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說法是,春分這一天雞蛋比較容易豎起來。這是何道理呢?其中的科學道理還真很多。第一,春分是南北半球晝夜等長的日子,呈66.5度傾斜的地球地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麵處於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有利於豎蛋。第二,春分正值春季的中間,不冷不熱,花紅草綠,人心舒暢,思維活躍,動作利落,易於豎蛋成功。

更重要的是,雞蛋的表麵凹凸不平,有許多突起的“小山”。

“山”高0.03毫米左右,山峰之問的距離在0.5~0.8毫米之間。根據三點構成一個三角形和決定一個平麵的理論,隻要找到三個“小山”

和由這三個“小山”構成的三角形,並使雞蛋的重心線通過這個三角形,那麼這個雞蛋就能豎立起來了。此外,最好選擇生下4~5天的雞蛋,這是因為此時雞蛋的蛋黃素帶鬆弛,蛋黃下沉,雞蛋重心下降,有利於雞蛋的豎立。

有關豎蛋,還有這樣一個小故事:意大利著名航海家哥倫布橫渡茫茫大西洋,發現了美洲新大陸後,有人對其發現很輕視,甚至譏其為“純屬偶然”。在一次慶功宴上,哥倫布提議宴會上的先生女士嚐試一下,能不能把桌上的雞蛋豎立起來,結果沒有一個做到。哥倫布說,現在我給大家表演。他把雞蛋磕下去,雞蛋殼破了,蛋也就豎立起來了。然後他說,這便是我的發現,確實十分容易,但是,為什麼你們做不到呢?

4.春祭從春分起,人們開始掃墓祭祖,叫做“春祭”。掃墓前要先在祠堂進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春分開始掃墓時,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行動,規模很大,隊伍往往達幾百甚至上千人。開基祖和遠祖墓掃完之後,然後分房掃祭各房相、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大多數客家地區春季祭祖掃墓,都從春分或更早一些時間開始,最遲清明要掃完。各地仍流傳一種說法,謂清明後墓門就關閉,祖先英靈就受用不到祭品了。

5.吃春菜昔日四邑(現在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風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鄉人稱之為“春碧蒿”的野莧菜。到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田野采摘春菜。在田野中尋覓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長短。采回的春菜往往與魚片“滾湯”,名日“春湯”。有順口溜道:“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始,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平安,身壯力健。

6.拜神春分前後的民俗節日有二月十五日開漳聖王誕辰:開漳聖王又稱“陳聖王”,為唐代武進士陳元光,因對漳洲有功,死後成為漳洲守護神。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誕辰:每逢誕辰,信徒多茹素齊,前往各觀音寺廟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國王祭日:三山國王是指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的獨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信徒以客籍人士為主。

7.粘雀子嘴春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休息,家家都要吃湯圓,除了家裏人吃的湯圓外,還要做二三十個不用包心的湯圓並煮好,用細竹叉扡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日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糟蹋莊稼。春分期間還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季節,特別是春分當天,甚至大人們也參加進來。風箏類別有王字風箏、鰱魚風箏、眯蛾風箏、雷公蟲風箏、月兒光風箏,其大者有兩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場上賣的風箏,多比較小,適合小孩子們玩耍,也有自己製作的,通常較大,放時還要相互比賽看誰的飛得高。

清明的節氣習俗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多彩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插柳等一係列民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人們就要進行一些體育活動,來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懷古之幽思,又有踏青遊玩的歡樂,是一個極具特色的節日。

1.蹴鞠蹴鞠本來特指一種古老的皮球,球麵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由於蹴鞠運動的影響逐漸深人,蹴鞠也就成了蹴鞠運動的同一語。這也是為人們所喜聞樂見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初衷是用來訓練武士。

2.拜“城隍爺”

老北京過清明節有這樣一個習俗,就是在這一天要去城隍廟燒香叩拜求簽還願問卜,在明清民國時老北京有七八座城隍廟,香火也以那時最盛。城隍廟裏供奉的“城隍爺”,是除了灶王爺、財神爺外老百姓最信奉的神佛。這個“爺”其實就是一個城、一個縣的“不管部部長”。城隍廟在每年的鬼節——一清明節開放時,人們紛紛前往燒香,為天旱求雨(多雨時求晴)、出門求平安、有病求康複、為死者祈禱冥福等諸事焚香拜神。那時廟內外非常熱鬧,廟內有戲台演戲,廟外商品貨什雜陳。據說在民國初時還有“城隍爺”出巡活動,人們用八抬大轎抬著用藤製的“城隍爺”在城內巡走,各種香會跟隨,分別在“城隍爺”後賽演秧歌、高蹺、五虎棍等,邊走邊演,所經街市觀者如雲。有一首雜詠:“神廟還分內外城,春來賽會盼清明,更兼秋始冬初候,男女燒香問死生。”正是清明節拜“城隍爺”這一習俗的生動寫照。

3.掃墓清明時節,自古以來就是人們祭祖掃墓的季節,作為中國人更是強調“祭之以禮”的追遠活動。宋代高菊澗的《清明》詩雲:“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血淚染成紅杜鵑。

日暮狐狸眠塚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按照舊的傳統,掃墓時,人們要帶著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填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樹枝插在墳上,接著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氛圍。掃墓是清明節最早的一種習俗,這種習俗發展到今天,已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逐步簡化。掃墓當天,子孫們先將先人的墳墓及四周的雜草修整和清理,然後擺上食品、鮮花等。

由於遺體火化越來越普及,其結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漸取代掃墓的傳統。

新加坡華人一般在廟宇裏為死者立神主牌,因此廟宇也成了清明祭祖之處。

清明節當日有些人家也在家裏拜祭祖先。

無論以何種形式紀念,清明節最基本的禮儀是到墳前、骨灰放置處或靈位前追念祖先。為了使紀念祖先的儀式更有意義,我們應讓年輕一代的家庭成員了解先人過去的奮鬥曆史。

4.蕩秋千蕩秋千的曆史可謂淵遠流長。秋千,就是揪著皮繩而遷移。秋千的曆史相當久遠,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及某些方麵的忌諱,改為秋千。古老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漸演化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蕩秋千不僅可以鍛煉身體,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仍為人們尤其是兒童所喜愛。

5.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生長快。

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俗。有人還把清明節叫做“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下來。1979年,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定,每年3月12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發動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6.拔河拔河最早叫“牽鉤”、“鉤強”,唐朝開始叫“拔河”。它發端於春秋後期,流行於軍旅,後來流傳到民間。唐玄宗時還在清明時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此,拔河便成為清明習俗了。

7.放風箏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聞樂見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論白天還是夜間,都放風箏。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仿佛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天空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吹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祛災,給自己帶來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