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祭祖在廣東潮汕地區,冬至這一天要備齊豬肉、雞、魚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祀祖先,然後家人圍桌共食,往往都在中午前祭拜完畢,午餐家人聚會。但沿海地區如饒平之海山一帶,則在清晨來祭祖,趕在漁民出海捕魚前,意為請神明和祖先保佑漁民出海平安歸來。

浙江紹興民間在冬至日也是家家祭祀祖先,有的還到祠堂家廟裏去祭祖,謂“做冬至”。普遍於冬至前剪紙做男女衣服,冬至送到先祖墓前焚化,俗稱“送寒衣”。祭祀過後,親朋好友聚飲,俗稱“冬至酒”,既悼念亡者,又培養感情。紹興、新昌等縣的習俗,多於這天去墳頭加泥、除草、修基,以為此日動土主吉,否則可能會遭到不測之禍。

而在廣東惠安,冬至節除了祭祖,還有一些與清明節相同的習俗,如冬至日前後十天內上山掃墓獻錢,修墳遷地也毫無忌諱。

在我國台灣省的廣大地區還有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人們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福祿壽的動物,隨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來祭祖,以示不忘先祖。同姓同宗者於冬至或前後約定之早日,聚到相.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後,還要大擺宴席,款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飲酒,相互聯絡久別疏遠的感情,稱之為“食祖”。冬至節祭祀祖先,在台灣一直代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2.冬至節冬至過節開始於漢代,盛於唐宋,沿襲至今。《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

《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變,是上天賜給的福氣。漢朝把冬至作為“冬節”,官府要舉行慶賀儀式,稱為“賀冬”,照例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描述:“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聽命,邊塞關閉,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送,互相拜訪,快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與祭祀祖先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慶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已故的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禮儀,而且還要互相投刺慶賀,好像元旦一樣。

小寒的節氣習俗冬至雖然剛過,但很多地方的節日氣氛依然很濃,一些民俗活動仍然會按時進行。

1.吃菜飯小寒時節,在江蘇一些地方,許多家庭會煮“菜飯”吃。菜飯的內容並不一樣,有用矮腳黃、青菜與鹹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再剁上一些生薑粒與糯米一起熬的,非常香鮮可口。當中矮腳黃、香腸、板鴨都是南京的有名特產,可稱得上是真正的“南京菜飯”,甚至可與臘八粥相比美。

2.吃糯米飯到了小寒,廣東某些地區也會煮飯過節,隻不過不煮菜飯,而是煮糯米飯。但是,過節吃的糯米飯並不隻是把糯米煮成飯那麼容易,它裏麵會加上炒香了的“臘味”(廣東人統稱臘腸和臘肉為“臘味”)、香菜、蔥花等原料,吃起來非常香。“臘味”是煮糯米飯必需的,一方麵是脂肪含量高,禦寒;另一方麵糯米本身黏性大,飯氣味重,需要摻和一些油脂類吃起來才香。

3.體育鍛煉俗語說:“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很多地方恰逢小寒節氣時,會用當地具有地域特點的體育鍛煉方式來過節,如跳繩、踢毽子、滾鐵環、擠油渣渣(靠著牆壁相互擠)、鬥雞(盤起一腳,一腳獨立,相互對鬥)等。假如遇到下雪,那節目就更多了,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會渾身暖和,血脈暢通。

大寒的節氣習俗大寒是一年的最後一個節氣,又趕上年關到來,所以此時的一些民俗活動非常有些年味。

1.吃糯米在我國南方廣大地區,有大寒吃糯米的風俗,這項習俗雖聽來簡單,但卻包含著前人們在生活中積累的生活經驗,因為進人大寒天氣十分寒冷,糯米是熱量非常高的食物,有很好的禦寒功效。

2.喝雞湯、燉蹄膀、做羹食大寒節氣已是農曆四九前後,南京地區不少市民家庭依然不忘傳統的“一九一隻雞”的食俗。做雞必須要用老母雞,或單燉,或添加參須、枸杞、黑木耳等同燉。寒冬裏喝雞湯乃是一種享受。然而醃菜頭燉蹄膀是更有南京特色的,這是其他地方所沒有的吃法,小雪時醃的青菜這時已是鮮香可口;蹄膀有骨有肉,有肥有瘦,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醃菜與蹄膀為伍,可謂葷素搭配,肉顯其香,菜顯其鮮,極有營養價值又符合科學飲食要求,且家庭製作非常方便。到了臘月,老南京還喜歡做羹食用,羹肴各地均有,做法也各異,如北方的羹偏於黏稠厚重,南方的羹偏於清淡精致,而南京的羹則取南北風味之長,既不過於黏稠或清淡,又不過於鹹鮮或甜淡。南京冬日喜歡食羹還有一個原因是取材簡單,可繁可簡,可貴可賤,肉糜、豆腐、山藥、木耳、山芋、榨菜等,都可以做成一盆熱騰騰的羹,配點香菜,撒點白胡椒粉,吃得全身熱乎乎的。

3.祭灶大寒期間,臘月二十三日是祭灶節。據說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每個家中監察人們平時善惡的神,每年歲末回到天宮中向玉皇大帝彙報民情,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放上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上天的坐騎備料。

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溶化,抹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裏說壞話了。常用的灶神聯一般寫著“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類的字句。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到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所以俗語說“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來”。在歲末賣年畫的小攤上,也賣灶王爺的畫像,便於在“接灶”儀式中張貼。圖像中的灶神是一位眉目清秀的美少年,因此我國北方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表示男女授受不親。也有的地方對灶王爺與灶王奶奶共祭的,便沒有這一說法了。

4.辭舊迎新大寒節氣,往往與歲末時間相重合。因此,這樣的氣氛中,除順應節氣幹農活外,還要為過年忙碌——趕年集,買年貨,寫春聯,備好各種祭祀供品,掃塵沽物,除舊迎新,醃製各色臘腸、臘肉,或煎炸烹製雞鴨魚肉等多種年肴。另外,祭祀祖先及各種神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過去大寒時節的街上還常有人們競相購買芝麻秸的身影,因為“芝麻開花節節高”。除夕夜,人們將芝麻秸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諧音吉祥意“踩歲”,同時以“碎”、“歲”諧音寓意“歲歲平安”,討得新年好兆頭。這也使得大寒馬區凶迎祥的節日氛圍更加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