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歡她的“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特別是那句“物是人非事事休”,引起了很多飽經滄桑之人的共鳴。
此時,已是兩鬢斑白、風燭殘年的李清照,終日纏綿病榻,她對家國大事已力不從心,隻求獨善其身了。
而獨自一人,閑來無事的時候,人們都喜歡胡思亂想。她當然也不例外,卻因此想通了不少問題。甚至對於當初丈夫的囑托,那令人傷感的原因,也漸漸了然於心。
在生命最後的十餘年裏,她孤苦無依,沉浸在睡夢或是回憶中,靠著讀書、寫詞、作詩,抒懷度日。時間真是一把利劍,輕易就能把人矛盾的心刺透。就像是如今的易安居士,一邊明明就度日如年,一邊卻感歎著青春已逝。
那“繡幕芙蓉一笑開,斜偎寶鴨親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的情景,已經恍如隔世。
回想這一生,出身書香門第,才高學博的她,除了年輕時有過一段富貴無憂、充實快樂的日子,餘生便一直都在漂泊無依、顛沛流離中度過。慈父李格非,愛侶趙明誠,都相繼離她而去,亂世之中難得的真情,怎經得住離愁別恨的一再打擊。
眾所周知,李清照是懷著對死去親人的綿綿思念和對故土難歸的無限失望,在極度孤苦、淒涼中,悄然辭世的。
世人皆知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的愛情是一段誌趣相投、琴瑟和弦的佳話,可鮮有人知道,他們的婚姻早就有了裂痕。
那年王義兵變,趙明誠作為江寧知府卻棄城而逃,後來朝廷鎮壓了王義,並將玩忽職守的趙明誠革職查辦了。曾經心中的英雄形象,在這一刻土崩瓦解。這不顧愛妻和全城百姓的懦夫行為,狠狠傷了李清照的心,讓她感到十分失望羞愧。甚至人們熟知的那首“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夏日絕句》,也含有她對丈夫的暗嘲。
一個心生疏離之感,另一個心懷愧疚悔恨。趙明誠病逝了,她終於曆盡了生離死別。其實比這更痛的,是曾經相愛的兩顆心就此貌合神離,越走越遠。
盡管難以接受丈夫的死亡,盡管漂泊無依、苦難重重,也要盡可能地護著那些金石字畫,更不忘助其完成遺誌——《金石錄》。隻是,這一切已非出於當初的愛與仰慕,隻是她念著一世夫妻的恩情,出於道義和理想的擔當……
女孩兒在筆記本電腦上飛快地打出這些文字,如行雲流水一般。這看似不假思索,一蹴而就的創作,其實是她仔細鑽研過諸多資料,構思良久,用心打磨而成的。
就在這時,身旁的手機響了。是y市c出版社的文總編,文辛琪打來的。
“喂,文姐,你好!有什麼事嗎?”女孩兒的聲音很柔,很清甜。這聲音好似輕紗薄霧,又似和煦春風,而她給人的清冷之感瞬間消散了。
而電話那頭,則傳來一個富有磁性的女聲:“明曈,實在不好意思,這麼晚了還要擾你……你,還沒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