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在人際交往中保持適度的彈性(2 / 3)

馬嘉麗是一位忙碌的律師,但她巧用心思,跟友人保持聯係:跟甲友一同逛街購物,跟乙友打網球,跟丙友一起到一家平素喜歡的館子去吃午飯。她有一本“友誼簿”,在每個月的第一天,她都會從抽屜取出這個簿子,看看有哪些朋友已經一個月沒有聯絡,然後打電話給他們。

把時間留給朋友,家裏也許會因你沒時間收拾而稍微淩亂了一點,草蔓生得過長了些,或者會錯過幾個電視節目。不過,為了友誼,這些小小的代價何足掛齒?

(2)注意小節。陪朋友共渡難關固然重要,但一些似乎無足輕重的表示關懷的行為,例如打個電話祝賀生日,寄個問候卡並寫上“背痛好了沒有”幾個字,都能聯係友誼。

《終生朋友》一書的作者史蒂芬·達克,請人回憶他們一天之中最重要的對話。他發現,那些最要緊的談話通常隻有兩三分鍾長。達克說:“能讓你的朋友知道你關心他們的,不是談人生意義的長篇大論,而是諸如‘祝你謀職麵談成功’之類的幾句話。”

(3)不要怕露出真我。有些人拒絕向朋友袒露他們的內心。他們不敢在朋友麵前發泄自己的恐懼、失望和消極情緒。可是,不管在哪一段友情中,都有要打開胸懷說真話的時候。

布勞德的女兒艾琳在學校裏和另外兩個女孩很要好,有一個星期天,這兩個朋友結伴出去購物,沒有邀請艾琳,使她很傷心。她們二人回來時,艾琳第一個本能反應是假裝不在乎。可是由於她實在覺得委屈,結果脫口而出,把她的難受心情說了出來。這兩個女孩突然明白了她們之間的友情對艾琳多麼重要,連忙同聲向她道歉。於是,16歲的艾琳便在友誼方麵又上了寶貴的一課:必須讓別人了解你,別人才會覺得跟你沒有距離。

或許你會以為,如果你讓朋友看到你的缺點,他們對你的好感就會減少。其實,他們可能反而因此更喜歡你。在友誼剛建時期,坦然承認自己的缺點可以使你更令人喜愛。

戴爾·卡耐基經常說:“每逢有位朋友因為做了某件蠢事或尷尬事而懊悔不已時,我就會把我做過的一件傻事告訴他:有一次我在前往機場途中停車下來寄信,結果將機票也一並投進了郵筒!”

朋友在告訴我們並不是隻有我們才有弱點時,他們其實是在鼓舞我們。因此,讓朋友清楚認識真正的你——不完美的你——是非常重要的。

(4)切勿苛求。我們跟朋友相交一段時間之後,可能就會想起一句俗語:“日久生厭”。我們可能開始注意到他們有些行為很令我們生氣,例如:“理查總是小題大做”,或“米麗莎老是拍別人馬屁”。可是我們不應太挑剔:朋友的“缺點”也許隻是喬裝了的美德。

70歲的藝術家安妮有一次對朋友說,她有位81歲的朋友老是不認老,愛胡鬧,使每個人都感到頭疼。安妮回憶說:“我滿70歲時,心情惡劣透了,因為我覺得自己已老朽不堪。但我這位‘老’朋友為我開了一個慶祝70歲的生日會,並且在聚會中堅持要大家跳繩、玩跳房子遊戲、擲飛碟、到草坪上在灑水器之間奔跑。我們那些已經長大成人的孩子看到我們這樣,全都嚇壞了,怕我們之中有人會摔斷腿或扭傷腳。可是,我一輩子從未那麼開心過。”

馬薩諸塞州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羅柏·韋斯說:“建立友誼的良方,是大家既要有相同也要有相異之處。大致上氣味相投,才會彼此了解;適量的誌趣相異,才可互通有無。”

(5)不要斤斤計較。對於做朋友所應盡的義務,如果你能隻問耕耘不問收獲,你一定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

紐約市某旅行社的老板史蒂拉·伍爾芙,借旅行的機會在世界各地結識了幾十位朋友。她憑什麼能做到這一點?因為她在交友之道上,奉行大仲馬對友誼所下的定義:“不念所施,勿忘所得。”

