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的氣候學

含義每年陽曆的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度時,即為二十四節氣之大寒。關於大寒的含義,《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說:

“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可見,大寒有兩層意思,一是相對於小寒而言,二是大寒期間天氣冷到了極點,故謂之“大”。

我國古代將大寒分為三候:“初候雞始乳;二候征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就是說到大寒節氣便可以孵小雞了;而鷹隼之類的征鳥,卻正處於捕食能力最強的狀態巾,盤旋於空中到處尋覓食物,以補充身體的能量抵抗嚴寒;在一年的最後五天內,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水中央,且最堅強、最厚。

大寒期間,寒潮南下活動次數多,是我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的最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麵積雪不融,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色。這個時期,鐵路、郵電、石油、海上運輸等部門要尤其注意及早采取預防大風降溫、大雪等災害性天氣的辦法。農業上必須加強牲畜和越冬作物的防寒防凍。

從氣象學的數字來看,小寒、大寒時期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時期。常年大寒節氣,華南大多數地區降雨量為5~10毫米,西北高原山地普遍隻有1~5毫米。華南冬幹,越冬作物在這段時間需水量較小,農田水分供求矛盾一般並不明顯。

不過“苦寒勿怨天雨雪,雪來遺到明年麥”。在雨雪稀少的狀況下,不同地區依照不同的耕作習慣和條件,及時澆灌,對小麥作物生長無疑是大有益處的。

立春的節氣習俗立春作為節令早在春秋時就存在了,那時一年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個節令,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才有二十四個節氣的記錄。在漢代前曆法曾曆次變革,那時曾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這一天定為春節,意思是春天自此開始。這種叫法曾延續了兩千多年,直到1913年,當時的國民政府正式下了一個文件,規定每年的正月初一為春節。此後,立春日僅作為二十四個節氣之一存在並傳承至今。

舊俗立春,不但是一個古老的節氣,而且是一個重大的節日。

天子要在立春日,親率諸侯、大夫等迎春吏,沿街高喊“春來了”,俗稱“報春”。無論士、農、工、商,見春官都要作揖禮謁。報春人見到攤販商店,可以隨便拿取貨物、食品,店主笑臉相迎。這一天,州、縣要進行隆重的“迎春”

活動。前麵是鼓樂儀仗隊引路;中間是州、縣長官率領的所有僚屬,皆穿官衣;後麵是執農具的農民隊伍。隊伍來到城東郊,迎接先期製作好的芒神與春牛。到芒神前,先行二跪六叩首禮。執事者舉壺爵,斟酒授長官。長官接酒酹地後,再行二跪六叩首禮。接著到春牛前作揖。行完禮,與來時一樣熱鬧,將芒神、春牛接回城內。

在立春這一天,舉行紀念活動的曆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經確有了。

自周代起立春日迎春,是古人於立春日進行的一項重要活動,也是曆代帝王和庶民都要參加的迎春慶賀儀式。

在周代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禱豐年,回宮後要賞賜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迎春禮俗和民問的服飾飲食習俗到東漢時正式產生了。在唐宋代時立春日,宰相以下都入朝朝拜。到明清兩代時,是立春文化的興盛時期,清代稱立春的賀節習俗為“拜春”,其迎春的禮儀形式稱為“行春”。據《燕京歲時記》

中記載:“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在東直門外一裏春場迎春。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日打春。”清人所著的《清嘉錄》則強調,立春祀神祭祖的典儀,雖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歲朝,但要高於冬至的規模。

1.咬春立春時要吃的食品主要有春餅、蘿卜、五辛盤等,在南方則盛行吃春卷。為什麼要吃蘿卜呢?比較普遍的解釋是可以解春困。實際上咬春並不限於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氣,使人保持青春。五辛盤是由五種辛辣食物即蔥、蒜、椒、薑、芥等調和做成,作為就餐的調味品食用。

這種吃春盤春餅的習俗傳向民間,更以食餅製菜並相互饋贈為樂。清代的《北平風俗類征·歲時》載:“立春,富家食春餅,備醬熏及爐燒鹽醃各肉,並各色炒菜,如菠菜、韭菜、豆芽菜,以及幹粉、雞蛋等,且以麵粉烙薄餅卷而食之。”描寫的正是清末民國時期老北京人家吃春餅應景咬春之節俗,至今北京仍流傳著此食俗,俗話有“打春吃春餅”之語。

說到春餅,過去講究的人家是買現成的。民國初時北京西單報子街有一家叫“寶元齋”的蒸鍋鋪,那兒烙的春餅,無論質料還是手藝,在京城堪稱首屆一指,買回家略一加熱,夾上羊角蔥絲,抹上六必居的甜麵醬,夾上“和菜”,來碗小米粥一吃,那真是一頓節令美食。

現在吃春餅隨時可在家庭中自製,可用溫水燙麵烙製或蒸製,形狀可大如團扇,小如碗碟,一公斤麵粉大概可烙出十六合,兩頁為一合。烙時每張餅向上的一麵抹些香油,吃時則很容易揭開。菜俗稱“和菜”(即古稱春盤),除必備有蔥絲、甜麵醬外,其他菜據一家人愛好可多可少,生熟兼有,葷素齊全。其中熱菜應必有炒粉絲豆芽、攤黃菜(雞蛋)、炒韭菜,有豆腐幹則最好。食春盤春餅,老北京有講究,一定要卷成筒狀,從頭吃到尾,俗話叫“有頭有尾”。立春日,闔家圍桌食之其樂融融。

炸春卷,也是古代裝春盤內的傳統節令食品。《歲時廣記》雲:

“京師富貴人家造麵蠶,以肉或素做餡……名日探官蠶。又因立春日做此,故又稱探春蠶。”後來蠶字音諧轉化為卷,即當今常吃的“春卷”。古時常用椿樹的嫩芽為餡,元代用羊肉為餡,現今則多以豬肉、豆芽、韭菜、韭黃等為餡,外焦內香,是很好的春令食品。

咬春嚼吃蘿卜之俗,在《燕京歲時記》中有記載:“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婦女等多買蘿卜而食之,日‘咬春’。謂可以卻春困也。”

古代時蘿卜叫蘆菔,蘇東坡有詩雲:“蘆菔根尚含曉露,秋來霜雪滿東園,蘆菔生兒芥有孫。”舊時藥典認為,蘿卜根葉皆可生、熟、當菜當飯來吃,有很大的藥用功效。常食蘿卜不但可解春困,還有利於軟化血管,降血脂穩血壓,可解酒、理氣等,具有營養、健身、祛病之功效。這也是為何古人提倡在立春時嚼吃蘿卜的初衷吧。北方人喜愛吃生蘿卜,尤以心裏美和小紅蘿卜為首選。舊時北京以南苑大紅門的蘿卜最有名氣,俗有“大紅門的蘿卜叫京門”之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