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的氣候學

含義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節氣之一。在每年陽曆的6月21日或22日,太陽到達黃經90度時,為夏至日。按照《恪遵憲度抄本》

上的說法:“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日夏至。至者,極也。”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麵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的白晝時間到達極限,在我國南方各地從日出到日沒大多為14小時左右,越往北越長。如海南的海口市這天的日長約13小時多一點,杭州市為14小時,北京約15小時,而黑龍江的漠河則可達17小時以上。

我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初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鳴;三候半夏生。”

麋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而麋因屬陰,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脫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生長發育,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

夏至過後,太陽直射地麵的位置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晝日漸縮短。民問有“吃過夏至麵,一天短一線”的說法。

不過“夏至不熱”,“夏至三庚數頭伏”。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並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由於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積累,並未達到最多的時候。俗話說“熱在三伏”,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大概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國各地的氣溫均為最高,某些地區的最高氣溫可達40℃左右。

過了夏至,我國南方許多地區農業生產因農作物生長旺盛一雜草、病蟲迅速繁殖蔓延而進入田間管理時期,高原牧區則開始了草肥畜旺的美好季節。這時,華南西部雨水量明顯增加,使入春以來華南雨量東多西少的分布趨勢逐漸轉變為西多東少。如遇夏旱,通常這時有望解除。近30年來,華南西部6月下旬出現大規模洪澇的次數雖不多,可是程度卻比較嚴重。因此,要特別重視做好防洪準備。夏至節氣是華南東部全年雨量最多的時期,往後常受剮熱帶高壓控製,出現伏旱。為了加強抗旱能力,爭取農業豐收,在這些地區搶蓄伏前雨水是一項重要舉措。

夏至期間,意味著炎熱天氣的正式來臨,之後天氣越來越熱,並且是悶熱。有以下幾種天氣對人們的生產生活作用較大,值得注意:

1.對流天氣夏至以後地麵受熱較多,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範圍不大,人們稱“夏雨隔田坎”。

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著名詩句。對流天氣帶來的強降雨,不都像詩中描寫的那樣美麗,經常引發局部地區災害。

2.暴雨天氣夏至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高,日照強烈,作物生長迅速,需水較多。此時的降水對農業生產影響很大,有“夏至雨點值千金”

之說。這時長江中下遊地區降水一般可滿足作物生長的需要。

夏至期間,正是長江中下遊、江淮流域梅雨季節,頻繁出現的暴雨天氣,容易引起洪澇災害,甚至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損失,應重視加強防汛工作。

3.江淮梅雨夏至時節正是江淮一帶的梅雨季節,空氣十分潮濕,冷、暖空氣團在此交彙,並形成一道低壓槽,形成陰雨連綿的天氣。在這樣的天氣下,器物發黴,人體也覺得不舒適,一些蚊蟲繁殖速度迅速,一些腸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繁殖。這時要注意飲用水的潔淨,盡量不吃生冷食物,以免傳染病發生和傳播。

小暑的氣候學

含義每年陽曆的7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為小暑。從小暑開始,炎炎似火的盛夏正式報到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暑,就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小熱,意指極端炎熱的天氣剛剛到,但還沒到最熱的時期。這一氣候特征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基本一致。

我國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初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壁;三候鷹始摯。”小暑時節大地上便不再刮一絲涼風,而是全部的風中都帶著熱浪。《詩經·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人我床下。”文中所說的八月即是夏曆的六月,即小暑節氣的時候,由於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來避暑熱。在這一節氣中,老鷹因地麵溫度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時值小暑節氣,南方地區平均氣溫為26℃左右。一般的年份,7月中旬華南、東南海拔低的河穀地區,開始出現日平均氣溫高於30℃、日最高氣溫高於35℃的集中時段,這對雜交水稻抽穗揚花極為不利。不僅事先在作物布局上應該充分考慮這個因素,而且已經栽插的要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時仍可見霜雪,近似於華南初春時節景象。

從小暑開始,長江中下遊地區的梅雨季節依次結束,東部淮河、秦嶺一線以北的廣大北方地區開始了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雨季,自此降水明顯增多,且雨量比較集中;華南、西南、青藏高原也處在來自印度洋和我國南海的西南季風雨季中;而長江中下遊地區則往往為副熱帶高壓控製下的高溫少雨天氣,經常出現的伏旱對農業生產影響很大,及早蓄水防旱顯得特別重要。農諺有“伏天的雨,鍋裏的米”,這時出現的雷雨,熱帶風暴或台風帶來的降水雖對水稻等作物生長非常有利,但有時也會給棉花、大豆等旱作物及蔬菜帶來不利影響。

也有一些年份,小暑前後來自北方的冷空氣勢力仍然比較強勁,在長江中下遊地區與南方暖空氣狹路相逢,勢均力敵,出現鋒麵雷雨。

“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小暑時節的雷雨常是“倒黃梅”天氣的預兆,預兆雨帶還會在長江中下遊持續一段時間。

大暑的氣候學

含義每年陽曆的7月23日或24日,太陽到達黃經120度時,即為大暑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

“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的中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此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

我國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初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世界上已知的螢火蟲品種大約有兩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在枯草上產卵,大暑時,螢火蟲孵化出來,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候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天氣出現,這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轉化。

大暑時節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一個字:熱,極端的熱。這樣的天氣給人們的工作、生產、學習、生活各方麵都帶來了許多不良影響。

調查顯示,在最高氣溫高於35℃時,中暑的人會明顯增加;而在最高氣溫達37℃以上的酷熱日子裏,中暑的人數會急劇增多。尤其是在副熱帶高壓控製下的長江中下遊地區,驕陽似火,風小濕度大,更叫人感到悶熱難忍。全國著名的長江沿岸“三大火爐”城市南京、武漢和重慶,平均每年炎熱日就達17~34天之多,酷熱日也有3~14天。實際上,比“三大火爐”更熱的地方還有很多,如安慶、九江、萬縣等,其中江西的貴溪、湖南的衡陽、四川的開縣等地全年平均炎熱日都在40天以上,整個長江中下遊地區就是一個“大火爐”,做好防暑降溫工作特別顯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