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陽剛之氣”絕非凶狠暴戾,絕非恣意橫行,而是一種大胸懷、大氣度、大品質、大堅持。或如林則徐所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二十幾歲的男人“剛”一點。就是要懂得處世屈伸有度,要有淡泊的心性、貫徹始終的秉性;要有浩然的氣度,超群的毅力;要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義心腸。

二十幾歲男人要有陽剛氣質

以前的人用“男才女貌”來形容佳偶,可是現在已經成了“男財女貌”的年代了,然而這樣的年代也即將要過時了,最佳配偶將要被“男剛女才”所取代。女人要有才,才不會被這個社會所陶汰,男人要有陽剛氣,才夠得著有才女人的標準,所以男人女人都要加油為自己充電,才不會成為被人拋棄的那個人。

看一新聞,說的是北京的女性有越來越多的大齡女青年,其原因是男人缺少陽剛之氣,讓很多優秀的女性情願成為大齡青年,也不願意委屈自己找個不適合自己的男人。而造成此原因的結果還不僅僅是男人缺少陽剛氣,還因為這些大齡女青年大多是品學兼優的女博士,在這些高學曆的女人麵前,男人們都退縮不敢追求,據說在北京許多的大學男生中傳著一句話“人分為三類,男人、女人、女博士”,在中國這個男權主義傾向極為嚴重的社會,學曆太高的女人簡直就成了沒有性別的“怪物”,能夠與之相配的男人也就越來越少了。

這些高學曆的女人大多對另一半的要求比較高,可是,自身也優秀的男士卻未必願意找個與自己並駕齊驅的女人當老婆,高不成低不就的就拖延了自己的終身大事。因此有很多的北京姑娘就算本性聰慧,念到了碩士學位都不願意再深造,生怕自己的高學曆嚇跑了心儀的白馬王子,可就算是如此,依然有越來越多的大齡單身女性產生,皆因為在極速發展的時代,女性參予了社會與男性平等競爭,在越來越多女性穿著職業套裝,奔走於大街小巷時,於是她們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也許男人們會說,女人再強也比不上男人,那些占據了領導崗位的大多是男人,我也不否認這一點,可是男人們也不要忘了,能當領導的畢竟隻是少數,而在各行各業的女主管、女局長、女經理之類的女強人,正在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女人們不再僅是局限於廚房與臥室那幾十平方的空間,而是走上社會一展拳腳,而且表現並不比男人差。而隨著女性的視野空間越來越廣,接觸的事物越來越多,對另一半的擇偶標準也就與時俱進了,30年前,一身學生藍、相貌端正的高千子弟是純樸姑娘心中的白馬王子;20年前,不少姑娘的理想老公是腰纏萬貫的大款;10年前,大學教授、公務員等較受女青年青睞;而現在,一些經濟獨立的知性姑娘其擇偶標準已升華到更高層次,她們看重的是男士的陽剛之氣。

那麼什麼是陽剛之氣呢?男人們可能認為多上健身房裏把自己練出八塊腹肌就是所謂的陽剛氣了,當然不是,那樣隻能說你是健美先生,並不能代表全部的陽剛之氣,就跟男人喜歡把自己的臭汗味當成男人味一樣,那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男人最能打動女人的當然是其認真向上包容的生活態度,當然包含最為重要的責任感。可是現在的男人越來越浮躁,在女人越來越強的同時,他們也變得越來越計較,不是有高學曆男人聲稱女人要獨立,包括在婚內也要執行AA製的嗎?買房子車子也不再是男人的責任,可是當男人越來越女人時,女人們還要找男人做什麼?

近年,電視上“男人戲”流行。《亮劍》、《曆史的天空》、《士兵突擊》等,收視率都頗高。俗話說,“沒什麼,想什麼”,這一現象就恰恰反襯出現實生活中陽剛之氣的缺失。在教育界,不斷有人呼籲,要增加中小學裏男性教師的數量,要對男孩推行陽剛教育等等。在中國城市的中小學裏,女孩也一向占據著優勢地位:學習好的多,當班千部的多,參與社會活動的也多。男孩在學習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的發展上卻都趨於弱化。而近些年流行的選秀節目中,一些男孩也顯得很“女性化”,缺乏陽剛之美。過去人們常說,“誰說女兒不如男”,如今的情況下,這話似乎該倒過來講了。

上述現象的產生,有時代的原因,也有學校、家庭、社會教育上的原因:

其一,上世紀中葉以前,中國曾長期處於外敵入侵,社會動蕩,革命和戰爭的過程,這是一個痛苦而悲壯的時代,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也是一個陽剛之氣得以滋育的時代。其後,革命或會有些慣性的延續,但中國必然要走上建設的軌道。這個過程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也不是“偽革命”所能阻擋的。在新的時代,陽剛之氣不免發生了一些形態上的變遷,讓人覺得不那麼“陽剛”了。

其二,時代的變遷也是一種文化的變遷。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男孩愛玩打仗遊戲,愛看戰爭片,想當豪氣萬丈的英雄。今天,孩子們的主要娛樂方式是流行歌曲、追星、遊戲機等,形態上“文弱”了許多。

其三,學校教育中,“應試”的成分還是偏重,體育運動的地位難以提高。缺少這種“野蠻其體魄”的過程,陽剛之氣當然難以提升。

其四,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開始優裕起來。中國又進入獨生子女時代,“小皇帝”成為家庭的中心。在優裕的條件下,在過多的嗬護中,孩子難以產生獨立性、責任感,難以形成堅毅堅忍的性格,而這正是陽剛之氣的核心。