史蒂拉見到朋友有困難,必定全力幫忙。朋友遭到解雇,她就雇用他在她的旅行社裏工作。她的單身朋友一歎孤獨寂寞,她就替他牽紅線。但是,史蒂拉從不把她給別人的恩惠記在心上,倒是常把朋友給她的回報掛在嘴邊。

(6)給朋友幫助你的機會。給予比獲得更令人開心,但讓朋友知道你需要他們也很重要。正如你覺得幫朋友是件樂事一樣,你也應該給朋友幫助你的機會。

有一次,布勞德要到另一個鎮去采訪,但她的汽車卻壞了。她的朋友瑪麗自告奮勇,願開將近100公裏的車送她去。可是布勞德不想麻煩她,拒絕了。

布勞德掛上電話時,從瑪麗的聲音感覺到她似乎十分失望。從那時起,她們的友誼冷淡了下來。後來,有一天布勞德打電話給她,說:“我將要去度假,但不知如何處置我的貓。”“讓我來照顧它吧。”瑪麗熱切地自願幫忙。這一次,布勞德滿懷感激地接受了她的好意。此後,她們的友誼加深了。這個經驗使布勞德體會到有句話說得一點沒錯:“如果你想某個人成為你的朋友,請他幫你一個忙就行。”

這是一個激烈競爭的世界,人們往往隻想到自己的需要——而不會想到別人。盡力擺脫這種情況,並且多多替別人設想,那你將成為一個受人珍重的朋友。許多人喜歡向別人“訓話”,他們發表“演說”,別人隻能洗耳恭聽。千萬不可如此對待朋友,你要和他“交談”。

卡耐基指出:“請求對方幫一個忙,不但能使對方覺得自己重要,而且也能使你贏得友誼與合作。”他講述了自己的一次經曆:

初到一個海濱城市,有一次在暮色蒼茫時,我要去一個自己沒到過的郊區。前半截的路線我知道怎麼走,可是下了公共汽車換乘另一路車時,我怎麼也找不到另一路車的車站。

於是我走到一群下棋的本地老頭麵前,請教他們該怎麼換車到我想去的地方。

沒想到這麼一問效果驚人。他們聽出我是外地口音,而且是在快要天黑時往郊區走,就感到事關重大,於是就七嘴八舌地向我指點路線,連我下車後該怎麼走都告訴了我。有一位老同誌為了這稀有的機會而興奮不已,站起來讓所有的人都不要講話了,他要獨自享受這指示方向的快樂。

因為我要去的地方是一個軍事基地。這些人聽說我和這樣的地方有關聯,倍感能夠有機會給我這樣的人指路非常重要。那位站起來的老同誌還放下手中未下完的棋,專門把我送上了末班公共車。

建議你也試試這種方式,到一個陌生城市後,向一個地位低於你的人請教:“不知道能不能請你幫我一個小忙,告訴我怎樣才能到某個地方?”相信你會有一個良好的收獲。

本傑明·富蘭克林曾經運用這項原則,把一個刻薄的敵人變成了他一生的朋友。那時,富蘭克林憑著自己的年輕才幹,不但建立了一個小印刷廠,還當選為費城州議會的文書辦事員。

可是,他的能幹卻招致了議會中另一位同樣有錢又能幹的議員的敵對。這位議員不但不喜歡富蘭克林,還公開斥責他。

富蘭克林覺得這樣的一種情況非常不利於自己發展,他決心使對方喜歡自己,他聽說對方圖書室裏存有一本非常稀奇而特殊的書,就寫給他一封便箋,表示自己非常希望借來一閱。

這位議員馬上叫人把那本書送了過來。過了大約一周,富蘭克林把那本書還給議員,並附上一封信,表示非常感謝。

以後在議會裏相遇的時候,這位議員居然一反常態,跟富蘭克林打起了招呼,並且很有禮貌。自那以後,他隨時都很樂意幫一幫富蘭克林。他們二人成了很好的朋友,一直到他去世為止。

富蘭克林是200多年前的人了,而他所運用的心理方法,也即請求別人幫忙的心理方法,對我們今生今世都還非常有效。

(7)跟朋友一起歡笑。某次,布勞德坐飛機到另一個城市去時,坐在她旁邊一個男人向她抱怨說:“我有個朋友真氣人。她明知道我討厭賭博,但在我61歲生日的時候,你知道她送些什麼給我嗎?是61張彩票——一歲一張!”

