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也不是沒有過跟谘詢者一起吃飯的經曆,大多數是他們感覺心理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請她吃飯作為答謝的,也有幾個甚至相處得不錯成了朋友,後來即使不來做谘詢了,但偶爾也會聯係一下,一起吃飯喝茶什麼的。
因此,王晶通常對於谘詢者的邀請倒也並不抗拒。她的工作性質不可能象思聰那樣接觸很多人,所以對工作上認識下來覺得還不錯的人,她還是願意交往一下的,人總歸是需要朋友的。
不過李衛東的邀請,王晶知道不那麼單純,即使不是出於職業敏感,僅僅是因為女人的直覺,她也可以感覺得到。
“想什麼呢?上了車你就沒說過話。”李衛東熟練得開著車,不時轉過頭看看王晶。
“我在想,司機還是專心駕駛比較好。”王晶笑著說,已經下了班了,她整個人都鬆馳下來,向後靠在椅背上。要知道,一整天專注於別人的心事,也是非常消耗腦細胞的一件事。
感覺到李衛東的目光仿佛帶些探究的意味,王晶側過頭,把目光朝向窗外,隻聽他說:“那你想吃什麼菜?我知道有家私家菜館,很清淨,味道也別致。要不去試試?”
“你做主吧。”王晶已經頭痛死了每次跟人見麵約吃飯就問“吃什麼”,這個城市有幾千家大大小小的餐館,可好象還是常常不知道吃什麼好。現在有人這麼體貼地自動解決了“吃什麼”的難題,多好。
一走進這間名為“緣如水”的私家菜館,王晶登時覺得眼前一亮,店堂很小,隻有幾張桌子,之間都用屏風隔開,緊湊卻不顯擁擠。半新不舊的裝修,設計上處處透著匠心,卻又沒有匠氣,真正難得的好品味。想必菜也是不錯的,至少在這樣的環境裏,會吃得比較舒服些。
她微微笑,菜的味道好象跟環境沒關係,可人的心理就是這樣的,環境讓人舒服了,對菜的要求自然會寬容一些。
不過對於那些裝修極之豪華奢侈的餐館,人們的心理又完全相反,你不做出頂極的滋味,還真對不起那麼“頂級”的裝修和“頂級”的價位。於是,對菜的要求反而更高。
李衛東看來是這兒的常客(王晶暗笑,他仿佛很喜歡做“常客”,連心理谘詢室的“常客”也搶著當),熟門熟路地點菜,店員也一口一個李先生,還有經理模樣的人過來跟他打招呼。
第一次在谘詢室以外的地方看他,王晶發覺他算得上一個很圓滑的人,對誰都笑眯眯地,讓人覺得如沐春風。
這樣的人居然需要看心理谘詢?王晶想著,看來社會是真正進步了,已經懂得象對待自己的身體一樣地關心自己的心理健康了。
可是,她還是沒辦法心安理得地說,李衛東真的需要看心理谘詢。
比如他最近幾次來,他們聊起的問題,都是關於他的“婚姻恐懼症”,他已經三十二歲,事業有成,家人,周圍的朋友,包括他自己都認為,他似乎順理成章地應該成家了,可是他交過很多個女友,一到談婚論嫁的階段就想閃人。
所以他問王晶,是不是他的心理出了什麼問題?
這算是什麼心理困擾呢?王晶也隻能跟他說,這種情況在現代都市裏相當普遍,不想結婚就別勉強去結,等到遇上一個心甘情願要跟她結婚的女人,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這地方的氣氛不錯吧,我上次來的時候就覺得,你多半會喜歡這裏。”
王晶不得不承認,李衛東說對了,她的確是喜歡這裏。
“你怎麼知道?”王晶開始據案大嚼,這家店的菜也很好吃。忽然想起,一邊吃東西一邊跟人說話好象有點不禮貌,趕緊停下來。
“噗”的一聲,對麵的李衛東絲毫不掩飾眼中的笑意,“你知道嗎?你現在的樣子跟平時做谘詢時的樣子反差太大了。”
王晶端起杯子抿一口酒,“這有什麼奇怪的,平時上班時候也勉強算得上是懸壺濟世了吧?怎麼著也得穩重一點的。”
他點頭表示同意,也端了杯子,“敬你。”
“什麼由頭?”
“這酒叫青梅煮酒,就衝這酒也該幹一杯。”
王晶低頭看酒杯,這私家菜就是有心思,酒是花雕,加了點青梅幹兒,用加了內膽的小酒壺盛上來,內外膽之間灌了熱水,客人可以自己把酒慢慢溫熱了喝,古典小說裏常說的“燙酒”或“溫酒”,大概就是這麼來的吧?
“那就幹一杯,可惜現在沒有英雄給我們論了,”喝了一點酒之後,王晶莫名其妙地也有點話多起來,揚頭一口喝了,這酒有點酸酸的,混著花雕的香氣,仿佛氣氛也變得微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