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壽在擔任巡撫的幾年裏,整頓吏治,打擊盜匪和蒙古部落的進犯,甚至親自上陣指揮作戰,維護了陝北邊境治安的穩定,深得當地百姓的擁護,也受到了皇帝的嘉賞。任職兩年多以後,弘治十六年(1503年),陳壽回到南京任右副都禦史。明朝開國時建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後,為便於加強南北方的管理,明成祖朱棣保留了南京的原套行政機構,因此南京與北京中央政權一樣有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等機構。本來,身居南京的陳壽可以遠離宮廷的權力鬥爭,然而,麵對朝中大宦官的專橫跋扈,向來不趨炎附勢的陳壽坐不住了。

1506年明武宗即位後,大太監劉瑾依仗皇帝的寵幸,任意妄為,專橫跋扈。劉瑾當權後,濫殺無辜,排斥異己。給事中戴銑、禦史薄彥征因為彈劾劉瑾遭到牢獄之災。陳壽得知消息後,冒死上書皇帝願以身相保。劉瑾得知後大怒,下令免除陳壽的二品官職,革除俸祿,並罰米2300石、布1500匹。陳壽為官清廉、兩袖清風,他上書朝廷表述生活的窘境,劉瑾無奈隻好免除對他的物質懲罰。

1514年正月,陝西地方主官廖堂因貪暴無度激起民憤,吏部尚書楊一清認為陳壽剛直果敢、政聲極佳,又有過在陝北任職的經驗,熟悉陝西一帶的地理和人文,遂推舉他任陝西巡撫。陳壽嫉惡如仇,首先懲治了廖堂的勢力,官吏的風氣得到好轉。然而,陳壽的這次任職時間很短,僅僅半年後朝廷就調任陳壽為兵部右侍郎。

作品

陳壽的《三國誌》既創新了紀傳體史書的寫作形式,又發展了其編寫手法。這對鞏固紀傳體史作在中國史學上的地位,曾起著一定的作用。特別是官修的正史,或沿其列國並書的體製;或襲其寫篡朝換代程式的手法,可見《三國誌》對史學發展的推動意義也不可忽視。《晉書.陳壽傳》論言:“丘明既沒,班馬興,奮鴻筆於西京,騁直詞於東觀,自斯己降,分明競爽,可以繼明先典者,陳壽得之乎!”

1.體例及內容特色

《三國誌》乃私修紀傳體斷化分國史,全書六十五卷,分為魏、蜀、吳三書,計<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三書之間,亙有聯係,主要記載了魏文帝初元年(220年)至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間魏、蜀、吳三國史事。

《三國誌》一書的體例仿《國語》,列國分立,而參乎《史記》、《漢書》之法,可說是紀傳體斷代國別史。《三國誌》一書,雖名為誌,但書中無表無誌,名稱上亦無本紀,但《魏書》前四卷——武帝操、文帝丕、明帝叡及三少帝(齊王芳、高貴鄉公髦、陳留三)實即本紀。大抵而言,陳壽是以曹魏的數篇帝紀作為全書的綱領,提挈三國時期的曆史大事,而後六十一卷為傳,是對綱領的充實。

三國國序:《魏書》首四卷提挈三國時期的曆史大事,為全書綱目所在,六、七、八卷記群雄事跡,表明東漢未年州牧割據之勢,用以烘托曹操勢力由小變大,統一北方的經過,又繼之為參與曹氏集團軍國大計的內幕策人物二荀,而其餘二十卷分寫宗王、謀臣、將帥、邊族等。

《蜀書》先立《二牧傳》(劉焉、劉璋),以明蜀漢奠基由來,繼立《先主備》、《後主襌》及後妃傳,又繼之為《諸葛亮傳》,表明諸葛亮身後係蜀漢興衰的重大作用,其餘各卷則分寫將帥、謀臣等人的事跡。

《吳書》先立孫堅、孫策傳,表明孫吳政權建立的原因和條件,從而襯托出孫權承父兄之業而雄據東南,繼之為《孫權傳》及著重介紹江東主持軍國大計的重臣如周瑜、魯肅、呂蒙及陸遜等人的事跡。此外、《吳書》亦分別記述了文臣、武將、忠良、清名、文學及術數等。

2.三國誌》在中國史學史上的地位

《三國誌》三國關書,創新了紀傳體史書的寫作形式,陳壽為魏、蜀、吳三國各寫一書,這在紀傳體史書中可說是一種創新。陳壽以”三國”`瞻名書,即表現了三國鼎立的曆史事實。同時,全書采用三國並敘的方法。各書雖紀,傳名目有異,但蜀、吳諸主傳皆與紀基本相同,而這種編纂體例頗能反映三國曆史的實況。陳壽三國並書的先例一開,影響後世甚大。唐初李延壽撰《北史》《南史》實仿其體例而稍加變革,元修遼、宋、金三史,亦是仿陳,李之意而定其體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