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喜歡哲理。
哲理常以格言的形式出現,好記,俏皮,以喻說理。如,貧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如,太陽如此宏大,也沒忘記發熱讓小小葡萄成熟。
哲理讓文章顯出深意。
哲理歸納了生活卻摒棄了細節。
哲理不是生活本身,是人對生活的期望。
什麼地方需要哲理?
職場、戀愛、人際關係。
如,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如,戀愛似夢遊,夜行屋頂卻安然無恙。如,來說是非者,必屬是非人。
語言學家——比如喬姆斯基——說過,哲學或許隻存在語言當中,和生活沒有關係。語言不過是語言。飲料裏麵的阿斯巴甜沒有糖的化學性質,是甜味劑。很久以前它有一個比較俗的名字:糖精。
哲理如糖精。除了甜,它在身體裏變不成肝糖原,以及磷酸、三磷酸腺苷、能量。一個人,哪管小指動一下,肌肉都要經過上述化學方式的支持釋放能量。人每天的心跳、體溫、思考和運動都離不開能量也就是糖的支持。糖比糖精實在,存在於穀物水果之中,不花哨,負責任。
“夫妻”這兩個字的出現,意味著一個係統。涵蓋男歡女愛、阿爹阿娘、耕田織布、司內主外以及經濟共同體。情愛之事隻是他們的一部分事務,不是全部事務。幹柴烈火隻是比喻。賺錢養家也是局域事務,而非一切。“嫁漢嫁漢,穿衣吃飯”,也是個比喻。
一切是什麼?夫妻的一切是他們早上開門與晚上關門所做的彼此相關的所有細節。龐雜、瑣碎、不可預知,甚至艱難。感謝上帝讓人類發現了婚姻製度,使他們在一個叫做家庭的係統存活,把人類的壽命、智力、情感和愛心提高了一大截。
然而夫妻之間無哲理。格言家撰寫的有關夫妻的哲理,譬如“秤杆離不開秤砣,老頭離不開老婆”,均不達意,還是比喻哲理。
其實,上帝把夫妻的生活道路早已安排好了,這幅長卷在幾十年中一點點打開,有桃花夾岸、草長鶯飛;有寒泉冷澗、秋葉飄零;還有夕照澄靜、落日圓融。
在次第打開的長卷中,每個人享受到獨自享受不到的溫暖、安全以及責任。男女在其中了解到自己和他人,了解到責任。
這裏幾次提到責任。是的,它的確是值得思考的問題。越來越複雜的社會組織,越來越依賴於科技、資金和信息。越來越有效率,也越來越脆弱。核心卻是越來越強調人的責任。
好夫妻承擔以及培養責任,鍛造人。這和儒學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說法接近。布什總統差不多就是美國憲法和他夫人勞拉共同鍛造的。
“對配偶負責”這句話,注定了這個人的所有作為在朝一個方向走,涵蓋著誠實、勞動、健康、學習以及忠貞。這些話雖然不像格言,但切近人生也符合人道。
責任的含義:對自己的過去、現在、將來負責。如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
對過去不負責,相當於一切歸零。對現在不負責,相當於自我丟棄。對將來不負責,使過去和現在都不存在了。
這是一個鏈條,人們有幸都生活在一個鏈條上,像生物學所說的多糖結構。麵粉對味蕾來說並不甜,卻屬於真實的糖——碳水化合物,給人能量。
好友談心,不涉哲理。人與露珠凝視,聽海潮盈耳,都無哲理。大哲學家康德臨終時說:“葡萄酒的味道真美。”也沒講哲理。
做人忌花哨,做夫妻更忌花哨。高明如孔子的學說,從春秋末期傳到宋代已被偽君子變為搗鬼的工具,故而有理學問世,倡導正心誠意。何謂誠?有真意,不自欺。何謂正?心端直,如柏木。此意,又叫實事求是,叫承擔責任,叫恩愛,叫家和萬事興。與比喻哲理無關。
在個性解放的年代,反對家庭婚姻的人頗多,如果他們回首童年,無人庇佑,還會反對嗎?他們恐懼的不是婚姻,而是責任。如同他們喜歡哲理而非生活,喜歡阿斯巴甜而非糖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