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時節其他的民俗活動還有:

1.粘雀子嘴秋分這一天許多地方的農村有煮湯圓吃的習俗。人們還要煮二三十個不用包心的湯圓,用細竹叉扡著置於室外田邊地頭,這就是“粘雀子嘴”,寓意是讓雀子不要來禍害莊稼。

2.吃秋菜很多地方在秋分時節要吃一種稱為“野莧菜”的野菜,有的地方也稱之為“秋碧蒿”,這就是“吃秋菜”的民俗。全家人都在秋分一到時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尋找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大小。采回的秋菜一般人家與魚片“滾湯”,燉出來的湯叫做“秋湯”。有順口溜這樣說:“秋湯灌髒,洗滌肝腸。

闔家老少,平安健康。”無論在哪個季節,人們祈求的都是家宅平安,身壯力健。

3.豎蛋豎蛋活動不但在春分才有,秋分時節同樣盛行。這項民俗不僅在國內普遍,甚至已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在秋分時節都會有這樣的活動。

4.祭目春分祭日,秋分則祭月,自古以來,秋分就是傳統的“祭月節”。

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皇帝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叫做日壇、地壇、月壇、天壇。

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處所。

《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裏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拜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推崇,隨著社會的開放,也漸漸影響到民間。

現在的中秋節就是由傳統的“祭月節”發展而來的。有確切的史料記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的。不過由於這一天在農曆八月裏的日子每年不一樣,未必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很掃興的。所以,後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到每年的八月十五,這就是中秋節。

5.送秋牛秋分隨之便到,這時便出現挨家送秋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日“秋牛圖”。

送圖者都是民間那些善言唱者,主要說些秋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

每到一家更是觸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即興而出,卻句句有韻好聽,俗稱“說秋”,說秋人便叫“秋官”。

寒露的節氣習俗1.吃重陽糕重陽糕是重陽節的代表性食品。因為“糕”與“高”同音,古人相信“百事皆高”的說法,所以在重陽節登高時吃糕,預示步步高升。

宋代重陽糕的製作非常講究。《夢粱錄》記載:此糕是以糖麵蒸糕,上以豬羊肉鴨子為絲簇釘,插小彩旗,故名日“重陽糕”。還有一種,是由宮中的“蜜煎局以五色米粉塑成獅蠻,以小彩旗簇之,下以熟栗子肉杵為細末,人麝香糖蜜和之,捏為餅糕小段,或如五色彈兒,皆人韻果糖霜,名之日‘獅蠻栗糕’”。《乾淳歲時記》中說,當時更有一種不一般的重陽食品,它“以蘇子微漬梅鹵,雜和蔗霜、梨、橙、玉榴小顆,名日‘春蘭秋菊’”,不但食糕製作考究精致,而且命名奇特,為前世所少見。

2.插茱萸和簪菊花重陽節插茱萸的習俗,在唐代就已經盛行。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能夠避難消災,或佩戴於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麵佩戴,還有插在頭上的。多數是婦女、兒童佩戴,有些地方也有男子佩戴。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描述。除了佩帶茱萸外,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後來傳承下來。清代,北京重陽節的風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形。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送佩戴的。

到20世紀80年代之後,在政府的提倡下,重陽節已成為了中國人“敬老愛老”的老人節了。

3.賞菊並飲菊花酒重陽節恰逢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始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聞名,以詩聞名,以愛飲酒聞名,也以愛菊聞名,後人學習他,便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把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更接近陶淵明。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流行,當時的菊花就有許多品種,千姿百態。在民間,人們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淩霜怒放的重陽節裏,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主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更為昌盛,且不僅在九月九日,但仍然以重陽節前後最為昌盛。

所謂菊花酒,就是用菊花作為原料釀製而成的酒。《西京雜記》

稱:“當每年菊花盛開之時,采其莖葉,雜以黍米釀成,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因為飲菊花酒同樣能夠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所以是漢代宗貴達官常飲的佳品。對此沈栓期《九日臨渭亭侍宴應製得長字》一詩寫道:“魏文頌菊蕊,漢武賜萸囊。……年年重九慶,日月奉天長。”

4.登高寒露時節的重陽節是農曆九月九日,民間又稱“雙陽節”。唐代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中寫道:“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告訴我們,到了唐朝,中原地區“九九登高”、“遍插茱萸”已沿襲成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