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棄指歸而無執:離開正確的道路,陷入無所依據的狀態。
[17]蔡邕等之俳優:東漢蔡邕把靈帝時鴻都門學子所作辭賦比作俳優。《後漢書·蔡邕列傳》:連偶俗語,有類俳優。
[18]揚雄悔為童子:西漢末揚雄作賦欲以諷諫,但效果並不好,於是他悔恨地說,辭賦創作是童子雕蟲篆刻,壯夫不為的事。
[19]作:起來,此處是出現之意。
[20]雅鄭:典雅與淫靡。
[21]蘇李:指蘇武與李陵,舊傳以為他們是五言詩最早的作家,實際上是錯誤的。
[22]曹、劉:曹植與劉楨。風力:猶言風骨。
[23]潘、陸:指潘嶽和陸機,均西晉太康詩人。
[24]爰及江左:到了南朝。
[25]顏、謝:指顏延之和謝靈運。箴繡:在大帶和佩巾上刺繡優美的花紋。箴,即今針字;(pán),大帶;佩巾。
[26]元嘉:宋文帝劉義隆的年號(424—453),共30年。
[27]大明:宋孝武帝劉駿的第二個年號(457—464),共8年。
[28]謝前哲:不及前代哲人。
[29]篤(dǔ):更加嚴重。
[30]閭閻年少:民間的年輕人。
[31]貴遊總角:指顯赫的世家子弟。總角,是把頭發收攏起來紮成小辮,指少年兒童。
[32]擯落:擯棄。
[33]博依:多方用典。章句:解釋經書的章句之學。指儒學內容。專魯:愚魯。
[34]淫文破典:淫靡文辭,破壞典故。
[35]斐爾為功:以辭采優美為能事。
[36]無被於管弦:不能配樂歌唱。
[37]主卉木:以花卉樹木為主要內容。
[38]極風雲:極寫風煙雲雨。
[39]興浮:比興並不深刻。
[40]隱而不深:隱晦而沒有深義。
[41]有宋之風:宋代的創作風氣。有為助詞,無義。
[42]季子聆音:吳公子季劄在魯國聽詩樂。
[43]鯉也趨庭:孔子之子孔鯉急走於庭院之中。《論語》述及其事,謂孔子早起,立於庭中,其子趨庭而過,孔子問他是否學詩學禮,孔鯉回答未學,孔子於是告知其學詩學禮的重要。
[44]荀卿:即戰國時趙國的荀況,其人字卿。
[45]征:征象,征兆。
[46]匿而采:內容邪僻而辭采優美。匿,同慝(tè),邪僻。
[47]斯:此。
上古文論對於文學社會作用的論述,一般有政教功用說、言誌抒情說和騁辭耑麗說三種。到了南朝的時候,一般地說,都主張最後一項,如蕭統的《文選序》就主張“踵事增華”、“變本加厲”,裴子野卻與之相反,他是主張“勸美懲惡”的,認為“深心主卉木,遠致極風雲”的現象違背了“王化”的根本,屬於亂代之征,應該堅決拋棄。因而有了該篇作品。
本篇的寫作特色,首先是運用了對比手法,將上古的文學與後代的文學現象做了對比,然後進行批判。其次是使用了“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述方法,在批評不良現象之前,先將這種現象充分地揭示出來,把“箴繡鞶帨”、淫文破典的劣跡進行了充分展示,使批判落到了實處,因而做到了言之有據。這也是本文的一大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