這個男人把手伸進他外套的口袋,掏出一個裝著一枚翡翠色戒指的小絲絨盒子。他告訴布勞德:“這是準備送給她的。”布勞德不解地問道:“既然你的朋友令你那麼生氣,為什麼你還要送這可愛的戒指給她呢?”他露出了一個狡黠的笑,回答說:“因為她喜歡首飾,但卻極討厭綠色!”

這對已經交往了20年的朋友,每年都好幾次互送不合對方心意的禮物,借以逗對方發笑。

醫生兼作家威廉·歐斯勒爵士把笑聲形容為“生命的音樂”。笑聲能使朋友開心一整天,令好友情誼更上一層樓。

《和平、關愛與治療》一書的作者柏尼·席格爾醫生,有一天接到一位警察朋友的電話,聽到這位朋友幽幽地說:“我已生無可戀。我打電話來隻是跟你道別,因為我要自殺了。”席格爾立刻語帶雙關地說:“要是你這樣做,那我就一輩子都不再跟你說話了。”那位警察朋友沒想到席格爾會這樣說,先是一愣,接著就笑了出來。結果,他並沒有開槍自殺,反而決定去跟席格爾來一次促膝談心。

交友要付出代價,朋友會要求你為他們付出很多。可是,為了友誼,這是值得的。到最後,你會明白作家斯蒂文生那句話說得一點沒有錯:“朋友是你送給自己的禮物。”

對不同類型的同事采取不同的策略

世上的人是多種多樣、非常複雜的,僅在性格上的表現就千差萬別,其中有些人是不容易打交道的,比如死板的人、傲慢的人、自尊心過強的人等等。要想和各類同事輕鬆相處,就需要練就一定的處世的功夫,根據對方的性格特點,采取不同的策略,靈活應付,達到交往的目的。

(1)對死板的人,要熱情而有耐心。比較呆板的人對人一副冷麵孔。你熱情地和他招呼,他也是待理不理的樣子。死板的人興趣和愛好也比較單一,不大愛和別人往來。他們也有自己追求的目標和感到關注的事,不過不輕易告訴別人罷了。

與這一類人打交道,他冷若冰霜,你不必在乎,應該熱情洋溢,以你的熱來化解他的冷。並認真觀察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尋找出他感興趣的問題和比較關心的事來。要是你和他突然有了共同的話題,他的那種死板會蕩然無存,而且會表現出少有的熱情。

和死板的人打交道你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急於求成。這種人,很注重自己的那種心理平衡。不願意讓那些煩人的事幹擾自己的情緒。從他們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維護他們的利益,慢慢地促使對方接受一些新鮮事物,逐漸地改變和調整他們的心態。這樣一來,仍然可以建立比較合得來的關係。

(2)對過於傲慢的人,可以適當反擊。有些同事身有傲骨,有傲氣,舉止無禮,出言不遜。和這種人打交道,使人如坐針氈,但你又不得不承認他的存在,非和他接觸不可。這時,你不妨試試下麵的方法。

①減少與他相處的時間。在和他相處的有限的時間裏,你盡量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不給他表現傲慢的機會。你提出的問題,非要他認定思考後才能回答,他就傲不起來。

②交談言簡意賅。盡量用短句子來清楚地說明你的來意和要求。給對方一個幹脆利落的印象,也使他難以討價還價,有架子也擺不上。

③瞅準他的薄弱環節。從事一些他傲不起來的活動。你可以請他去跳舞,或者一同去欣賞西洋古典音樂,然後談施特勞斯,談莫紮特,談貝多芬和他的三大交響曲,當他語塞的時候,也就是你成功的時候,你再和他交往,他就會平易近人了。

(3)對好勝的人,忍讓要適可而止。這種類型的人狂妄自大,喜歡炫耀,自我表現總是不失時機,力求顯現出高人一等的樣子,好像自己什麼都比別人強。不分場合地挖苦別人,不擇手段地抬高自己,在各個方麵都好占上風,好攀高枝。同事中對這種人,打心眼裏是看不慣的,但為了顧及他做人的麵子,不傷大家的和氣,總是時時處處地謙讓著他。在有些情況下,他爭強逞能,把你的遷就忍讓,當作是一種軟弱,反而更不尊重你,或者瞧不起你。所以對這種人,要在適當時機,挫其銳氣。使他知道,山外青山樓外樓,不要不知道天高地厚。

