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成功的戲劇,總是體現出思想內容同藝術形式較完美的融和。《留下真情》在藝術表現上一方麵注重發揮地方戲曲的特點優勢,另一方麵銳意追求一種具有當代意識,能夠展示戲曲表現當代生活的新角度。在戲劇衝突的結構上,既充分調動傳統戲曲重視情節演化的手段,又吸收和借鑒了話劇、小說刻畫人物性格的長處,從而使得人物內心剖白細膩,形象在靈與肉的衝突中凸現性格。作為戲曲魂的音樂唱腔,《留下真情》全劇洋溢著眉戶戲的風采特色,一種流動的戲曲美滴淌在觀眾心田。如尾聲“真情是心聲在傾訴,真情是靈魂在燃燒,真情是付出不圖報,真情是獲得再融消”,音律流暢,抑揚有致,演員李梅唱來聲情並茂,韻濃味足,不僅把劉姐步入更高境界的心緒傳遞得淋漓盡致,而且牽動了觀眾的共鳴。貫穿全劇的主題曲“望郎山陡,望郎山高,望見遠處人來了,走近一看不是郎,人家的郎君回家了……”旋律活潑,雋永優美,容易傳唱,則顯然融注了當代流行歌曲、西部聲樂的音符和韻律。這就使得本身悠揚悅耳的眉戶,更加宜人動聽,實現了戲曲音樂同時代節奏成功的接軌。為渲染思想內容,張揚時代精神,溝通人際心緒,傳播美的旋律,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199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