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有效地抵製民主中的美國中心主義(3 / 3)

最後,美國國內也出現了批評美國中心主義的呼聲。1996年2月5日,美國前國務卿黑格在新加坡說,美國將放棄在中國和亞洲其他地區推行美國式民主的主張;美國外交政策正在向“有別於像人權這種理想主義價值觀的關鍵利益的方向轉變”。他警告說:“如果你將人權作為對外關係目標的惟一核心,你會失敗的。”1999年8月3日,95歲的美國外交家和思想家、曾是冷戰思維和“遏製”政策始作俑者的凱南,也對美國提出了“忠告”。他的第一個忠告就是:“盡量削弱我們朝著可能成為世界領導者的方向發展的夢想和願望”。凱南的第二個忠告是“用別人審視我們的眼光來審視我們自己”。他引用亨廷頓最近在《外交》雜誌上發出的警告:“占世界人口2/3的國家的精英們——中國人、俄羅斯人、印度人、阿拉伯人、穆斯林和非洲人——視我們為‘對其社會造成威脅的惟一最大外部力量’。不是軍事威脅,而是政治和文化威脅——侵犯他人、幹預主義、霸權、偽善、從事‘金融帝國主義’和‘文化殖民主義’活動。”這樣的有識之士的出現和增多,也是表明民主、人權中的美國中心主義正在衰落的一個方麵。

當然,這裏要注意,我們隻是說,民主、人權中的美國中心主義是一種開始衰落的思潮,即從趨勢看,它已經開始走上這個不可避免的過程;這不是說,它已經沒有什麼影響了,可以不必重視了。必須看到,美國推行它的民族中心主義,是以其作為惟一超級大國的綜合國力和已形成的以它為主導的國際體係為後盾的。抵抗這樣一種民主、人權中的美國中心主義,不能不是一個長期的艱苦的過程。

(2)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抵製美國中心主義的堅強力量,一種影響越來越大的思潮

上麵已經指出,社會主義民主並不是哪個天才人物頭腦的產物,也不是任何人想製造就能製造的;它是克服資本主義民主的根本缺陷而必然產生的新型民主。那麼,社會主義民主,特別是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與作為資本主義民主典型的西方議會民主,特別是美國式的民主,其原則區別究竟在哪裏呢?

第一,從民主的經濟基礎看,社會主義民主以生產資料公有製為基礎,西方議會民主則是以生產資料私有製為基礎。正是經濟基礎不同決定了下述兩點不同:

——從民主與社會公正的關係看,建立在生產資料私有製基礎上的西方議會民主,以形式上的平等掩蓋著事實上的不平等,這就使西方議會民主不可能與社會公正真正統一起來。反之,以公有製為基礎的社會主義民主,基本上消滅了人壓迫人、人剝削人的現象,形式上的平等逐步轉化為事實上的平等,從而把實現民主和消除社會不公正真正統一起來。

——從多數人還是少數人統治的角度來看,社會主義民主是真正多數人的民主,是勞動人民為主體的人民群眾的真正當家做主,它的廣泛性是西方議會民主無法比擬的。這就決定了社會主義民主是名副其實的民主。與此相反,資本主義民主則是少數人的民主、富人的民主,保護的是少數富人的利益,根本不可能代表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這一點可以說是舉世公認的。法國報刊也把這看做是美國的“弱點”:“然而美國人也有弱點,其中最明顯的早已被人看到,美國的製度偏袒富人而忽視窮人。美國的社會始終處於激烈的競爭之中,生活在這裏的人就如同整天在進行‘汽車拉力賽’,一旦發生故障就隻有倒在路邊。”但是,資產階級卻總是標榜他們的民主是人人自由、人人平等的“普遍民主”、“全民民主”、“一般民主”等等,這是名不副實的。

第二,從民主的政治基礎來看,社會主義民主與西方議會民主在階級結構和由此決定的政治製度以及領導力量方麵,都是不同的。正如已經指出的,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階級結構,即國體,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由此決定的政治製度,即政體,是按民主集中製組織起來的人民代表大會製度。而西方議會民主則是資產階級專政,裝飾這一專政的就是普選製、兩黨製、議會製和三權分立製等。社會主義民主是由無產階級先鋒隊共產黨領導的。西方議會民主則是由資產階級政黨領導的。鄧小平同誌指出:“不要社會主義法製的民主,不要黨的領導的民主,不要紀律和秩序的民主,決不是社會主義民主。”

第三,從民主的思想基礎來看,社會主義民主是一種建立在集體主義基礎上的民主,而西方議會民主則是一種個人主義民主。鄧小平同誌指出:“中國人民今天所需要的民主,隻能是社會主義民主或稱人民民主,而不是資產階級的個人主義的民主。這裏,鄧小平同誌深刻地說明了社會主義民主與資本主義民主的一個重要區別是,前者以集體主義為核心,後者以個人主義為核心。社會主義民主中的集體主義是通過民主集中製來貫徹的。在美國,由於過分強調個人主義,美國人因此不信任國家政權,並把個人自由理解為‘擺脫政府的幹預’;也由於過分強調個人主義,社會結構、家庭等社會最基本組成部分受到嚴重破壞。”中國如果以這種個人主義為基礎,那肯定是混亂的局麵,社會主義現代化勢必成為泡影。

以上這些,可以看做是社會主義民主之所以是曆史上一種新型民主的道理,是社會主義民主從本質上說比西方議會民主高明的地方。它們也說明了為什麼我國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的議會製、兩黨製或多黨製、三權分立製的理由。以上這些也就是社會主義民主的特殊性。

中國的民主觀是一種影響越來越大的思潮,這是因為它符合廣大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的實際情況,是因為讚成這種觀點的人越來越多,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可以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抗的力量。中國民主觀的得道多助,與民主中的美國中心主義的失道寡助,在實踐和理論上,都形成鮮明的對比。

在實踐上說,中國的民主觀,在廣大的發展中國家的民主觀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中國雖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的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但是它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在民主觀上仍有許多共同點,在反對民主中的美國中心主義方麵,更是一致的。

第一,都認為各國有權選擇自己的國體和政體,主張民主問題上的自主性。

第二,都反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發展中國家,堅持民主問題上的反霸性。

第三,都反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把民主作為幹涉別國內政的手段、意識形態戰的工具,反對他們濫用民主,堅持民主問題上的科學性。

這是不奇怪的,中國一個半世紀以來一直是包括歐洲中心主義和美國中心主義在內的民族中心主義的受害者,並且現在正突出地經受著民主和人權問題上的美國中心主義的種種壓力和進攻,而廣大發展中國家都程度不等地有著相似的經曆。

中國的民主觀是全麵的、正確的,經得起曆史和時間的考驗的,既避免了民族中心主義、也避免了文化相對主義的片麵性。中國在頂住種種來自美國的壓力和進攻的同時,按照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關於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係是矛盾問題精髓的學說,將普遍原理同具體實踐相結合,形成了既不同於民族中心主義又不同於文化相對主義的全麵的民主和人權觀點,為國際人權和民主觀點的深化,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這是值得我們中國人引為自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