(4)對性急的人,要避免爭吵。遇上一個性情急躁的人,你的頭腦一定要冷靜,對他的莽撞,你完全可以采用寬容的態度,一笑置之。

(5)對城府深的人,要有防範。城府很深的人一般都工於心計,他們在和別人交往時,總是把真麵目藏起來,希望多了解對方,從而能在交往中處於主動的地位,周旋在各種矛盾中而立於不敗之地。他們的較深的城府,也是有經曆的,要麼受到過別人的傷害;要麼經受過挫折和打擊,這樣才會對別人存有一種戒備和防護的心態。這種人對事不缺乏見解,不到萬不得已,或者水到渠成的時候,他絕不輕易表達自己的意見。

和城府很深的人打交道,你一定要有所防範,不要讓他們完全掌握你的全部秘密和底細,更不要為他們所利用,或陷在他們的圈套之中而不能自拔。

(6)對口蜜腹劍的人,要敬而遠之。口蜜腹劍的人,又稱“笑麵虎”,“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如果你遇到這麼一位上司,你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多點頭,少搖頭,唯唯諾諾是最佳選擇。但你要多一個心眼,萬一他要你做的事是一個圈套,你也不必當麵翻臉,隻需挨著推諉,就是隻說不幹為上。

碰到這樣的同事,最好的應付方式是敬而遠之,能避就避,能躲就躲。辦公室裏他要親近你,找一個理由立即離開,做事不要和他搭伴兒,實在分不開,每天記下工作日記,日後好有一個說法。

(7)對刁鑽刻薄的人,保持相應的距離。刁鑽刻薄的人,是不受同事歡迎的人。這一類人的特點,是和人發生爭執時好揭人短,且不留餘地和情麵。冷言冷語,挖人隱私,手段卑鄙,往往使對方丟盡了麵子,在同事中抬不起頭。

這一類人常以取笑別人為樂,行為離譜,不講道德。無理攪三分,有理不讓人。碰到這樣一位同事,和他拉開距離,盡量不去招惹他,吃一點小虧,受一兩句閑話,也裝作沒聽見,不惱不怒,不自找沒趣。

把握好與異性交往的分寸

男人和女人可以成為朋友嗎?回答是肯定的。除卻愛情,成為朋友常常是他們之間最好的、恰當的交往方式,正因為存在著性別的差異,異性友誼才顯得更加引人注意。

異性友誼很多都可以發展成愛情,所以它經常會招來許多流言蜚語,使人們麵對渴望的友情止步不前。

應該認識到的是,女人需要異性朋友。男人與女人的友誼,的確可以同女人之間的友誼一樣,親密、無拘無束而又天長地久。很多女人最初也許會有幾個異性的朋友,而她們一旦結婚或是與她關係密切的那個男人最終成了她的情人,她與其他異性朋友的友誼就會中斷。這種情形非常普遍,究其原因,可能是她最初和異性交往就是為了尋找和挑選意中人,目的達到了,多餘的關係也就成了累贅。也可能是她擔心和其他異性交往會影響他們美滿的愛情關係,那些給喜歡吃醋和無端猜測的丈夫做妻子的女人尤其有這種擔心。

實際上,同時與很多男人做好朋友,對女人來說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與很多男人做朋友,比起夫妻關係的優點是,不指責對方,不占有對方、更無需去討好對方。男女之間,不一定非得做了情人,才能成為“最好的朋友”。

同樣,一個男人希望在與一個女人的關係中獲得某種不同於他在與一個男人的關係中希望獲得的東西。他可能會在感到孤苦伶仃時,去找她。跟男性朋友在一起,他們可能隻談那些不關痛癢的事情,而跟女性在一起,他則希望她深入到他的內心深處。跟女人在一起,男人更樂意解除戒備,暴露他的弱點,泄露他的憨傻、差錯,說出他不成熟的想法和他異想天開的幻想。一個女性朋友可以幫助他加深對某事的認識。

對於女性來說,與男人建立起非性關係的友誼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有可能成為一種很有益的生活方式。

