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沂公曾再蒞大名代陳堯谘。既視事,府署毀圮者,既舊而葺之,無所改作;什器之損失者,完補之如數;政有不便,委曲彌縫,悉掩其非。及移守洛師,陳複為代,睹之歎曰:“王公宜其為宰相,我之量弗及。”蓋陳以昔時之嫌,意謂公必反其故,發其隱也。
【注釋】
王沂公:王曾(978—1038),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東青州)人。宋真宗鹹平中取解試、省試、殿試皆第一。中狀元後,王曾以將作監丞通判濟州。不久,奉詔入京,召試學士院,宰相寇準奇之,特試政事堂,授秘書省著作郎、直史館、三司戶部判官。景德初知製誥,真宗大建玉清昭應宮,王曾力陳五害以勸諫,真宗命王曾判大理寺,遷翰林學士,知審刑院,對其甚為敬重。仁宗景祐元年(1034),為樞密使。二年(1035),拜右仆射兼門下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封沂國公。後因不容呂夷簡專斷,被罷相,以左仆射,資政殿大學士判鄆州,死於任上,享年六十一歲,贈侍中,諡文正。《宋史》卷三百一十有傳。大名:大名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冀、魯、豫三省交界處。陳堯谘(970?—1034?):字嘉謨,閬州閬中(今四川閬中)人。真宗鹹平三年(1000)進士第一,狀元及第。曆官右正言、知製誥、起居舍人、以龍圖閣直學士知永興軍、陝西緣邊安撫使、以尚書工部侍郎權知開封府、翰林學士、武信軍節度使、知天雄軍。不久病卒,贈太尉,諡曰康肅。《宋史》卷二百八十四有傳。
視事:舊時指官吏到職辦公。
圮:塌壞,破裂。
葺:修理。
悉:全部。
發其隱:揭發他的不足。
【譯文】
王曾再一次去大名府替代陳堯谘的職務。就任之後,官府房屋有倒塌的,隻在原有基礎上修複,不作改動;減損的器物,也補充完整;原先的政令有不妥當的就盡量彌補,前任做得不對的地方盡量予以掩飾。到他移任洛陽太守時,陳堯谘重回大名府任職,看到王曾所做的一切,感歎地說:“王公真是適合擔任宰相,我的度量遠遠趕不上他呀!”原來陳堯谘過去與王曾有過不愉快,猜想王曾此次一定會與自己的做法相反,並將自己的過失公開出來。
【評析】
前些年國人流行去國外玩,有一個很經典的橋段,被大家當笑話傳聽。說的是一個小鎮鎮長打著出國考察的名頭,帶著家人去了法國。一家人正在巴黎街頭晃蕩的時候,突然迎麵走過一群熟悉的身影,並發出異常親切的鄉音。定睛一看,原來是鄰居,他們也跨海而來了。在“他鄉遇故知”的喜悅之餘,也不覺很是感慨,“這個世界真是很小啊”。這個世界的確越來越小,這全是拜現代文明所賜。然而即便沒有現代文明,類似的巧遇在古代也同樣存在,所以小說中最常說“不是冤家不聚頭”,王曾與陳堯谘就是一例。兩人當年齟齬的時候,肯定想不到還會有再交集的地方。正如當年陶淵明在當彭澤縣令的時候,想不到曾經的鄉裏小兒竟成了自己的頂頭上司。不期而遇的尷尬局麵,讓他心理極不平衡,於是憤而辭官不幹,這一走成就了他在曆史上的赫赫聲名。但王曾的反應沒有這麼激烈,當對手的把柄全然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時候,他沒有選擇伺機報複,而是以自己的大度巧妙得體地處理了這個燙手的山芋,既彰顯了自己的胸襟也感動了對手。然而能夠這樣做的人的確很少,大多數人會選擇落井下石,所謂的“痛打落水狗”,因為一般人很難拒絕這樣的誘惑。於是一場原本簡單的人際糾紛,最後竟演變為不可化解的血海深仇。王曾或許正是看到了這樣的危險,才將這個看似有利的懲罰報複對手的機會,逆轉為表達善意主動和解的契機。當然,最後他成功了。他成功的秘訣正在於,以德報怨,這正是長久以來那些厚德長者們極為讚許的君子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