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我猜您老是想買點活蟹。我拉您回去,再送您回來,不要錢。”小夥子顯得煞是熱情。
我聽了小夥子的話心裏一動,他說他是牡丹江人,怎麼剛才對我使用了一個“您老”這個河北省冀東一帶才使用的對長者的稱呼呢?又一想,小夥子從關外到關內,可能是入鄉隨俗吧。於是,我隻是問:“你怎麼知道我想買螃蟹?”
“聽您老的口音是北方人,他們二位好像是從南方來的。所以,您老會買幾斤活蟹,帶回家叫大媽嚐嚐鮮兒。”小夥子說完嘿嘿一樂,“大叔,我猜得對不對?”
我本想糾正他說得不全對,因為機關組織人事部的林部長雖然祖籍是福建但是和我一樣家在北京,又一轉念,何必多此一舉,便當即表示:“好,聽人勸,吃飽飯,那你就辛苦一趟!”
不多時,我滿載而歸,買的斤數與小郭的一樣多:8斤。
“大叔,給棵煙錢吧?”蹬三輪的小夥子幫我把螃蟹送進這家飯店的廚房,叫他們給蒸一下,然後轉身就給我要路費。
“哎,你不是說不要錢嗎,怎麼出爾反爾?”我不悅地瞪他一眼。
“大叔,我不再提路費錢,行不?現在是旅遊淡季,一天也掙不了十塊八塊的,您老就給個喝粥的錢吧?我把手都伸出來了,您老還能不賞個臉?”小夥子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
文化人一般都富有同情心。我掏出兩塊錢給了他。
這時,小李告訴我,廚房裏有秤,看螃蟹份量夠不夠。我拿進去在秤上一秤,大驚:螃蟹隻有4斤。我奪門而出,到飯店門外一看,蹬三輪的小夥子早已蹤影皆無。本來受了賣螃蟹的騙就有氣,當一個廚師問我知道不知道賣螃蟹的與蹬三輪車的是親兄弟時,一種受作弄的羞辱感使我按捺不住地破口大罵:“娘希皮,現在人的良心都他媽大大的壞了!”
“嗨,罵什麼哩,回家給你愛人講就買了4斤,每斤的價錢還是按8斤每斤的價錢說不就完了!”性格活潑的林部長叫我使用阿Q的精神勝利法,療治煩惱。
“看來,這年月是得高呼阿Q萬歲了!”我提議並端起盛滿啤酒的酒杯,五個人同呼:“幹!”
199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