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時節是黃淮流域給羊配種的好時機。正如農諺所說“霜降配種清明乳,趕生下時草上來”,母羊往往是秋冬發情,能與公羊交配的持續時問一般為30小時左右,和南方白露配種相同,羊羔出生時天氣溫暖,青草鮮美,母羊營養好,奶水足,能乳好羊羔。
立冬的氣候學
含義每年陽曆的11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225度時,是二十四節氣之立冬。自古以來,民間就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我國古代將立冬分為三候:“初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人大水為蜃。”此節氣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人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類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對“立冬”的理解,我們還不能隻停留在冬天開始的意思上。
追本溯源,古人對“立”的理解與現代人一致,是建立、開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麼簡單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看來,立冬不僅僅代表著冬天的到來。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規避寒冷的含義。
其實,我國幅員遼闊,除全年無冬的華南沿海和長冬無夏的青藏高原地區外,各地的冬季並非都是於立冬日同時開始的。按氣候學劃分四季標準,以下半年候平均氣溫降到10℃以下為冬季,則“立冬為冬日始”的說法與黃淮地區的氣候規律基本一致。我國最北部的漠河及大興安嶺以北地區在9月上旬就早已進入冬季,北京於10月下旬也是一派冬天的景象,而長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節氣前後才真正到來。
立冬時節,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量越來越少。由於此時地表下半年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剩餘,所以通常還不太冷。晴朗無風之時,常有溫暖舒服的“小陽春”天氣,不但十分宜人,對冬作物的生長也非常有利。
立冬前後,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明顯減少。東北地區大地封凍,農林作物進入過冬期;江淮地區“三秋”已快到尾聲;江南正忙於搶種晚茬冬麥,抓緊移栽油菜;而華南卻是“立冬種麥正當時”的最好時期。此時水分條件的好壞與農作物的苗期生長及越冬都有著特別密切的關係。華北及黃淮地區一定要在日平均氣溫下降到4℃左右,田間土壤夜凍晝消之時,抓好時機澆好麥、菜及果園的冬水,來補充土壤水分不足,改善田間小氣候環境,預防“旱助寒威”,減輕和避免凍害的發生。江南及華南地區,及時開好田間“豐產溝”,搞好清溝排水,是防止冬季澇漬和冰凍危害的重要舉措。另外,立冬後空氣往往漸趨幹燥,土壤含水較少,林區的防火工作也要提上重要的議事日程了。
小雪的氣候學
含義每年陽曆的11月22日至23日,太陽到達黃經240度時,即為二十四節氣的小雪。小雪,顧名思義,表示降雪開始的時間和程度。
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說:“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這個時期天氣漸漸變冷,黃河中下遊平均初雪期基本與小雪節令相吻合。雖然開始下雪,一般雪量不大,並且夜凍晝化。如果冷空氣勢力較強,暖濕氣流又比較活躍的話,也有可能下大雪。如1993年11月15日至20日,北方一些地區就下了大到暴雪。
小雪前後,我國大部分地區農業生產開始進入冬季管理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期。黃河以北地區已到了北風吹、雪花飄的孟冬,此時我國北方地區會出現降雪,雖雪量不大,但還是提示我們到了防寒保暖的季節。小雪節氣的前後,天氣通常是陰冷晦暗的,此時人們的心情也會受其左右,尤其是那些患有抑鬱症的朋友更容易加重病情,所以在這樣的節氣裏,一定要學會調養自己的情緒。
“小雪”恰逢陽曆11月下旬,農曆十月下半月。“小雪”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氣。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這就是說,到“小雪”節氣由於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但此時由於“地寒未甚”,故雪量還有限,所以稱為小雪。
隨著冬季的來臨,氣候轉冷,不僅地麵上的露珠凝成了霜,而且也使天空中的雨變成了雪花,下雪後,給大地披上潔白的銀裝。但由於這時的天氣還不是太冷,所以下的雪常常是半冰半融狀態,或落到地麵後立刻融化了,氣象學上稱之為“濕雪”;有時還會雨雪同下,叫做“雨夾雪”;還有時降就像米粒一樣大小的白色冰粒,稱為“米雪”。本節氣降水依舊稀少,遠遠供應不了冬小麥的需求。晨霧比立冬更多一些。
小雪表明降雪的起始時問和程度。雪是寒冷天氣的標誌物。小雪節氣,南方地區北部開始進入冬季。“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已現初冬景象。因為北麵有秦嶺、大巴山阻擋,阻擋冷空氣侵入,刹減了寒潮的威力,致使華南“冬暖”明顯。全年降雪日數多在5天以下,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遊地區少很多。大雪以前降雪的機會不多,哪怕隆冬時節,也難得見到“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迷人景色。
由於華南冬季近地麵層氣溫常持續在0℃以上,所以積雪比降雪更難。
有時雖見天空“紛紛揚揚”,卻不見地麵“碎瓊亂玉”。然而,在寒冷的西北高原,常年10月普遍就開始降雪了。高原西北部全年降雪日數可達60天之多,一些高寒地區全年均有降雪的可能。
大雪的氣候學
含義每年陽曆的12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255度時,即為二十四節氣的大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並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相反,大雪後各地降水量均進一步減少,東北、華北地區12月平均降水量一般隻有幾毫米,西北地區則不到1毫米。
我國古代將大雪分為三候:“初候鶡鴠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這是說此時因天氣寒冷,寒號鳥也不再嗚叫了;由於此時是陰氣最盛時期,正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有所萌動,所以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荔挺”為蘭草的一種,也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