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盛世危言》版本補遺(2 / 2)

我所見《後編》為華中師大圖書館藏本。其扉頁右側有“庚申十一月三十日”字樣,卷一第一頁右側有“戊午六月廿六”字樣,又稱係番禺潘飛聲蘭史編,則此書付印在鄭氏身後,內容亦較原稿有所增補。

潘飛聲序雲:“然觀山人出而任事,創辦電報局,則與西人大北公司爭回利權,贖還吳淞旱線並廈門鼓浪嶼海線。迨津滬江浙閩粵長江等處電線告成,即辭上海電報局總辦,而預訂商股善後章程。繼而創辦上海機器織布局、造紙局,經營籌劃,均不受薪水,且為各友押賬賠累巨款。創設開平粵局與接辦漢陽鐵廠,開源購煤,條陳靡絕。總辦輪船招商局,大有起色,中日之役,密策換旗,賴以保全。而抉剔積弊凡數千言,不稍忌諱,同列瞠目,洋役喪魄,莫敢欺飾。及受神機營紮委,駐滬隨時選購軍械,兼偵探敵情。彭剛直奏調粵防,親赴西貢,密察法人舉動。又至暹京,說其內附,毋資敵人。複密授越南漁人聯結奇計,皆以身投虎口,若犧牲其生命者。代理左江道時,西氛最熾,大吏弭逆術窮。山人先清理教案,以省交涉,擒獲匪首羅慶基等,境內宴安。創設巡警,興辦中小兩學堂。僅月餘而左江大治,群盜斂息,士民交頌。總辦粵漢購地局,以美工程師沿途欺壓鄉民,即將所犯各罪,列明布啟,旋與湘省合力爭回此路自辦。在廣州與同誌創設商務總會,親擬振興工藝章程。舉凡四十餘年,殫精竭慮,以期不負所學;蓋昔之所言者,皆以一身踵而行之也。平生所蓄條陳上書論說序跋,稿本叢積,可束牛腰。餘於戊申十月至澳門,寓待鶴山房三月餘,與山人日夕討論時局,盡讀叢稿十六冊。乃采擇要著,編為八卷,名曰《盛世危言後編》,以別於前編。蓋前編所言者其所知也。後編言者其所行也。”此序作於宣統二年(1910)冬月,是在編輯定稿之後一年,距正式出版約十年。潘氏住澳門鄭宅逾三月,且朝夕與觀應傾談時局,編輯工作當能符合作者意願。序言敘觀應生平要言不煩,且評論得體,故錄於此,以供參考。

此書校者何卓勳亦有序,作於宣統三年(1911)暮春,內稱何氏於1910年返滬,“適鄭君雨生出乃翁陶齋觀察手著《盛世危言後編》十六冊,屬為作序”。又雲:“(鄭氏)平日所著書約有二十餘種,……而尤以《盛世危言》前編為最著。前編行已三十餘年,編中所載,皆富國強兵建學治民要旨至詳。”

此書卷八所收《複考察商務大臣張弼士侍郎》一文,鄭氏自述簡曆雲:“昔應年十七,小試不售,即奉嚴命,赴滬學賈。從家叔秀山學英語,入寶順洋行,管絲樓,兼管輪船攬載事宜。從英華書館教習傅蘭雅讀英文夜館。開江西、福州攬載行。年二十六,寶順洋行停業,當上海和生茶棧通事。旋承辦和生祥茶棧,代兩湖、江西、徽州茶客沽茶。洋商士多達等舉官應為公正長江輪船董事,兼做榮泰駁船公司。年二十九,和生祥茶棧停業,當揚州寶記鹽務總理。年三十二,上海太古洋商創設輪船公司,聘為總理,兼管棧房。開漢口、四川、上海太古昌攬載行,又開牛莊、汕頭、廣東北永泰字號,代客辦貨。年三十七,奉北洋大臣劄委,總辦津滬電報滬局。次年,武進宮保與官應等招股承買津滬電線,並推廣江浙閩廣長江等處電線,稟請北洋大臣在滬創設機器織布局、造紙局、船塢、開墾公司、□利公司。年三十九,辭太古輪船公司總理,奉北洋大臣劄委,會辦輪船招商局,遊曆各埠,兼到南洋考察商務,與唐君景星等合辦天津沽塘耕植畜牧公司。年四十,奉神機營前醇賢親王劄委,駐滬采辦新式軍械,兼探法越軍情。年四十二,奉督辦粵防彭剛直公奏調赴粵差遣,扮作商人,親往西貢等處偵探敵情,並到暹羅說服該國攝政王,不為法助。年四十五,又奉北洋大臣劄委,總辦開平礦務粵局與開平礦局,唐君景星、李君玉衡集資合買廣州城南地基,並升科海灘百畝,建築輪船碼頭、棧房,運銷開平煤到粵銷售,攬裝客貨回津。此五十歲以前,三十年來經營商業之大略也。”此文較潘飛聲所述較為具體,兩相參照,可作撰寫鄭觀應傳略之基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