誥贈三代綺帛百匹,免其田土賦稅五十頃。朱亮祖之所以能如此者,皆因劉伯溫知其才而薦之也。
始初方國珍倡亂之時,嘯聚諸無賴之眾據於談洋,其地僻遠險阻,南抵福建界,名曰“三魁”,蓋私鹽盜賊出沒之地,方國珍因此而作亂。劉伯溫深知其弊,遂奏欲於談洋處立巡簡司以治其險惡,命兒子璉上奏,而不先白中書省。丞相胡惟庸大怒,遂欲藥死劉伯溫。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劉伯溫真可謂忠於洪武爺者矣。所以在元朝目擊當時之亂,遂賦詩道:
群盜縱橫半九州島,幹戈滿目幾時休?
官曹各有營身計,將相可曾為國謀!
猛虎封狼安薦食,農夫田父困誅求。
抑強扶弱須天討,可怪無人借箸籌。
愚按:東南之患,莫甚於倭奴。承平日久,武備都輕,倘倉卒有變,何以禦侮。今將戚將軍《紀效新書》水兵篇並海防圖式,附列於此,亦借箸之一助也。
相寇情小舟數往來者,謀議也。遲而審顧者,疑我也。欲進而複退者,探我也。既退而卒進者,襲我也。鼓噪而矢石不下者,兵器少也。卻而顧者,欲複來也。先急而複緩者,整備也。促鼓而不戰者,懼我也。泊而揚帆者,欲出不意也。既退而不速者,謀也。火夜明而呼噪者,恐我襲彼也。擲纜而即起者,欲擇其利也。火數明而無聲者,備器也。夜泊而趨於涯涘者,鄉道欲往也。促纜而不呼者,急欲逃也。促纜及流、懸燈於途者,夜逸而潰也。久而不動者,偶人也。鼓而無韻者,偽響也。近岸連村而不登劫者,怯也。不久困、請和投降者,詐也。
謹行治∫舟在洋出哨,追趕賊船,天欲昏黃,潮時將盡,不可貪程一意前往。須防今夜自安泊處,恐無收嶴風至之虞。過龍潭神廟,不可放銃吹打吶喊,或有驚動起風作浪之失。早晚占看日月星雲、氣色飛鳥,預知風雨。未到晚黑,便收嶴宕,高登四瞭,恐隔山先泊賊船,而我不防也。
行船觀日月星雲風濤一、日暈則雨,月暈主風。何方有闕,即此方風來也。一、日沒胭脂紅,無雨也有風。須看返照,日沒之前,胭脂紅在日沒之後,記之記之。一、星光閃爍不定,主有風。一、夏秋之交大風及有海沙雲起,謂之風潮,名曰“颶風”。此乃颶四方之風,有此風,必有霖霪大雨同作。一、凡風單日起,單日止;雙日起,雙日止。一、凡風起早晚和須防明日再多。一、有暴惡之風,盡日而沒。一、防夜起之風必毒。一、凡東風急,風急雲起,愈急必雨,起雨最難得晴。一、凡春風易於傳報,一日南風,必還一日北風。雖早有此風,向晚必靜。一、防南風尾、北風頭,南風愈吹愈急,北風吹起便大。一、春南夏北,有風必雨。一、雲若炮車形起,主大風。一、雲起下散四野,滿目如煙如霧,名曰“風花”,主風起。一、雲若魚鱗,不雨也風顛。一、凡雨陣自西北起者,必雲黑如潑墨,又必起作眉梁陣,主先大風雨,後雨急易晴。一、水際生靛青,主有風雨。一、秋天雲際若無風,則無雨。一、海燕忽成群而來,主風雨。烏肚雨,白肚風。一、海豬亂起,主大風。一、夜間聽九逍遙鳥叫,卜風雨,一聲風,二聲雨,三聲四聲斷風雨。一、蝦籠張得(魚+ 愇右)魚,主風水。一、水蛇蟠在蘆青高處,主水。高若幹,漲若幹。回頭望下,水即至,望上,稍慢。一、月盡無雨,則來月初必有大風雨。俗雲“二十五六若無雨,初三四日莫行船”。“春有二十四番花信風”,“梅花風打頭,楝花風打末”。
逐月風忌正月忌七八日風,乃北風也。二月忌初二北風。三月忌清明北風。五月忌雪至風,以正月下雪日為始,算至五月,乃一百二十日之內,主此風。六月十二日忌彭祖風,在前後三四日。七八月若有三日南風,必有北風報之。九月九日前後三四日內,忌九朝風。十月忌初五風,在前後三四日內。十一月冬至風。臘月二十三四,掃塵風。
浙東潮候初一初二十三十四寅申長,巳亥平。
初三初四十五十六卯酉長,子午平。
初五初六十七十八辰戌長,醜未平。
初七初八十九二十巳亥長,寅申平。
初九初十廿一廿二子午長,卯酉平。
十一十二廿三廿四醜未長,辰戌平。
二十五二十六寅申長,巳亥平。
二十七二十八卯酉長,子午平。
