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彙率要下跌,而且不僅是對美元下跌,對歐元、日元可能會跌得更凶。但是不是因此將導致人民幣彙率崩潰,導致人民幣戰略目標落空呢?我們即要相信最高層對改革“度”的把握,包括對人民幣彙率調整幅度的把握!同時也要相信國際市場的“配合”力度(歐元、日元將對人民幣戰略弱勢競爭,美元也不可能獨自走強很久)。鳳凰涅盤的總目標是重生,是上行!為了上行,可能需要下行多一點,即使是矯枉,也要過正,但不能失控。關於度的把握,本書後麵有專門的論述,這一節主要講信心,不能因為人民幣彙率在過去幾個月出現“暴跌”,就判斷涅盤後的“鳳凰”不能獲得重生。
不僅要相信政府(宣傳),也要相信自己,相信市場,相信強勢人民幣的經濟基本麵並沒有改變,尤其是它內生的強大生命力,貨幣彙率作為各國宏觀經濟相比較的衡量標準,仍然指向相對強勢。
貨幣強不強,不僅要看當前彙率,更重要的是看未來市場占有率,看改革決心,看持久的國際市場影響力。人民幣過去隻影響中國,因為中國企業絕大多數沒有對外業務,更沒有主導產業走出去。一帶一路是幹什麼的,亞投行是幹什麼的,就是要支持中國企業,中國資本走出去--當然,中國的軍事力量也要走出去--不是打仗,而是保護。人民幣怎麼改變世界?不僅是貿易結算,也不是各國儲備,而是全世界到處都是中國裝備,是人民幣借貸的國際化。現在中國的外彙儲備主要是借給西方大國政府,未來主要將借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通過借貸行為擴大影響,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現在用人民幣結算商品勞務貿易的國家可能隻有一兩個,未來可能是幾十個,甚至是上百個,為什麼?因為很多國家使用了人民幣貸款。現在人民幣與其他國際貨幣比,小弟弟都算不上,為什麼?中國沒有實質性的資本輸出,而人民幣戰略的策劃之一,就是資本輸出,大型設備輸出。放眼世界,西方大國都在緊縮,包括美國,中國的戰略卻立足輸出。不要輕易地對中國失望,那是沒有看到中國政府的戰略目標,一帶一路還沒有啟動,亞投行剛剛成立,為什麼不能給它們兩年時間!我預言,隻要兩年,全世界對人民幣的看法必然改變。
為什麼我判斷未來兩年人民幣彙率有可能到7.5?強弱分界就在7.5,人民幣要強大,不能跌破7.5.準確地說,1比7應該是人民幣中期趨勢周期運行(兩年左右)的中軸線,正常波動,有可能見到1比7.5(絕不會破8),但按照我的橡皮筋理論,兩年以後,人民幣彙率能夠反彈,一定能再見到1比6.5,6.5,還不是中軸線上軌。在中國經濟體製經曆鳳凰涅盤之後,在新經濟、新業態在中國蓬勃興起之後,尤其是在一帶一路規劃順利實施之後,在亞投行業務跟進一帶一路之後,在人民幣順利走向世界並穩穩取得國際貨幣體係坐三望二的地位之後,它的綜合彙率水平,可能會遠遠高於1比6.5,尤其是對非美貨幣(主要是歐元、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