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送大暑船“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區,尤其是台州灣好多漁村過去都有的民間傳統習俗,其意義是把“五聖”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

據說,早在20世紀20年代,台州灣一帶的“送大暑船”以葭芷的規模最大,可謂遠近聞名。每年農曆大暑期問,葭芷“送大暑船”民俗正式打出“漁休節”的旗號,活動搞得十分熱鬧。從小暑到大暑期間,四周的溫嶺、黃岩、玉環的人們源源不斷地冒著酷暑來到葭芷五聖廟,興高采烈地參與廟會活動,天天少則幾千人,多則一萬多人,活動持續半個月,總計參加入數達十幾萬。在大暑的一天到江邊送“大暑船”是廟會的高潮,並伴隨有多姿多彩的民間文藝表演,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興致勃勃,傾巢出動。

3.吃鳳梨台灣民諺“大暑吃鳳梨”,說的是這個時節的鳳梨味道最好吃。此外六月十五日是“半年節”,由於農曆六月十五日是一年的一半,所以在這一天拜完神明後全家會圍在一起吃“半年圓”。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紅麵搓成的半年圓,大多會煮成甜食來分享,象征意義是團圓與甜蜜。

4.過大暑在大暑節那天,福建莆田一帶的人們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俗,叫做“過大暑”。荔枝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營養價值豐富,所以吃鮮荔枝可以補養身體。先把鮮荔枝泡於冷井水之中,大暑節時刻一到便取出品嚐。這時刻吃荔枝是最愜意、最滋補的。因此,有人說大暑吃荔枝的營養價值絕不遜色於人參。溫湯羊肉是莆田特有的風味小吃和高級菜肴之一。把羊宰後,去毛卸髒,整隻放進滾湯的鍋裏翻燙,撈起放入大陶缸中,再把鍋內的滾湯注入,浸泡一定時間後取出上市。吃時,把羊肉切成片,肉肥脆嫩,美味可口。米糟一一將米飯拌和白米曲讓它發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切成一塊塊的,加些紅糖煮食,據說可以“大補元氣”。在大暑節那天,親友之間常以荔枝、羊肉為互贈的佳品。

5.彝族星回節在每年農曆6月24日左右大暑節氣時恰逢彝族同胞們的星回節,在這一天,當地的人們都要舉辦隆重的慶祝活動,無比熱鬧。盡管各地區的彝族同胞歡度節日的形式各異,但由男子每人彈撥用彩綢挎於肩上的大三弦樂器,一起歡跳《大三弦舞》,已成為彝族共同的娛樂節目之一。

立秋的節氣習俗立秋是秋天的開始,度過了漫長的炎炎夏日,人們有了胃口,所以立秋的民俗多與吃有關。

1.餃子、渣,茄餅在山東半島的許多地區,立秋當天的中午往往吃水餃或麵條,招遠、龍口稱“入伏的餃子立秋的麵”,長島、萊陽、海陽等地則相反,說是“立秋的餃子入伏的麵”。在山東諸城和萊西地區,吃一種豆末和菜做成的小豆腐,俗稱“渣”。當地民諺雲:

“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小孩不吐也不拉。”說是有預防腸胃病的功效。在江蘇蘇州,立秋日用茄子調和麵粉做茄餅。

2.啃秋城裏人在立秋當天買個西瓜回家,一家圍著啃,就叫啃秋了。而農村人的啃秋則豪爽得多。他們在瓜棚裏,在樹蔭下,三五一群,席地而坐,抱著紅瓤西瓜大吃特吃,抱著綠瓤香瓜大吃特吃,抱著白生生的山芋嚼,抱著金黃黃的玉米棒子嚼。啃秋表達的是農民豐收的喜悅。

啃秋在一些地方也稱為“咬秋”。天津講究在立秋的那一刻吃西瓜或香瓜,據說能免腹瀉,稱“咬秋”,預示炎炎盛夏難耐,忽逢立秋,把其咬住。江蘇各地人們也在立秋時刻吃西瓜以“咬秋”,認為可不長秋痱子。在江蘇無錫、浙江烏青,立秋日取西瓜和燒酒一起吃,認為可預防瘧痢。北京人有“春吃蘿卜秋吃瓜”的習俗,家長必須在立秋之日給孩子買個瓜吃,並對孩子說:“吃個瓜吧,秋後好肥得滾瓜溜圓的。”當地有“早甜瓜,晚西瓜”的諺語,因為立秋之瓜要早吃,因此多吃甜瓜(也稱香瓜,始於初夏,終於晚秋,味道清香甘甜,食之能夠解膩)。在浙江杭州,在立秋日有的婦女吃一個秋桃;浙江雙林人愛吃菱藕、瓜果等。

3.戴楸葉立秋日戴楸葉的習俗曆史悠久,宋代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和吳自牧的《夢粱錄》中都有立秋到處叫賣楸葉,婦女小兒將之剪成各種花樣插戴的記錄。直到現在,各地仍有立秋日戴楸葉的民俗。在山東地區,據說立秋這天必有一兩片楸葉落下,表示秋天來臨。膠東和魯西南地區的婦女和兒童在這日采集楸葉或桐葉,剪成各種花樣,或插在鬢角,或佩在胸前,來應節序。在河南鄭州附近農村,立秋日男女皆戴楸葉,或用石楠紅葉剪刻花瓣,簪插鬢角。

與楸葉有關的節日活動,在山東有人於立秋日剛剛天明時采集楸葉熬膏,稱“楸葉膏”,據說用來敷痔瘡有特殊的療效。

4.祓秋在浙江定海,立秋那天,兒童食蓼曲(俗名“白藥”)、萊菔子,稱為“祓秋”,認為可去積滯。在浙江舟山,則是給小孩吃蘿卜子、炒米粉等調和的食物,以防積食。在浙江鎮海、奉化,給兒童喝綠豆粥,服酒曲,叫做“祓秋”,認為孩子吃了長得又快又壯。

5.貼秋膘許多地方有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的習俗,將此時的體重與立夏時比較。因為在酷熱的夏天,人本就沒有什麼食欲,飯食清淡為主,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輕一點。秋風一起,有了食欲,想吃點好的,補充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耗。補的方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吃各種做法的肉,如燉肉、烤肉、紅燒肉等,“以肉貼膘”。

6.飲水清署在江浙一帶,有立秋時喝“新水”的習俗。所謂“新水”,就是剛從井中打來的“新鮮水”。據說這樣不但可免生痱子,又可防痢疾。在四川雅安,則是將井水放在陽光下晾曬後家人一起喝,以免得瘧痢。

在四川三合,“俗謂立秋正刻飲水一杯,則積暑消除,秋無腸泄之病。”

岐黃家又雲:“服清暑方一劑更妙。”

7.赤小豆“補秋脫股”

有些地方的習俗是在立秋日用水服下七粒紅豆,認為可避免瘧疾。河南鄭州稱為“避瘧丹”。浙江地區多用井水來吞食。在雲南鎮雄,“先以布袋盛紅豆入井底,及時取出,男女老幼各吞數粒,飲生水一盞,以為可以不患痢疾。後來,用五色或七色布,剪成大、小不同方塊,錯角重疊,粘連縫就,載於小兒衣後,叫做‘補秋屁股’。”

8.秋社秋社本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於漢代,後來將秋社定在立秋後第五個戊日。此時收獲結束,官府與民間皆於此日祭神拜謝。宋時秋社有食糕、飲酒、婦女歸寧習俗。唐韓俚《不見》詩:“此身願作君家燕,秋社歸時也不歸。”在某些地方,至今還流傳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