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立地為基 (下)(3 / 3)

在這難受中,我開始專注於軍隊建設。因新兵巨增,原先嚴明的軍紀、堅韌的戰鬥均有所下滑,甚至出現士兵滋事擾民的現象。

莫幹山過來一支義軍,頭領叫許如義,卻是個草寇。留建康受訓期間,此人自恃有幾個錢財,便邀本部三個小頭領入青樓嫖妓,哪知玩一趟下來,才發現帶去的鈔子不夠用,於是耍起草寇本色,砸了那家妓館,反從櫃台上掠去諸多銀錢。

第二日,此樁惡行在建康城中傳得沸沸揚揚,不巧落入我耳中。令知府趙晉捕拿,在行宮前公審,召集所有兵丁及建康官員參加,當著幾萬人的麵,將四人押上斷頭台,說道:“入建康便與市民約法三章,嚴禁大軍擾民。此四人醉酒滋事,視軍規如無物,本將軍違規必究,如今殺一儆百,台下諸位以警效尤。”

以此事為契機,軍隊的整訓開始進行。建康城外的營房成了我長駐之地,在那裏處處都是靶場,從早到晚響起操演聲------射箭的,練刀的,實演陣式的,每一名戰士在我注視下成了一隻隻小老虎,每名將軍都在比賽,拚命鍛造自己的士兵,希望持掌的隊伍成為冠軍將軍麾下最有戰鬥的部隊。

這僅是一方麵,記得在七月中旬,有戰報從臨安傳達:元軍攻獨鬆關,守關將士聽聞元軍將至,竟一夜間悉數逃走。隻剩一名叫做馮驥的軍官單槍匹馬殺向元軍陣地,奮戰至槍斷人亡。

於是與眾將探討,究其原因一因主將先逃;二則那些士兵多為被抓之壯丁。原本就不情願上前線打仗,見著主將逃跑了,自己哪有不逃的。便是許如義醉酒滋事,出處也在於沒把自己放在一個正確位置上。

民眾是水,軍隊即是浮在水麵的舟。沒了水的浮力,軍隊便是擱淺的旱船,行動不起來。“沒有進步的政治精神貫注於軍隊之中,沒有進步的政治工作去執行這種貫注,就不能達到真正的官長和士兵的一致,就不能激發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戰熱忱,一切技術和戰術就不能得著最好的基礎去發揮它們應有的效力”。人民群眾和廣大指戰員對於戰爭的勝負決定作用力量是不可能自行發揮出來的。隻有通過廣泛深入的動員,人民群眾這一力量根源中所蘊藏的巨大能量才能源源不斷地注入戰爭之中,才能使戰爭的勝利得到根本保證。

建康擴軍沒有抓壯丁的現象,得益於明教的鼓動,以及我自身建立起來的良好形象,參軍百姓心甘情願自發而起。這樣的戰士對於一隻軍隊來說,實屬極為寶貴的財富,不但戰鬥力增強,還能避免因出現逃兵影響士氣的情況發生。

那以後呢,在戰事吃緊,極缺兵源之時,還能有充裕時間來做這些工作麼?

我便開始建立軍宣隊。

下令胡應炎挑選軍中口舌靈利、能說會道之數百人,組成軍宣隊交付遊騎將軍王勇。這位曾經是山賊的將軍識文斷字,兼得閱曆豐富,出任此職最為得當。我則要求他的軍宣隊負責在行軍途中為三軍鼓舞士氣、排解疲憊、凝聚軍心。過往百姓聚集的城鎮大邑時,則以“驅逐韃虜、還我河山”為口號,宣講民族大義,讓百姓了解元軍凶殘,我軍則是為他們抗元來了。鼓動其援錢援糧以解後勤困難、掩護我軍行蹤。要求他每過一地,便在當地深入開展動員工作,鼓動百姓參與抗元鬥爭。

攻建康之時,有近兩萬名市民協從韃子守城,雖說被迫所至,尚情有可原,但跟隨阿刺墨毀城的漢奸,卻充分證明人民群眾對於戰爭的正義性和認知度是盲然的。隻有通過廣泛深入的輿論動員,人民群眾才能明白自身在戰爭中的歸屬,才能將他們主動性發掘出來,使之利用在戰爭之中。誰能把輿論工作做好,盡早整理出較完整的政治理論,誰便能更快利用這股滔天的力量。

我還告訴王勇:“精神,一切的重點在於精神。沒有決死精神的戰士殺不了敵人,沒有決死精神的大軍打不了勝仗,在肉搏當中,不顧一切的精神是勝利的法寶。而軍宣隊的工作是鼓舞起這種精神。”

在冷兵器時代,這種精神起決定作用,王勇對此心領神會,並出色地完成了組建軍宣隊的工作。他還從放了腳的婦女中挑出幾十名膽大有力氣的年青姑娘參加,其理由是“行軍中光是男兒唱歌跳舞,誰都不愛看,這種法子還得女子方能勝任。”

由了他去發揮,我沒時間細究軍宣隊建設工作,因為尹玉從北洋回來了,帶給來極其讓人興奮鼓舞的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