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練就敢於放棄的能力(2 / 2)

什麼應該放棄?放棄失戀帶來的痛楚,放棄屈辱留下的仇恨,放棄心中所有難言的負荷,放棄浪費精力的爭吵,放棄沒完沒了的解釋,放棄對權力的角逐,放棄對金錢的貪欲,放棄對名利的爭奪……一切源於自私的欲望,一切惡意的念頭,一切固執的觀念都應該放棄。

大千世界,“取”與“棄”是相互伴隨的,有所棄才有所取。懂得了放棄的真意,也就理解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妙諦。人的一生是放棄和爭取的矛盾統一體。瀟灑地放棄不必要的名利,執著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

在行駛的火車上,一個老人整理行李時不小心,剛買的一雙新鞋從車窗口掉下去了一隻,周圍的人都為他惋惜。不料那老人立即把另一隻鞋從窗口扔了出去,讓人大吃一驚。老人解釋道:“這一隻鞋無論多新多貴,對我來說也沒有用了,如果有誰撿到一雙,說不定還能穿呢!”

顯然,老人有自己的價值判斷:與其抱殘守缺,不如斷然放棄。

還有這樣一個故事:

相傳在遙遠的林崗上住著一位老人,還有他的兒子和一匹駿馬。一天早上,這匹馬不知跑到什麼地方去了,鄰居們紛紛前來安慰這位老人,對他失去駿馬的不幸表示同情。老人說:“誰告訴你們說這是一場災難呢?”鄰居們都沉默了,他們告辭了老人返回自己的家中。

沒過多少天,那匹馬自動回到主人家中,還有一群馬隨它而來。鄰居們又來到老人家裏,對他的收獲和幸運表示祝賀。這時老人看看大家,平靜地說:“誰告訴你們這是福氣!”

鄰居們感到愕然,無言以對,帶著疑惑離去了。

又過了一些日子,老人的兒子開始訓練這群野馬,他騎上了其中的一匹烈馬,結果從馬背上摔下來,摔斷了腿。鄰居們再次來到老翁家探望,他們難過地向老翁表達對他兒子的遭遇的痛惜之情,對這倒運之人進行安慰。但老人溫和地說:“誰跟你們說這是不幸?”

鄰居們又默默地離去了。

翌年,戰爭爆發了,青壯年應募出征,紛紛被派往戰場,結果除了老人的兒子,全都送了命。老人的兒子因為腿瘸免上戰場,逃脫了死亡的厄運。

許多人都為放棄而苦惱,其實放棄自己不想做的事,或者不能成功的事,是一種醒悟,是一種睿智。

普希金在一首詩中寫道:“一切都是暫時的,一切都會消逝;讓失去的變為可愛。”有時,失去不一定是憂傷,反而會成為一種美麗;失去不一定是損失,反倒是一種奉獻。隻要我們抱著積極樂觀的心態,失去也會變得可愛。

學會放棄,是一種自我調整,是人生目標的再次確立。學會放棄不是不求進取,知難而退也不是一種圓滑的處世哲學。有的東西在你想要得到但又不可能得到時,一味地追求隻會給自己帶來壓力、痛苦和焦慮。這時,學會放棄是一種解脫。

心靈的呼救

學會放棄,放棄失戀帶來的痛楚,放棄屈辱留下的仇恨,放棄心中所有難言的負荷,放棄浪費精力的爭吵,放棄沒完沒了的解釋,放棄對權力的角逐,放棄對金錢的貪欲,放棄對名利的爭奪……唯有如此,你才能擺脫煩惱與痛苦,活得輕鬆、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