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熱鬧(1 / 1)

農閑的時節,大槐樹下也是女人們聚集的地方。農村裏的女人是閑不住的,家裏大人孩子穿的鞋子,都是女人們一針一線納的千層底布鞋,白底黑幫,結實耐穿,又透氣又舒服。心靈手巧的年輕媳婦們,買來色彩鮮豔的毛線,給孩子們編織出漂亮暖和的新毛衣。女人們的嘴也是閑不住的,家常裏短,男人孩子,雞犬貓狗,三個女人一台戲,嘰嘰喳喳嘻嘻哈哈,平淡的日子在女人的指尖上就開出一朵朵歲月的花,溫暖也幸福。

秋天是最忙碌的季節,巷子裏每天都是來來往往的架子車,三輪車,拿著鐮刀扛著鐵鍬的村民白天黑夜地忙,家家戶戶的屋頂上倒滿金燦燦的玉米,黃豆,油菜則碼在各家的院門口,捂上幾天,發發汗,再攤到巷子裏打碾,這時候的巷子,就變成了天然的麥場。每家所占的地方都有限,以自己家的院牆為界限,把黃豆或者油菜攤平晾曬兩天,套上牛,拉著石滾子,一圈一圈地轉。天氣晴好的時候,滿巷子都是忙碌的人影。孩子們什麼時候都忘不了淘氣,躺在厚厚的油菜鋪上打滾,玩累了,跑去園子裏摘幾個果子,邊啃邊玩,那些被歡樂笑聲浸透的童年,就在巷子裏無限延伸著,不知不覺,一個個都成了長了翅膀的鳥兒,飛出村子,飛向四麵八方,尋找屬於自己的快樂天堂。

冬天的巷子裏,格外的熱鬧,莊稼收了,地裏的農活也都幹完了,忙碌了一秋的人們,終於可以消消停停過個冬了。暖洋洋的太陽照在巷子裏,牛羊在柵欄裏悠閑地吃草,老人們靠著牆根卷旱煙,曬太陽。老少爺們圍成一堆堆,玩玩牛九,鬥鬥紙牌,或者支一張桌子,劈劈啪啪打幾圈麻將,抽著廉價的煙,侃著不修邊幅的天,過幾天滋潤的日子。

女人們也三五個聚在一起,手裏都拿著鞋底子,哧溜哧溜地納。麻繩長長,在一雙雙粗糙靈巧的手指中穿梭,把女人們如花的容顏,熬成了一頭秋霜。

突然巷口一個孩子大喊:爆豆子的來了!女人們抬起頭,孩子們撒開腳丫子,隨著爆豆子的老頭跑。老頭是鄰村的,六十多歲了,騎一輛破自行車,車上馱一個黑乎乎的鐵葫蘆,一個長長的大帆布口袋。那時候的我們沒有零食吃,平時嘴饞了,肚子餓了,媽媽就給炒一盤子大豆或者黃豆,我們裝兜裏“咯嘣咯嘣”地嚼著,也覺得噴香美味。但我們炒的豆子,卻遠遠沒有爆豆子老頭爆的玉米花好吃,那個黑瘦矮小的老頭,在我們眼裏就成了最可愛的人。

老頭隔十幾天來一次,把車子停在巷子中間,早有心急的孩子催著媽媽端來一缸子煤渣,半盆子玉米粒。一個小小的鐵皮爐子生上火,用手搖的鼓風機吹著,把鐵葫蘆架到火上,一圈圈地搖著燒熱,倒一缽子玉米粒進去,繼續燒。老頭看著氣壓表,等氣壓燒夠,把鐵葫蘆放到地上,用腳一踏閥門,“砰”一聲巨響,炸得我們耳朵生疼。熱騰騰的玉米粒從袋子裏倒出來,又脆又香。第一鍋出來,不管是誰家的豆子,都是免費爆,也是讓大家品嚐的。大人小孩都笑嗬嗬地湊上去,你一把我一把地抓著吃。老頭從早到晚坐在巷子裏搖著鐵葫蘆,一聲聲的巨響響徹村子。我們一邊吃豆子,一邊耐心地排著隊,等輪到自己家爆的時候,一個個小肚子都吃得滾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