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道韞(約376年前後在世),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東晉女詩人。東晉後期打敗苻堅的百萬大軍的一代名將謝安之侄女,安西將軍謝奕之女,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二兒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公元399年王凝之為孫恩起義軍所殺,她一直寡居會稽。謝道韞識知精明,聰慧能辯,叔父謝安曾問她:“《毛詩》何句最佳?”答:“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安稱讚她有“雅人深致”。一次謝安召集兒女子侄講論文義,俄而大雪驟下,安問道:“白雪紛紛何所似?”安侄謝朗答:“撒鹽空中差可擬。”道韞說:“未若柳絮因風起。”安大悅。這一詠雪名句,盛為人所傳誦。今存散文《論語讚》一篇和《泰山吟》(一作《登山》、《擬嵇中散詠鬆詩》二首。《擬嵇中散詠鬆詩》借歌詠鬆樹以抒發人生無常的感慨。
謝道韞和丈夫王凝之有四子一女。四子是蘊之,平之,亨之,恩之。一女成人後嫁給庾氏。據《晉書"烈女傳》記載,謝道韞的子女在孫恩之亂中全部遇難,所以說,她雖出身名門,卻也命運多舛。
謝道韞《泰山吟》:
峨峨東嶽高,秀極衝青天。
岩中間虛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非複匠,雲構發自然。
器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
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有“金陵十二釵正冊判詞”雲:“可歎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其中“詠絮才”用的是東晉才女謝道韞的故事。據《晉書。王凝之妻謝氏傳》:“王凝之妻謝道韞,聰明有才辯,嚐內集,雪驟下,叔謝安曰:‘何所擬也?’安兄子朗曰:‘撒鹽空中差可擬。’道韞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安大悅,眾承許之。”後世常稱讚能詩善文的女子為“詠絮才”。可惜謝道韞的詠雪佳作有句無篇。這首《泰山吟》雖不及她的詠雪句著名,亦差可見其文才氣度。
詩詠泰山,一開始就大氣磅礴。巍峨泰山屹立神州之東,與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遙相對峙,故有東嶽之稱。作者描寫它雄偉蕃秀,高聳入雲,第二句中的“衝”字,極寫泰山逶迤而上,直刺雲天的氣勢,既傳神且有動感。接著四句描繪山中景觀,“岩中間虛宇”的“間”作分隔解,表現天際空明,雲橫崖間的景色。“雲構”指山中岩洞,“非工非複匠”句,作者讚美了造化之功。這四句描寫泰山勝景,作者未事藻繪,隻讚以“寂寞幽以玄”,“雲構發自然”,似偏於質樸無文。孰不知,此正是東晉土族文人審美品評的最高標準。據劉義慶《世說新語》,魏晉時期人物品藻就是強調“衝靜”、“玄遠”、“曠淡”、“自然英發”。當時的詩風,亦崇尚質木玄勝。這種質樸審美觀的思想基礎是老莊之學,如《莊子。天道篇》雲:“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萬物之本也,……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在《刻意篇》中又說:“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此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質也。淡然無極而眾美從之。”東晉時期老莊之學在士族中廣為流行,這不僅成為人物品藻的尺度,亦成了詩歌美學的準則。所以謝道韞讚泰山以寂寞無言幽玄自然,看似質木不文,而實質表達了作者對峨峨泰山的最高讚美,包含著作者麵對巍巍東嶽的無比景仰之情。
才女在高山仰止之際,也觸發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器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因景動情,作者質問時運造化,何以使她屢遭遷謫流離。謝道韞生平行事已難詳考,此二句應有所指不是泛泛之筆。查《晉書》本傳,道韞夫王凝之及諸子均喪於亂臣孫恩之手,此後失親流離之苦,不難推想。但是,作者並沒有由此歸結為自傷身世的哀歎。“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麵對雄峻壯偉的泰山,詩人表達的是置身山川天宇,樂享天年,將有限之生命融化於無限之美景的希望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