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重劍無鋒(1)(3 / 3)

大將軍聞言哈哈大笑,解釋道:“李大都督與真州韓郅糾纏,怎有空配合建康?若等兵力充足後再去攻城,敵人見我勢眾,那才會據城固守,堅不出戰。而我軍攻城不下,戰事曠日持久,必定糧盡兵疲,生生消耗建康好不容易聚集起的各種物資,勢必陷入進退兩難之不利境地。因此,莫若以弱兵前趨,敵人見我單薄,必定防守鬆馳。我軍再以疲乏示之,誘其出戰,反能一舉殲敵。”

大將軍眼裏跳動著生動的火焰,嘴角掛出的線條突然間變得堅硬,顯出他一往無前的決心,“各位難道忘了我軍還有北洋五千名槍兵,有威力巨大的火器,有常戰常勝的堅韌士氣,兵力雖少,卻對鎮江之敵綽綽有餘。難道,這次作戰比攻取建康還要困難?”說到這裏,他的笑容消失,用狼一樣的目光狠狠盯著在座諸將,沉聲說道:“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餘意已決,不容辯說。”

能夠充分創造和利用必勝態勢的人,指揮戰爭就象轉動石頭和木樁,這樣的將軍發動攻擊,便如將圓石放在萬丈山崖,順山勢翻滾而下,勢不可擋,無堅不摧。

確如大將軍所說的那樣,他組織的攻擊勢不可擋,無堅不摧。

大將軍領軍再攻高資,吸引敵人注意力,另遣奇兵強渡長江,配合李庭芝一舉奪回失陷一月之久的新城,造成鎮江之敵以為我軍主攻方向在江北的錯誤印象。

阿塔海急忙遣兵過江,企圖增援新城,而那隻士氣昂揚的部隊攻克新城後悄悄重返高資,讓李庭芝在新城與敵粘戰,自己卻從高資渡口潛上岸,焚毀江麵戰艦,再燒韃子營盤,協助大軍收複高資。

侵掠如火,動若雷霆。大將軍毫不停留,行動如疾風一樣迅猛,五萬五千大軍立即棄高資而去,雲集於鎮江城下,迅速展開象烈焰一樣的攻擊。又施雷霆手段,閃電般分兵攻占周遭要害之地,遍遣分隊騷擾鎮江後方,一時之間將留守大本營的董文炳打得焦頭爛額,鎮江城在炮火轟鳴中搖搖欲墜。

斯時,全軍上下皆以為再用兩百門犀利火炮轟炸兩天,必可取下鎮江。大將軍卻突然撤出火器營,甚至將北洋而來的五千精銳槍兵一同撤回了高資。

這給正在新城與李庭芝部下薑才粘戰的阿塔海留下回援的充裕時間。這人收到董文炳求救信,探明我軍僅五萬人,還缺少攻城器械,於是當即脫離戰鬥,橫渡長江,繞側翼進攻大軍後尾,企圖與鎮江合圍當麵之敵。

至此時,鎮江之戰已開展十天,太平之阿術和金盔將軍收到情報,也明白了正麵的胡應炎不過執行拖他們後腿的任務,當下不顧太平鋒線,任由胡應炎撕扯,提四萬人單兵突進,直襲建康本城,企圖直搗黃龍,一舉粉碎徐子清西防東攻的戰略部署,策應鎮江,並占領徐子清的基地。

而我軍主力現今首尾遭擊,以五萬五千相抗六萬三千敵人,絕無可能數日內輕易攻克鎮江,有從容時間再回救援建康。

戰局立即變化得惡劣起來,於先前數日內可得鎮江的大好局勢,變成攻無法攻,腹背受敵的尷尬境地。軍中將士怨聲載道,紛紛埋怨大將軍撤出火器營純屬不智之舉。

大將軍什麼話也不說,再接觸兩仗,立命牛富和楊二、餘顯的左右兩翼收縮,退回高資小鎮,擺出撤出戰鬥回援建康的態勢。更為奇特的是,他居然留下中軍兩萬人,盤踞石灰山下石家坳小鎮,獨力支撐起鎮江整個戰場。

陳昭的妹妹陳維維貪玩性子,不顧凶險也隨軍到了前線,這個蠻橫的姑娘更無顧忌,指著大將軍鼻子訓斥:“有你這樣指揮的麼,趁阿塔海未完成包圍之前便該全體撤退,哪有留下孤軍掩護的,豈不是畫蛇添足?”

大將軍便笑笑,拍拍陳維維小腦袋,不解釋反開著玩笑:“小姑娘不錯呀,還懂些兵家之道。”

誰也不知道他葫蘆裏賣的什麼藥,不過牛富和楊二等人領側翼退回高資時卻毫無猶豫,當晚便突破阿塔海倉促布下的圍堵鋒線,往建康方向而去。

他們走得無牽無掛,可我卻苦了。阿爾塔皺眉生著悶氣,自己防守的石家坳東牆,已被炸出三道一尺多寬的裂口,此時找大將軍要求援軍,卻遍尋不著。逮住一個滿屋亂繞的簽事問其下落,卻得知他去了城南香桔園。

跑那裏去幹什麼?想吃桔子麼,可還沒到季節呀。這麼想著,阿爾塔更加鬱悶,在心裏偷偷埋怨:不顧戰事急迫,怎的這時老夫聊發少年狂,踏園尋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