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清楚地表明,通過告別革命來瓦解社會主義,是“告別革命”思潮的本質。鑒於“告別革命”思潮在蘇聯意識形態領域內所造成的嚴重局麵,我們對於“告別革命”的思潮決不能掉以輕心。能不能徹底肅清“告別革命”思潮的影響,直接關係到社會主義的命運和前途。如果讓一些人肆無忌憚地否定革命運動、否定革命思想、否定革命領袖,那就不可避免地要加劇思想的混亂,造成極其嚴重的後果。

我們既然已經懂得告別革命就是告別社會主義,就是瓦解社會主義,那麼,我們在革命與社會主義的關係問題上就應該表現出高度的警覺性和自覺性。在當前,首先要正確認識肯定革命的正義性與維護社會穩定的關係。在當前中國改革開放的條件下,同樣不能選擇“告別革命”論所主張的所謂社會“和諧”的思路。這種思路以否定一切革命為基礎。它不但不能導致社會的和諧,而且包含著極大的危險。在蘇聯和東歐一些國家,革命的叛徒同樣打出“和諧”與“人人幸福”的口號而否定革命,結果出現的不是和諧,而是亡黨的慘禍。可見,否定革命,決不能使社會出現和諧與安寧的局麵,隻會導致人心渙散,社會動亂的局麵。

我們的國家已經進入穩定發展的新時期,保持社會的穩定是壓倒一切的任務。在這種情況下,是要革命,還是告別革命?鄧小平同誌早就明確回答了這個問題,指出我們的改革是全麵的改革,是一場新的革命: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改革的性質同過去的革命一樣,也是為了掃除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障礙,使中國擺脫貧窮落後的狀態。從這個意義上說,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變革。沒有中國近代的革命,就不會有現階段的改革。現階段的改革是過去革命的繼續,是鞏固和發展以往革命的成果,是在總結以往革命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開創新的局麵。因此,我們必須明確肯定中國近代曆次革命”文化大革命“根本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革命,當然不在此列的正義性,正確評價革命領袖的曆史功過,珍惜一切在曆史上起過重要作用的革命思想。我們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整個過程中,都要高揚革命精神,發揚革命傳統,用革命精神來從事一切工作,對於一切低毀和否定革命的言論和行動,必須旗幟鮮明地進行抵製,必須堅決同”告別革命思潮劃清界限。隻有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使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全麵的勝利。

中國的革命,經過幾代人艱苦奮鬥,流血犧牲,才取得勝利。這個勝利實在來之不易。不管什麼人,不管他打出什麼旗號,隻要他否定革命,否定中華民族光榮的革命曆史,否定中國近代光榮的革命曆史,他就站到了與人民為敵的立場上,為人民所不齒,為天理所不容。我們要居安思危,堅定不移地沿著革命的道路前進,不斷創造新的更加輝煌的成績,告別20世紀,迎接21世紀。

(本章所引俄羅斯《消息報》和《文化報》的資料,是俄羅斯文學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張捷研究員特地為本章的寫作而提供的,謹致謝忱)

§§第十三章 評否定革命和貶損毛澤東思想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