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滅絕 (下)(2 / 2)

這番話說得斬釘截鐵,鏗鏘之聲在空蕩蕩的宮殿飄蕩,趙與可跪倒在地,淚流滿麵,眼裏盡是悔恨之意。

穿過抽噎聲,大開的朱紅宮門外,天井在殘月下渡上一片銀白,繞牆而立的綠樹在風中婆娑起舞,這世界便顯出戰爭阻止不了的蓬勃生機。

如此良辰美景中,矮胖的吳益騰身而起,痛哭著跪下,“罪孽深重,實負朝庭厚望,本該戰死當場,卻一念之差,犯下大錯,實有辱命官身份。但我等對大宋忠心耿耿,這兩月東奔西走,內心之悔恨自傷莫以言表,如今隻願將軍予吳某改過自新機會,必為大宋盡忠,為天下效力。”說罷了,又伏地大哭,惹得原本滿麵笑容的趙溍也濕了眼眶。

從銀白的天井收回目光,低頭望向麵前跪拜著的兩人,一陣疼痛猛然湧上胸膛。

------萬壽宮遭袁箏子燒毀,而這個袁箏子是元朝的圖蘭多公主,正在她策劃下,南道教遭受了殘暴的滅絕。除了飛道長和黃天道長重傷昏迷,混在死人堆逃過劫難,再無其他人得以幸存。

我卻沒有滅了袁箏子和詔道長等人,免去他們的滅頂之災,放了一條生路。

蕭歌並未怪罪我,隻牢牢記住太一真人最後的兩個字,“清廬!”

這是個秘密,僅太一真人和她知道的秘密。蕭歌思念北洋的親哥哥,更對救他們,給予他們安身立命之所的徐大哥哥感激涕零,於是將萬壽宮後山一處小山洞叫作“清廬”。那裏放置許多小女孩子的心愛之物,比如子清哥哥送的玩偶,偷偷采摘的蓮蓬,甚至還有劉香嬸嬸送她的一瓶花紅。太一真人在後山踏青時正好碰著她,於是知道了這個秘密。

而她,在慘禍發生後,往清廬找到了道教武學總綱,那本比北道教存本還要完整的“太乙訣”。同時她也明白太一真人為什麼會晚到玄武殿了,原來,掌教師傅擔心出現意外,便先將“太乙訣”藏到了她的清廬。

懷裏的蕭歌三天後仍然驚魂未定,親人一樣的師傅和師兄姐慘死,這個打擊如此巨大,快讓十二歲的孩子崩潰了。

趙與可和吳益在痛哭懺悔,我知道他們對大宋的忠貞不渝,而遭屠的萬壽宮幾百道士不也一樣麼,同樣的忠於大宋,忠於大義。

唉,太一真人煙花般稍縱即逝的最後輝煌,在此時使我難抑悲傷。

支撐這座巨大宮殿的六根金色柱子火跡斑駁,那是韃子撤退時縱火留下的痕跡。蕭歌仍如北洋一樣伏在我懷裏,卻遭麵前三人的哭泣惹出心思,忍不住也開始了抽噎。

城市幾乎毀於一旦,牛富、楊二、傅良玉,以及清醒後飛道長,堅決要求嚴懲曾在城頭資敵的建康百姓。牛富等人執此議,是因為憤怒敵人的肆意妄為,而飛道長的想法我很清楚,他希望泄憤,萬壽宮滅絕,太一掌教慘死,他希望越多的人為此付出代價。

可我不作此想,南道教滅亡,太一道人力竭而死,並未讓我難過得失去理智。嗯,也許因為與他們沒有多少感情吧,因此,按朱溪的提議,拒絕他們的要求,反而全城張榜,大赦建康,以此來穩定大戰之餘的驚恐民心。

放下蕭歌,彎腰扶起趙、吳二人,說道:“快快請起,子清托天之福,僥幸取得建康,正需諸公匡扶,以恢複城市秩序。同殿為臣的,切勿對子清客氣,隻要盡心竭力為朝庭維持好地方即可了。”

兩人含淚站起,啜泣著不說話,穿戴整齊的紫色三品官服已顯陳舊,為了見我,腰間捆紮皇帝親賜的金魚袋,卻也於江湖奔波之中變得殘破不堪。

和煦微風帶著江南特有的潮濕氣息撲進來,燭光便越見黯淡,搖搖晃晃,將麵前諸人弄得模模糊糊,看不真切。忘了建康之戰的凶險,忘了太一道長慘死,盯著心甘情願臣服的三位朝庭方麵大員,一絲得意象長青藤蔓延,頃刻纏繞心間。

賈似道日思夜想的巨大勝利我做到,南北對峙的要津重鎮成了囊中之物,帳下數萬悍卒,猛將如雲。而今,還有官秩高過我的方麵大員前來投效。

幽深的燭光裏,若隱若現的微笑浮上眉梢,胸中接踵湧上強烈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