需要指出的是,“陽剛之氣”並非“匪氣”,扮“糙老爺們”、說點粗話。這樣,陽剛也太容易了一點。在戰爭年代,確有許多粗線條的英雄,他們在特定的時空中揮灑自如而自然。但對這些英雄,不宜硬學模仿,否則,可能會出“畫虎不成反類犬”的笑話。“陽剛之氣”要有時代內涵,應適應時代需要。例如,細心在習慣上不被劃入“陽剛”範疇,但在今天,為中國放飛“神舟”、“嫦娥”的英雄們,卻需要日複一日地從事各種細心耐心的工作。這種細心和耐心,才真正體現了責任感,體現了性格的堅忍和堅持,體現了“陽剛之氣”。

真正的“陽剛之氣”絕非凶狠暴戾,絕非恣意橫行,而是一種大胸懷、大氣度、大忍耐、大堅持。或如林則徐所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至於一些欺淩弱小,欺負婦女兒童的行為,則絕對是極其卑怯的行為,是魯迅所說的“孱頭”行為,和“陽剛”毫不搭界。

男子漢要挺起脊梁做人

愛倫的母親是他7歲那年去世的,他的父親後來續娶了一個女人。繼母來到他家的那一年,小愛倫剛11歲。

剛開始,愛倫不喜歡她,也沒有叫她“媽媽”,為此,父親沒少打他。但愛倫有很強烈的抵觸情緒。硬是沒有開口叫。

有一天,愛倫偷摘人家院子裏的葡萄時被主人給逮住了,愛倫平時就特別怕他,現在被他發現。更是害怕得直打顫。

主人說:“今天總算抓住了你這家夥,給我跪下,一直跪到你父母來領人。”

愛倫不想跪下。但葡萄主人怒吼道:“還不給我跪下!”

迫於對方的威懾。愛倫戰戰兢兢地跪了下來。這一幕,恰巧被他的繼母給撞見了。她衝上前,一把將愛倫提起來,然後,對葡萄主人大叫道:“你太過分了!”

回家後,繼母用枝條狠狠地抽打了愛倫的屁股,邊打邊說:“你偷摘葡萄我不會打你,哪有小孩不淘氣的!但是,別人讓你跪下。你就真的跪下?你不覺得這樣有失人格嗎?不顧自己人格的尊嚴怎麼成事?”愛倫盡管隻有11歲,但繼母的話在他的心中還是引起了震撼。他猛地抱住了繼母,哭喊道:“媽媽,我以後不這樣了。”

繼母教會了愛倫人生中的重要一課:人活著要有尊嚴。繼母因為懂得這一點所以從沒有勉強小愛倫叫她媽媽,當然她同樣不允許別人侮辱小愛倫。

毫不誇張地說,男人的生命由尊嚴支撐。男人活著就要有尊嚴。活著就該挺起剛正的脊梁,這是做男人的根本。小愛倫也許還懵懂無知,然而,人生總有一課,讓他知道捍衛自己尊嚴的重要性。

阿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拳擊手。他出生在一個窮苦的黑人家庭。靠刻苦訓練取得了驕人的戰績。1960年,阿裏代表美國出賽,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獲得了輕重量級金質獎章。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黑人受到的歧視非常嚴重,阿裏自以為為美國爭得了榮譽,黑人地位能有所提高。但是,偶然的一件事改變了他的想法。

奧運會獎章為美國贏得了榮譽,阿裏本人更是十分珍惜,連睡覺都掛在脖子上。一天,阿裏和一位朋友到一家食品店買東西,裏麵正好坐著幾個白人流氓,其中一人喊道:“黑鬼,滾出去!”阿裏的朋友激動地說:“他是奧運會冠軍!”並把金牌高高舉起來……阿裏忍住了,他退了出來。但這幾個流氓並不善罷甘休,他們騎著摩托車把兩人攔在一座橋上。“黑鬼。把你的金牌交出來!其中一個流氓叫嚷著。”這次,阿裏再也不能忍耐了,揮動拳頭狠狠教訓了那兩個流氓。沒人崇尚暴力,但當尊嚴受到挑戰時,你一定要挺起胸膛。

無論你是什麼人,都應該挺起脊梁做人,做一個堅強而有作為的人。

大丈夫應言而有信

一個能夠打出“誠信”牌的男人,已經開始了成就自己的第一步,因為這兩個字是人生的基石。“人無信不立”,所以做人要講誠信,這也是男人做人的一個基本原則。

一個人如果有信用,什麼樣的事都會有辦法解決。沒有技術,可以請有這方麵經驗的朋友來幫助你;沒有營業能力,可以請有營業能力的人來做事;沒有資金,可以向銀行借貸。反之,如果你沒有信用,這可是最大的致命傷。

據《左傳》記載,僖公二十五年冬天,春秋時五霸之一的晉文公帶領軍隊攻打原國,事先與官兵約定三天結束戰爭。到了第三天,原國還沒有攻下來,晉文公就命令撤退回國。

這時,晉方的間諜回來報告說:“原國人支持不住,就要投降了。”晉方有的將領主張暫緩撤兵,但晉文公卻堅持認為與其得到一個原國而失信,還不如不要它,因此堅決撤回了圍攻的軍隊。

晉文公雖然放棄了到手的勝利,卻樹立了自己誠信的形象,得到了下屬的敬重。如此一來,他戰爭中的損失也就算不得什麼了。

一個人隻有講究信用,才能得到支持,並有所作為。大多數人都喜歡和一個有信譽度的人交往,大到言出必行,小到守時守信,都能夠看出一個人的品格和素養。

西周成王即位時還是個小孩子。一天,他和弟弟叔虞在後宮玩耍,一時高興,就摘下一片桐葉給叔虞,說:“我封你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