一個男人也可能與一個女人保待一種沒有性關係的親密友誼。排除了性的幹擾,一些因為性的介入而讓人麻木不仁、視而不見的地方便可能昭然若揭。擺脫了因性的介入產生的緊張情緒,擺脫了籠罩著男人之間的友誼的局限,這種和女人的具有伸縮性的友誼,便使一個男人有了一種平衡、誠實的情感交流。

性別差異確實是男女之間發展友誼的不可小視的障礙。女人在與男人約會和交往中最頭疼的、最傷心的事就是,性在男人心目中總是存在。盡管很少有男人會同意這一觀點,但女人的這種看法常常使她不願意去求助於異性的友誼。很多女人都曾說過:“我從來沒和任何男人有真正的交往,我想,性總是男女之間的一個問題。”

男人也常有類似看法,他們常在異性朋友結婚或有了確定的情人之後主動和她斷絕交往。問他為什麼,他會回答說:“我擔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據對一些女性調查,她們所遇到的大部分男人都證實了女人對男人的看法:有些男人在開始與某個女人來往時,首先總是想著性。

這其中不能排除誤會,而且有時男人常去“冒犯”女人還有許多原因,比如他以為這是她所期望的,或者他想更加徹底地承擔起自己作為異性的角色。無論如何,大多數男人並不像女人所想的那樣,他們在大男子主義的外表下,經常有一顆敏感而謹慎的心,這種內涵使男人和女人有可能成為很好的朋友。

但“冒犯”確實存在。我們必須提醒那些在與女性交往中喜歡“冒犯”的男人,愛情這張窗戶紙一旦被捅破,往往會取代友誼。這種新有關係就如同一切遊戲一樣有許多規則,也會有許多危險。這無論對於男人還是對於女人,恐怕都是得不償失。

如果一個男人和女人在交往中,隻想著與對方建立友誼而不是愛情,那麼,對方也會來呼應他。這樣,兩性間才會建立起良好的、高尚的關係。這樣,男女雙方都將成為勝利者。男人與女人的友誼,可以和女人之間的友誼一樣親密,一樣無拘無束而又天長地久。

你可能對此不以為然。因為心理學家發現:性在男人們心目中總是存在。性確實是男女交往中的一個不小的障礙。一個男人遇到一個女人時,性的潛在可能會經常存在,但這並非不可避免,必須發生。沒有人規定你或別人心中有了性衝動就一定要付諸行動。在多數情況下,“發乎情,止乎禮”並不難做到。

怎樣把握與異性朋友交往的分寸呢?

首先,結交異性朋友必須解決觀念問題。社會交往的方式從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的現代化程度。在傳統社會裏,異性之間的自然交往是人們最敏感的問題之一,似乎男女之間的交往隻有通過中間媒介才是正當的交往,這是一種封閉式的交往方式。在現代社會裏,青年男女如果還要依靠中間媒介來形成交往,則認為是保守和無能,這反映的是一種開放式的社會交往方式。青年男女隻有采用開放式的交往方式,才有可能真正主動地、自然地、廣泛地去結交異性朋友。

結交異性朋友必須克服心理障礙。在青春期,由於性意識的覺醒,青年男女對異性具有本能的向往,這對青年男女的交往有積極的一麵,同時也有消極的一麵。積極的因素表現在青年男女都希望去結交異性朋友的過程中有更多關於異性的心理、性格、情感等方麵的體驗,而消極的因素表現在男女往往很難把結交異性朋友與選擇對象區別開來。一開始就以婚姻為目的去結交異性朋友,就必然使這種交往變得拘謹和庸俗,從而,人為地築起一道心理屏障,妨礙正常的交往。

結交異性朋友,一般來說,沒有適當的氣氛和任何理由與陌生的異性交往是不太禮貌的。當然,交誼活動是結交異性朋友的較好場所,在舞會上可以邀請異性朋友同舞同歌;在運動場上可以邀請異性朋友一起打球,在公園裏可以邀請異性朋友同劃一條船,同做一個遊戲……經過簡單的自我介紹,話題一打開,彼此就認識了。有時候在一般的公共場所可以創造一些條件結交異性朋友。比如在公共汽車上可以主動給異性朋友讓座。在電影院裏幫身邊的異性朋友擦座椅,在圖書館裏向同座的異性朋友請教問題,在遊覽的途中給異性朋友當義務向導等等。一個善於交往的人,幾乎在任何場合下都可以得體地與陌生人攀談,而一個不善於交往的人甚至任何時候都覺得是孤獨的。

