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稅收征管法律製度(2 / 2)

五、海關監督管理製度

海關是重要的征稅機關,在具體的職能和適用的程序上與稅務機關有所不同。海關的主要任務是:依法監管進出境的運輸工具、貨物、行李物品、郵遞物品和其他物品,征收關稅和其他稅費,查緝走私,並編製海關統計報表和辦理其他海關業務。其中,監管、征稅、緝私這三項職能是非常重要的。為保障海關職能的實現,《海關法》對海關的監督管理權力、報關納稅管理製度、進出境物品的申報監管製度等內容做了相應的規定。

六、違反《稅收征管法》的法律責任

為維護正常征納稅秩序,保護國家利益和廣大納稅人合法權益的目的,《稅收征管法》規定,凡是作出違反稅收征管法行為的單位和個人都要承擔法律責任。因此,承擔法律責任者不僅有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和其他當事人,也包括稅務機關人員。

其中,納稅人的法律責任主要表現為:對未按規定辦理稅務登記和設置、保管賬簿等行為的處罰;對未按規定辦理納稅申報行為的處罰;對偷稅行為的處罰;對抗稅行為的處罰;對騙取國家出口退稅行為的處罰;對納稅人采取非法手段致使欠繳的稅款無法追繳行為的處罰;對行賄稅務人員行為的處罰。

另外,《稅收征管法》對扣繳義務人和稅務機關人員的法律責任也做了詳細規定。

七、稅務爭議

為了保障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合法權益,避免和糾正征稅中的錯誤,稅法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有向稅務機關申請複議和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權利。對於納稅爭議的解決,必須堅持先依照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交納稅款及滯納金,後申請複議的原則。對複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對稅務機關的處罰決定、強製執行措施或者稅收保全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複議,也可以在收到處罰通知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案例13-11

某基層稅務所於2003年7月15日對轄區內大明服裝廠依法進行稅務檢查,發現該服裝廠2003年5月8日辦理了營業執照,沒有辦理稅務登記,沒有申報納稅。稅務所作出如下處理:責令服裝廠7月25日前辦理稅務登記,並處以罰款;按規定補繳稅款、加收滯納金,並處以罰款。服裝廠請求稅務所核減稅款和罰款,被稅務所拒絕。隨後稅務所在兩次催繳無效的情況下,對服裝廠采取扣押了服裝的強製執行措施。服裝廠多次找稅務所交涉沒有結果,遂書麵向稅務所的上級機關某縣稅務局提出行政複議申請:要求撤銷稅務所對其作出的處理決定,並要求稅務所賠償因扣押服裝給其造成的經濟損失。

本案中,納稅人同稅務機關在納稅上發生爭議時,必須先依照稅務機關的決定繳納稅款及滯納金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方可依法申請行政複議。大明服裝廠未繳清稅款和滯納金,就稅務所的處理決定提出複議申請於法無據。按照《稅收征管法》規定,服裝廠就稅務所的強製執行措施提出複議申請,程序合法,縣稅務局應當受理。

思考題:

1.我國財政法體係包括哪些內容?

2.簡述我國分稅製財政體製改革的主要內容。

3.簡述稅法的要素。

4.簡述我國現行的稅收製度。

5.簡述我國稅收征管的主要內容。

案例分析:

1.某公司2005年實現營業收入860萬元,營業成本320萬元,稅金及附加35萬元。投資收益6萬元(其中國庫券利息收入4萬元,金融債券利息收入2萬元),營業外收入20萬元,營業外支出85萬元(包括讚助某協會80萬元、因支付某人谘詢費2萬元代扣個人所得稅後未繳納而被稅務機關罰款3萬元),管理費用180萬元,財務費用120萬元。請正確計算應納企業所得稅。

2.如意美容廳(係有證個體戶),經稅務機關核定實行定期定額稅收征收方式。2003年6月6日,因店麵裝修向稅務機關提出自6月8日至6月30日申請停業的報告,稅務機關經審核後,在6月7日作出同意核準停業的批複。6月20日,稅務機關接到群眾舉報,稱如意美容廳一直仍在營業中。6月21日,稅務機關派員實地檢查,發現該美容廳仍在營業,確屬虛假停業,遂於6月22日送達《複業通知書》,並告知需按月均定額納稅。7月12日,稅務機關下達《限期改正通知書》,責令限期申報並繳納稅款,但該美容廳沒有改正。

問題:如意美容廳的行為性質是什麼?應如何處理?

§§第十四章 金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