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的節氣習俗小雪期間的節日民俗相對於其他節氣要少一些。

1.吃糍粑在南方有些地方,在小雪前後還有吃糍粑的風俗。在古代,糍粑作為南方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祭品。有俗語“十月朝,糍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情。

2.醃臘肉小雪後氣溫迅速下降,天氣變得幹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機會。小雪節氣後,一些農家開始自己做香腸、臘肉,等到春節時正好拿來享受。

大雪的節氣習俗我國北方許多地區,在大雪的時候都有吃飴糖的習俗。每到此時,街頭就會出現許多敲鐋鑼賣飴糖的小攤販。鐋鑼一響,便引來許多小孩、婦女、老人出來購買。婦女、老人食飴糖為的是在冬季補養身體。

大雪期間,如正值天降大雪,全國各地許多人在冰天雪地裏打雪仗、賞雪景。南宋周密《武林舊事》卷三有一段話捕述了杭州城內的王公貴族在大雪天裏堆雪山雪人的情形:“禁中賞雪,多禦明遠樓,後苑進大小雪獅兒,並以金鈴彩縷為飾,且作雪花、雪燈、雪山之類,及滴酥為花及諸事件,並以金盆盛進,以供賞玩。”

大雪的時候晝長夜短。人們便根據這個特點,各手工作坊、家庭手工就紛紛利用夜間的空閑時間開夜工,俗稱“夜作”。如手工的紙紮業、刺繡業、紡織業、縫紉業、染坊,到了深夜要吃夜間餐,這就是“夜作飯”的來源。為了適應這種需要,各飲食店、小吃攤也紛紛開辦夜市,天至五更才‘結束,生意十分紅火。

冬至的節氣習俗在二十四節氣中,要論哪個節氣最為豐富多彩,冬至恐怕要數得上了。冬至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古人認為,冬至過後,白晝的時間逐步增加,陽氣上升,是個吉利的好日子。因此值得慶祝。

1.冬至食俗(1)冬至團冬至團在有些地區也叫“冬至丸”,在南方某些地區比較盛行。每年冬至日(陽曆12月22日前後),家家戶戶磨糯米粉,用糖、肉、菜、果、豇豆、蘿卜絲等做餡,包成冬至團,除自家吃以外,還贈送親友。全家聚餐是取團圓的意思。

(2)吃餛飩冬至吃餛飩最早源於南宋時,朝廷民間都流行。相傳宋高宗趙構很喜歡吃禦廚製作的餛飩,因有一次沒把餛飩煮熟有人要送廚師去大理寺問罪,但因為這廚師會做餛飩,趙構就免了他的罪。後來,餛飩製法流向民間。街市上餛飩店鋪眾多,餛飩花形餡料各不同,有幾十種之多,當時謂之“百味餛飩”。

冬至節時每戶老百姓都包餛飩,先祭祖先然後全家吃餛飩。到明清民國時期,餛飩也成為華北地區許多老百姓冬至必食之食物,並有“冬至餛飩夏至麵”的俗語。那時猶如過除夕夜一樣,在冬至前的夜晚各家要備好第二天冬至節的祭祀用的食品,忙於包餛飩和蒸年糕等。其情景仿佛除夕守歲,故稱之為“冬至夜”。

(3)吃狗肉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淵遠流長,據說是從漢代起源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非常鮮美,連聲稱讚。從此,冬至吃狗肉的習俗在民問形成了。現在的人們都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物,祈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4)火鍋老北京自清代起有吃“九九火鍋”、“九九酒肉”等九九消寒的飲食民俗。據《王府生活實錄》所記,每到冬至人九後,皇宮王府內流行吃以羊肉為主的珍饈火鍋。凡是數九的頭一天,即一九、二九直到九九,都要吃火鍋,甚至九九完了的末一天也要吃火鍋,就是說,九九當中要吃十次火鍋,十次火鍋十種不同的內容,頭一次吃火鍋照例是涮羊肉。

這種吃冬至肉火鍋的習俗,在清代和民國時期的民間也很流行,許多富家子弟、文人雅士們,自冬至日起常去有名老字號飯莊“八大春”、“八大堂”及“東來順”、“又一順”等去禦寒飲酒吃涮肉火鍋。也有些人每到九日相約九人一起飲酒吃肉,舊京時稱為“九九酒肉”。

席間要放置九碟九碗,成桌酒宴時要用“花九件”

(餐具)人席,以取九九消寒的意思,舊時稱“消寒會”,故冬至又稱“消寒節”。

(5)餃子每年農曆冬至日,無論貧富,餃子是必備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著有《傷寒雜病論》。該書集醫家之大成,被曆代醫者作為經典。張仲景有句話:“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東漢時他曾做長沙太守,訪病舍藥,大堂行醫。

後辭官不做,一心行醫。他返鄉之時,正逢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老百姓麵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傷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建起醫棚,支起幾口大鍋,在冬至那天施“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用水煮,然後把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像耳朵似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問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全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被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形狀,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6)“頭腦”

銀川有個風俗,冬至這一天喝粉湯、吃羊肉粉湯餃子。銀川老百姓冬至這一天給羊肉粉湯起了個古怪的名字一一“頭腦”。

五更天人們便早早地忙碌起來,把鬆山上的紫蘑菇洗淨、熬湯,熬好後把蘑菇撈出;羊肉丁下鍋烹炒,水汽炒幹後放薑、蔥、蒜、辣椒麵翻炒,入味後將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一下,然後用醋一醃(清除野蘑菇的異味),再放入調和麵、精鹽、醬油;肉爛以後放木耳、金針(黃花菜)略炒,將清好的蘑菇湯加入;湯滾開後放進切好的粉塊、泡好的粉條,再加入韭黃、蒜苗、香菜,這樣就做好一鍋羊肉粉湯了。這鍋湯紅有辣椒,黃有黃花菜,綠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塊、粉條,黑有蘑菇、木耳,紅黃綠白黑五色俱全,香味撲鼻,讓人胃口大開。

(7)吃甜丸吃甜丸的習俗差不多普及整個潮汕地區,但這個習俗還包含著一個有意思的陋俗:人們在這一天用甜丸祭拜祖先之後,拿出一些貼在自家的門頂、屋梁、米缸等地方。為何要這樣做呢?據說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甜丸又甜又圓,是表示好兆頭,它預兆明年又獲豐收,家人又能團圓。這一天家人如能不小心碰上它,更是吉利,這就像少數民族的“潑水節”一樣。如果這一天恰巧有外人上門拜訪,讓外人碰上它,這些外人也會交上好運。所以,這一天人們不願意有外人上門拜訪。另一個是專投給老鼠吃的。據說五穀的種子,是老鼠從遙遠的地方咬來給農民種的,農民為獎勵老鼠的功勞,約定每年收獲時,應留一小部分不收割,留給老鼠吃。後來,因為有一個貪婪的人把田裏的五穀全收光了,老鼠一氣之下便向觀音娘娘告狀。觀音娘娘聽後也覺得老鼠值得同情,便賜給它一副堅硬的牙齒,叫它以後搬進人們屋裏居住,以便於尋食。自此,老鼠便到處作案了,成為如今的“四害之一”。然而,這個“到處貼甜丸”的陋習畢竟行不久,它不但不衛生,而且有損美觀和特別浪費,也就自然消失了。而“吃甜丸”的習俗則一直流傳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