二十九三十辰戌長,醜未平。
一、朝生為潮,夕生為汐,晦朔弦望潮汐應焉。故潮平於地下之中,而會於月。潮生於寅,則汐於申;潮生於巳而汐於亥。陰陽消長,不失其時,故曰:“潮信”。
戰船器用說夫水戰於舟火攻,為第一籌,固然也。其火器之屬,種目最多,然可以應急用者甚少。何則?兩船相近,立見勝負,其諸器或有宜於用而製度繁巧,一時倉忙,不能如式擲放,致屢發而無用;或精巧宜用,而勢不能遍及一舟;或重贅而不能發及賊船,最不宜者,是見行火器,安藥線在口,如若候點入口,則發在我手,若方燃即擲,則擲下又為賊所救。又有所謂灰瓶者,內用石灰。蓋舟上惟利滑,使人不能立腳。一說用雞鴨卵擲下。或擲滑泥者尤可。今乃用灰瓶,是又澀賊之足而使之立牢也,不可不可。今屢試屢摘,合以眾情共愛而數用無異者,止有二種,一遠一近至矣足矣。愈淫巧繁多,愈無實用。記之,記之。一、舊用火藥傾下,此固長策。然又別用火器,或炭火,再傾擲,使之發藥,每每或連桶擲入水中,或被賊乘藥桶及伊舟,以水沃濕,亦皆未中肯綮,可以必發。所謂二種者,遠則隻用飛天噴筒,近則隻用埋火藥桶。至易至便,萬用無差。除此之外,所謂火箭神機、火磚噴筒之類,皆遠不及此。苟具此二種,則他種又皆不必用也。
埋火藥桶桶蓋用粗碗一個先將炭火三四塊用溫灰培於碗內不見,平放在藥麵,以蓋蓋之。
此火藥半桶,鋪火磚四個、蒺藜一百個,切不可滿,若滿剛內實而擲下藥不泛火以出碗也。
右約賊船在遠,先將炭火燒紅,盆盛一處。約賊舟相近百十步,以火入粗碗,灰培;再俟賊近三二十步,以碗平放在藥桶內,蓋了。俟兩舟相逼,將桶平平擲下至賊船。桶被磕動,碗內火跌泛而出,與藥相埋,即發。時刻不失,較之別器克線不燃及線濕放早之病,皆可無矣。
滿天煙噴筒截粗徑二寸竹布箍,用硝磺、砒霜、班毛、剛子、碙沙、膽礬、皂角、銅綠、川椒、半夏、燕糞、煙煤、石灰鬥、蘭草、草烏、水蓼、大蒜,得法分兩製度磁沙、玉田沙,炒毒係槍竿頭。順風燃火,則流淚噴涕,閉氣禁口。守城用,戰船隻用飛天噴筒,燒帆為第一妙器。此又不足用也,此乃各處見用兵船者。
飛天噴筒硝黃、樟腦、鬆脂、雄黃、砒霜,以分兩法製打成餅。修合筒口餅兩邊取渠,一道用藥線拴之,下火藥一層,下餅一個,用送入推緊。可高十數丈,遠三 四十步,徑黏帆上如膠,立見帆燃莫救。此極妙萬分效策。
大蜂窠築大炮紙糊百層,間布十層。內藏小炮,半入毒,半入火。又間小炮,入灰煤地竄頭帶火磁沙、炒毒鐵、蒺藜、糞汁、毒炒、包鬆脂、硫黃毒、人發角屑等件。此一火器,戰守攻取,水陸不可無者。奪心眩目,驚膽傷人,製宜精妙,此尤兵船第一火器。
火磚用地鼠紙筒炮各安藥線,每五個排為一層。上下二節各二層,以薄篾橫束。合酒火藥鬆脂硫黃毒煙。用粗紙包裹成磚形,外用綿紙包糊,以油塗密。另於頭上開口,下竹筒以藥線,自竹個穿入。
火妖紙薄拳大,內蕩鬆脂入毒火,外煮鬆脂、柏油、黃蠟,然火拋打煙焰蒺藜戳腳。利水戰、守城、俯擊、短戰。
火器之法,製度甚多,其實大同小異,皆不甚利於用,隻此數種,盡其妙矣,故不繁載。至如弓射箭頭用火之類,又不如火箭。除水陸通用者,先附陸兵技藝之後;凡陸所不用,隻可用於水者,故備於此。以上藥線各處製者,俱用一二尺長浮於外。每點擲之際,一擲閃風,其藥線便滅。或擲至別船,如賊見其尚長而拔之,或反擲我舟。今用子母銃藥線法,凡火器一件,其藥線之處,用細竹管一個,直插於腹內至底,藥線安於竹腹之內,待外點火燃線,已入竹管之內不見,方才擲下,則線在竹內,燃至竹底方透。火器擲下之時,則藥線在竹內燃,並無閃滅之事。且擲於賊舟,隻見凝然一物,並不知點燃何處。就擲在水內,則線燃於腹,火氣衝於口,水為氣所逆,亦不能入,雖在水底,尤能燃放而後已。此極妙極驗,萬無一失者。其法附陸兵器藝之後,子母銃信是也。如要速燃,則不必纏盤,但止入竹管腹內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