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生俱來,人是一樣的人,但往往有那麼一些人把自己搞得一塌糊塗,因為他們太自卑了。自卑是人類心靈的釘子,它使我們活的萎縮,感到低人一等,輕視懷疑自己的力量和能力。消極的對待一切,因而也把握不住任何機會,活在失敗之中。
一個人貧窮沒關係,地位低些也沒關係。這些都是外在的,是可以憑自己的努力改變的,但如果一個人自輕自賤,那就麻煩了,那就沒有救了。他會陷入消極的情緒中,給自己帶來許多無謂的煩惱,甚至是自悔前程。
一個好端端的人,為什麼會自輕自賤呢?
奧地利心理學家奧威爾在《自卑與人生》中說:“自輕自賤的人,必定是自卑的人;或者說,自卑的人,必定是自輕自賤的人。”
有一個外企女職員,原來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學習的時候,是一個十分自信的女孩。她學習成績在班級裏是名列前芧,相貌也是一流的,有許多追求者。畢業以後,到一家外企工作。在那兒幹了一個月之後,旁人驚訝地發現,原先十分外向活潑的她,竟然像換了一個人似的,不但說話變得羞羞答答了,行動也變得畏首畏尾,辦事顯得不自信,簡直與大學時判若兩人。每天上班前,她要為了穿衣打扮花上整整兩個小時的時間,為此不惜,少睡兩個小時。她之所以這麼做,是怕自己打扮不好,而遭同事或上司恥笑。在工作中,她更是戰戰兢兢,以至到了謹小慎微的地步。
是什麼使她有如此突然的變化?
其實,一切都是她自己的原因。她這種自卑感的產生,在心理學上,屬於後天的認識性自卑,也就是說,主要原因在於她的認識——她對周圍環境的認識、她對同事與上司的認識,更主要的是對自己的認識。
她到了韓國人的公司之後,由於發現韓國人的服飾舉止都顯得如此得體,她一下子就感覺到自己像個乞丐,上不了台麵。她對自己的服裝產生了深深的憎厭。所以,第二天她就跑到高檔商場去了。可是,當時工資還沒有發,她買不起那些名牌服裝,於是,隻好灰溜溜地回來了。
前一個月,可以說,她是低著頭度過的。她不敢抬頭看別人穿的正宗的名牌,因為一看就會感覺到自己的窮酸。那些韓國女人或早進了外企的中國女人,她們的服飾都是一流的品牌,走在路上裙帶飄飄,而自己呢,竟然還是一副學生樣!想想這個,她幾乎要哭出來。她恨自己的貧窮。
而服飾還是小事。她和同事們的另一個不同在於,她們平時用的是法國香水,在她們所及之處,處處清香飄逸,麵自己用的,隻是國產的劣質香水。
女人與女人之間,聊起來無非是生活上的瑣碎小事。主要的當然是衣服、化妝品、首飾等等。而這些,她幾乎是什麼都沒有。這樣,她在同事們中間就顯得十分孤立,也十分羞慚。在那種時候,她都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