結交異性朋友還必須掌握一定的交往分寸。異性之間的交往畢竟有別於同性之間的交往,要理解和尊重對方的生理、心理特點。語言切忌粗魯,更不要有隨意的肉體接觸,行為的失態往往會斷送異性間的交往。另外還需要注意不要被異性的外表迷惑而受騙上當。

讓你的頂頭上司了解和喜歡你

你的頂頭上司是你工作生涯裏最重要的人物。他手握生殺大權,可以使你工作起來順利無比,也可以使你根本無法開展工作;可以使工作氣氛融洽,也可以使工作變得令人無法忍受。所幸的是,你可以讓老板看起來是個好經理還是個差勁的經理。

有些老板喜歡把他們的主管卡得死死的;有些老板則放任自流,放手讓主管們去幹。因此,你要找出老板的風格來。什麼讓你感到最為舒暢?這其中並不存在什麼是與非的問題,這隻是為了要把你的工作和老板的管理風格更好地統一起來。知道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對你來說,先入為主地設定好你喜歡的老板的類型是件很自然的事。人們對權威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對別人合適,在你卻不見得有用,反之,對你有用的,在別人身上則不一定行得通。

如果你是男的,而老板也是男性的話,你要記住,他是否一開始就對你滿意,有賴於你和他的熟悉程度。你們有什麼共同愛好嗎?是不是喜歡同一種運動?還是有相同的教育背景?有些老板相對喜歡那些和他們有許多共同之處的下屬;而有些,則喜歡他們的下屬有異於他們本人,以便互補。比如說,如果一個老總認為他最大的毛病就在於不注意細節,那麼,他也許會希望有個在小節上絕不馬虎的人來為他工作。

如果你是個男的,而老板是個女的,你最好了解一下對那些掌權女性的所有偏見,如果你自己心存偏見的話,這也許會在你和她的接觸當中表現出來。談一談這些看法,也許會對你有幫助。

如果老板是女的,你也是女的,那麼,你是不是希望她對你好一些?但如果她不是,你也不必對她感到憤怒。你可以通過加倍的努力工作,為女同胞增光,讓她也覺得“有麵子”。

如果你是個女的,你上司是男的,你可千萬不要賣弄風情,注意和老板保持工作關係,保持你工作的高水準,盡可能地自己處理問題,不要動不動就要他幫助,扮演個可憐巴巴的無能角色。在他問你什麼的時候,則要果斷些。別和老板談論你的私事。如果你想知道上麵的意思,告訴你的上司,並確定你知道上頭的意思,如果你有意升職,說出來讓老板知道,這樣,可以使他更好地了解你。

與上級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與上級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對任何員工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對這個問題,人們往往有兩種錯誤傾向:一種認為,處理好上下級關係這是上級的事,我是他的下屬,應該由他來賞識我、器重我,調動我的積極性,我隻要盡職工作就行了,不用去操這份心。誰知,到頭來自己工作幹得不少,卻“吃力不討好”,隻能感歎“工作好做,人事難處”了。另一種認為,與上級搞好關係,是培養庸俗的好感,於是奉承、討好、拍馬溜須,既喪失自己的人格尊嚴,也於工作無補,對兩者都無益處。

其實,與上級保持良好的關係,也有一些體麵的、正直的、光明磊落的行為原則。

(1)學會聽,充分領會上級的命令。與上級交談,是與上級發展關係的一個重要形式。在聽上級談話時,我們往往或非常緊張地注意發現話語中對自己是肯定還是否定,是抑貶還是褒揚的種種信息,或忙碌地思考著自己應對的話語,因此,往往沒聽清上級正在說的東西。正確的應該是不僅聽清上級所談一切,而且要聽清他所意指的隱意。這樣,就意味著你能概括他談話的所有要意,並作出聰慧的應對。

要做到這一點,你應該忘卻所有的緊張,把注意力集中到上級的談話上來。當你的上級講完後可以稍作靜思,以示你對他的講話的記憶和思索。然後,向他提一兩個用以澄清他談話要點的問題,不一定是故作複雜的問題,即使是答案很明確的是非題也可,意在強調你注意並把握了他的談話要點。或者用核對理解的措辭,把他的談話概括地說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