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有些激動:我母親早死,有時我更向往能生在普通百姓之家。
漸離冷笑道:你這種人,慣會如此,你可知百姓之苦,戰亂四起,家家戶戶流離失所,衣不果腹,餓殍遍野。這樣的百姓之家你可願去,你可舍得手中大權,舍得這錦衣玉食。
扶蘇:先生教訓的對,真有那麼一天,扶蘇怕是真的做不到。但是先生可否想過,這事如何造成的。天下戰亂,又豈是秦一國之罪,先王一人之罪。先王有大才,有大誌向,誓要統一天下。先王雖然好戰,但是統一一事確是有利天下百姓之事。敢問先生,究竟是隻顧燕國王室之存活重要,還是這天下百姓之安樂重要。
漸離怒道:嬴政暴虐,就算他能征服天下,百姓又豈能有好日子過。
扶蘇:以先王的暴虐,恐怕這天下是容不得第二個聲音的,百姓日子雖也不好過,但總好過現在。隻是恐怕這天下布衣笑王侯的讀書人會不好過了,先王向來是最恨這些以口舌蠱惑人心之輩。再說那些人有幾個是真正為百姓考慮,爭的不過是一時之名利,一家之輝煌。
漸離不語。
扶蘇:我秦之一國,自先祖由荊棘之地崛起,篳路藍縷,在蠻荒之中與野獸爭食,向天地爭命。扶蘇也不敢稍有懈怠,雖不敢小瞧天下英雄,但是這天下終歸還是要統一,如今大勢已成,短則三載,長則五七年,天下諸侯必將盡歸秦所有。先生向來不涉朝政,隻身赴鹹陽也不過是全朋友之義,但以先生大才必能看出以我大秦之威,豈是燕喜等無能膽怯之輩可擋,這天下就是舉世攻秦又能如何,隻會死得人更多,百姓再多受兩年苦而已。
漸離:你為何要對我說這些。
扶蘇:扶蘇自幼見慣了殘暴之事,每至深夜痛呼求救之聲不絕於耳,我年幼之時先王命我親手殺了伴我長大的小白,那是一隻小狗,隻要見到我就會撲倒我身上來。我拿著刀子對著它的時候他居然一動不動,就這麼看著我,就像我手裏拿著肉骨頭要喂他一樣。扶蘇言至此竟是淚流滿麵。
“先生,扶蘇自幼被教導想要成為一個合格的主上就必須心如鐵石,看遍史書,看遍這世間偽善君王,扶蘇不想成為那樣的人,扶蘇想試一試,想試一試能不能做一個好帝王。扶蘇想與先生做個約定,先生隨我身邊十年,凡我秦地,先生可自由出入。待我完成先王遺誌,一統天下。十年之後,先生若還要殺我為有人報仇,扶蘇絕不反抗。不論何時,扶蘇若有不仁不義、不顧天下之舉,先生也盡可殺我。”
漸離:你就不怕我現在就殺了你。
扶蘇:先生乃至誠君子,又以樂入道,無學說累身,在先生眼中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天下上哪找如先生這般幹幹淨淨,直直白白,又敢殺我之人。有先生在,扶蘇自不敢肆意妄為,唯有不斷進取。扶蘇也是有私心的,扶蘇不想成為孤家寡人,秦國雖大,但能以真心對我的也隻有先生了。
漸離沉默良久:把那三人屍首還我吧。隻願你多年之後還能記得今日之言,莫要被權力腐蝕心智,真到那時,就是十個高漸離又哪能殺的了你,隻願我的血還是紅的,還能驚醒你。我應了你這事,你也須應我一事,我死之後,將我如他們三人一樣掛在鹹陽城吧,讓我繼續看著你。我既不能全朋友之義,那就向他們謝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