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的“節氣”和“中氣”是什麼二十四節氣即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以上依次順屬,逢單的均為“節氣”,通常簡稱為“節”,逢雙的則為“中氣”,簡稱為“氣”,合稱為“節氣”。現在一般統稱為二十四節氣。

曆法1.陽曆世界上多數國家和地區通用的曆法是陽曆。它的全稱叫太陽曆,又叫公曆。

太陽曆始於4000年前的古埃及。當時,聰明的古埃及人發現尼羅河泛濫和天狼星的出沒有一定的日期可循。經過長時間的總結,他們首先計算出一年是365天,隨後又把這365天分成12個月,每月30天,多餘的5天為年終節日,這就是古埃及的太陽曆。

隨後近2000年時問,經過兩次大規模的修訂,古埃及的太陽曆才形成現在世界普遍應用的陽曆。第一次是在公元前46年,古羅馬的儒略·愷撒大帝掌管修改曆法,第二次是在公元1582年,羅馬教皇格列高裏十三世組織人員修改曆法。

最終形成的陽曆有了月大月小之分,每年12個月的各月天數並不完全一致,月大31天,月小30天。除此之外,還有個比較特殊的2月。

平年2月28天,閏年2月29天。

在陽曆沒有廣泛使用之前,二十四節氣是農曆很好的補充。人們把節氣用農曆日期來表示,對掌握農時、安排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就像氣象學家竺可楨先生所說:“秦漢以前古人不得不看天上星星(行星在二十八宿中的位置)定季節安排農事。秦漢以後有了節氣月令,例如‘清明下種,穀雨插秧’,老百姓就無須再仰觀天文了。”現在陽曆普遍應用,節氣的陽曆日期也基本固定,應用起來更為得心應手。

2.陰曆根據月亮的變化周期來製定的曆法叫陰曆,全稱太陰曆,它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出現。陰曆一年12個月,單月是大月,共30天,雙月是小月,共29天,全年共354天,12個朔望月總計354.367天,二者一年相差0.367天。如果不加以調整,4年後朔望日期就會出現顛倒。所以陰曆需要穿叉“閏年”。方法是每3年給規定的11年中的每年最後一月加1天。陰曆經過這樣安排以後,每3年和月亮繞地球的步伐僅差16.8分了。

由於月亮圍繞地球運轉和地球圍繞太陽運轉速度不一致,為保持朔日必在陰曆每月初一,也必須進行調整,所以有時出現一連兩個陰曆大月或一連兩個陰曆小月的情況。

3.農曆(陰陽合曆)陽曆和陰曆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都有其自身的優缺點,因此就出現了把陽曆和陰曆二者結合起來使用的曆法,這就是“陰陽合曆”。陰陽合曆最早在我國夏代時就已製定,所以很長一段時間都被稱為“夏曆”。這種曆法安排有二十四節氣,以指導農業活動,而且主要在廣大農村應用,因此稱為農曆,又叫舊曆、中曆,民間也有稱為陰曆的。

它用嚴格的朔望周期來定月,又用設置閏月的辦法使年的平均長度與回歸年接近,兼有陰曆和陽曆的性質,因此說它是一種陰陽兩曆並用的曆法。

農曆固定地把朔的時刻所在日子作為月的第一天——初一日。所謂“朔”,從天文學上講,它有一個確定的時刻,也就是月亮黃經和太陽黃經相同的那一瞬間。(太陽和月亮黃經的計算十分繁瑣和複雜,這裏就不予介紹了)至於定農曆日曆中月份名稱的根據,則是由“中氣”來決定的。即以含“雨水”的月份為一月;以含“春分”的月份為二月;以含“穀雨”的月份為三月;以含“小滿”的月份為四月;以含“夏至”的月份為五月;以含“大暑”的月份為六月;以含“處暑”的月份為七月;以含“秋分”的月份為八月;以含“霜降”的月份為九月;以含“小雪”的月份為十月;以含“冬至”的月份為十一月;以含“大雪”的月份為十二月。

沒有包含中氣的月份作為上月的閏月。

閏年農曆的曆年長度是以回歸年為準的。但一個回歸年比12個朔望月的日數多,而比13個朔望月短,因此,古代天文學家在編製農曆時,為使一個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義,即初一是無月的夜晚,十五左右都是圓月,就以朔望月為主,同時兼顧季節時令,采用十九年七閏的方法:在農曆十九年中,有十二個平年,為一平年十二個月;有七個閏年,每一閏年十三個月。

七十二候準確地說,七十二候是一個曆法術語。在傳統曆法中,5天算作一候,一年365天(平年)為73候。為了與二十四節氣對應,規定三候為一節(氣)、一年為72候。在這72候中,每一候都有相應的物候現象,叫“候應”。這些“候應”大致可分為兩大類:非生物類和生物類,非生物類“候應”如“水始涸”、“地始凍”、“虹始見”等,後者有動物和植物,如“獺祭魚”、“桃始華”、“萍始生”、“鷹化為鳩”等。

早在戰國時期,最初形成的八個節氣在《呂氏春秋·十二紀》中就有記載了,當中就有“蟄蟲始振”、“始雨水”、“小暑至”、“東風解並舉”、“魚上冰”、“桃始華”、“涼風至”、“寒蟬鳴”、“候雁歸”等物候現象。之後,漢代《逸周書·時訓解》一書中對七十二候有了更為詳盡的注解。這些物候現象到北魏為曆書記載。元代《王禎農書》把它們與二十四節氣合為時令,依據氣象影響的物候規律,作出了全年農業操作規劃,這就是著名的“授時指掌活法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