有再嫁之過。蔡文姬前世為妒婦,絕夫之嗣,上帝大怒,遂罰他初適衛仲道,被胡虜左賢王虜去十二年,又嫁屯田都尉董祀,一生失節,極流離顛沛之苦。潘貴妃、張貴妃、孔貴妃等俱以驕淫惑主,敗國亡家,罰他二十世為娼妓。薛濤、蘇小小前世俱為文人才子,隻因生性輕薄,不信三寶,轉世罰作妓女。晉綠珠有墜樓之忠,田六出有投河之烈,正氣凜凜;綠珠轉世為劉令嫻,嫁與徐悱,田六出轉為關氏,嫁與常修,都為佳人才子,詩詞唱和。蘇若蘭織錦回文以邀夫主,後世仍托身蘇氏門中為蘇小妹,竇韜為秦少遊,依舊夫妻相得,小妹微妒,所以先少遊而死。原妾趙陽台,為長沙義娼以終其誌。趙陽台生前不信三寶,亦罰為娼女。其它夫妻俱有因緣報應,一一都載有這簿籍上,盡是前世之事,不止於今生也,我繾綣司斷不胡塗。汝五年限滿,償了奚二姐之命,若仍舊戒殺誦經,命終之日當轉世為男子,投托好處,休得怨恨!“說罷,仍命青衣女童送回。朱淑真從殿門而出,一路上回來,還至身邊,青衣女童大叫數聲,遂欠伸而醒,恍惚之間,如有所見,都一一記得明白。自此之後,怨恨少減,因而戒殺誦經,以保來世。
那時有個魏夫人,也會得做詩,但他的夫主不似金罕貨這般粗蠢。魏夫人聞知朱淑真做得好詩,自己不信,道:“世上既生周瑜,難道又生諸葛亮不成?我不信還有好如我的哩!”遂置辦酒肴以邀淑真,命丫鬟隊舞,因要淑真麵試,以辨其真偽,遂以“飛雪滿群山”五字為韻。淑真乘著酒興,磨得墨濃,蘸得筆飽,依韻賦五絕句。“飛”字韻道:
管弦催上錦茵時,體態輕盈隻欲飛。
若使明皇當日見,阿蠻無計恍楊妃。
“雪”字韻道:香茵穩襯半鉤月,往來淩波雲影滅。
弦催緊拍促將遍,兩袖翻然作回雪。
“滿”字韻道:柳腰不被春拘管,鳳轉鸞回霞袖緩。
徹《伊州》力不禁,筵前撲簌花飛滿。
“群”字韻道:占斷京華第一春,清歌妙舞實超群。
隻因到曉人星散,化作巫山一段雲。
“山”字韻道:燭花影裏粉姿閑,一點愁侵兩點山。
不怕帶他飛燕妒,無言逐拍省弓彎。
朱淑真走筆題完,文不加點,不惟詞旨豔麗,連那飛舞之妙一一寫出。魏夫人見了大驚道:“真既生瑜又生亮也!”從此敬服,結為相知之契。朱淑真生平沒人知他詩詞,今日遇見了魏夫人,方有知己,每每詩詞往來,互相談論古今文義,極其相得,竟如女夫妻一般。雖然,女夫妻怎比男夫妻,畢竟鬱鬱而死,隻得二十二歲,果應繾綣司五年限滿之言。淑真死後,皮氣球亦立刻而死,人說他被淑真活捉而去,足以為說謊做媒者之戒。那蠢父母又信和尚之言,把朱淑真的屍首清明前三日一把火燒化了。杭州風俗,小戶人家每每火葬,投骨於西湖斷橋之下。白骨累累,深為可恨。他那蠢父母不唯火葬了朱淑真的屍首,又並生平所做詩文也拿來火葬了,今所傳者不過百分之一耳,豈不可惜!後來王唐佐為之立傳,魏端禮為輯其詩詞,名曰《斷腸集》,刊布於世,人人膾炙,朱淑真之名方才驚天動地,人人歎息其薄命。至今杭州俗語道:“大瓦巷怨氣衝天”者此也。有詩讚道:
女子風流節義虧,文章驚世亦何如!
蘋蘩時序寧無預,詩酒情懷卻有餘。
愁對鶯花春苑寂,苦吟風月夜窗虛。
丈夫莫羨多才思,宋女不聞曾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