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絡遊戲可能引發的倫理問題(2 / 2)

再次,網絡遊戲運營商不注重履行服務承諾。如今,網絡遊戲運營商與用戶由於各種問題走上法庭的案例越來越多,一方麵,運營商的強勢立場越來越引起社會的強烈不滿;另一方麵,網絡遊戲用戶開始懂得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身利益。因此,滿足用戶的需要,為用戶提供有力的保護成為網絡遊戲運營商的倫理原則之一。

(三)網絡遊戲內容不健康可能引發的倫理問題

網絡遊戲內容絕大多數屬於互相攻擊的暴力遊戲,對於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尚未確立,不能明辨是非的青少年,遊戲內容的暴力設計容易給他們造成一種思維定式,那就是暴力是解決問題最有效的方法,這對青少年道德觀、價值觀以及個性成長等產生的惡劣影響,是我們研究網絡遊戲倫理問題不容忽視的主要問題之一。

首先,遊戲情節設計可能誘發青少年道德觀弱化。網絡遊戲在設計上回歸於原始生存狀態,通過個別或團隊的打殺,練級PK,提高級別,獲得裝備。它的主題和實質,其實就是一種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野蠻世界,無聊的循環往複,周而複始,卻沒有最終的明確目的。顯然,這與我們所要建設的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以人為本”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完全是背道而馳的。因此,可以認為網絡遊戲的情節設計,本質上是宣揚原始人性的回歸,是導致青少年道德觀弱化的原因之一。

其次,虛擬人際關係可能誘發青少年認知失調。網絡遊戲的互動性使其具有匿名性、即時性、自由性等特點,可充分發揮玩家的主觀能動性。人們在網上交流不受現實生活中的道德準則和社會規範的約束,從而使人際交流變得更有吸引力,但是人們網絡行為的自我克製力卻因為缺乏約束而被大大削弱。迷戀網絡遊戲的青少年大多喜歡獨處,性格敏感且容易孤獨和抑鬱,他們害怕與現實中的人進行交往,產生一種被社會孤立的感覺。另外,他們通過網絡遊戲與人交往時感覺到心理的滿足,於是其網上行為方式與現實生活中的行為方式產生巨大的差別。長時間的使用網絡導致上網者出現了與真實世界的隔離,以犧牲真實世界中的人際關係為代價來發展虛偽的、脆弱的網絡人際關係。因此,過度沉溺於網絡遊戲的青少年在性格上通常表現得十分孤僻,不願意與身邊的人進行過多的交往。

再次,通過網絡遊戲社會化可能誘發青少年犯罪。網絡遊戲的互動性設計使玩家麵對的都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個體。網絡遊戲中這種虛擬環境的真實性和逼真性正是影響青少年社會化的重要因素,作為遊戲參與者會很不自覺地將真實世界中的行為與網絡活動中的行為相互整合。許多青少年沉醉於網絡遊戲中難以自拔。網絡遊戲可以讓青年又回到兒童時代,滿足了他們愛玩好鬥的本能特征。但是青少年通過網絡遊戲來了解現實社會,卻更多的接觸到人性中假、惡、醜的一麵,是一種接受成人社會觀念的社會化方式。

最後,網絡遊戲代際溝通障礙可能誘發家庭衝突。社會由無數家庭組成,它是社會生活變化中反映最敏感、最迅速的單元。家庭結構以及相應的倫理關係的變化,必然導致道德規範做出相應的反應。網絡在我們了解世界、與朋友進行信息溝通的過程當中起著巨大的作用。但是網絡也給我們很多家庭帶來了苦惱。未成年人因為上網和家長發生衝突的事已屢見不鮮了,無節製地打遊戲、瀏覽不良網站、在聊天室網戀,是家長最擔心的幾個問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