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海剛峰窮途受敕(2 / 2)

那吏部看見海瑞是格外恩賜的人,料為天子所知的,便加意相待,自不必說。次日即令人送其文憑到寓。

海瑞此際既得了文憑,隻是苦無盤費,不得赴任。想起李純陽與他最厚,便連夜來見純陽,欲借銀子赴任。李純陽笑道:“似此小弟實屬不情了!弟自到京以來,今已六載,家中付過兩次銀來京。現在拮據之狀,莫可名言。但弟與兄相交最厚,義不容辭,十兩之資,可以勉為應命。幸故人勿以不情見怪也。”海瑞道:“弟亦知兄拮據,但事在燃眉,不得已而犯夜行之戒。”純陽道:“兄莫言此,令人慚愧。”遂令人取十兩銀子出來,親手遞與海瑞道:“微敬勿哂。”海瑞再拜稱謝道:“蒙兄分用,此德當銘五中。”閑話一回,方才別去。

回至寓中,隻見馮保手捧一個黃錦包袱坐在店裏。一見了海瑞,嬉笑相迎,說道:“恭喜老爺榮任,娘娘特著咱來道喜,並有程贐相賜呢!”說罷,把包袱雙手送與海瑞。海瑞接來,覺得沉重,說道:“海瑞何德何能,屢費娘娘厚意?”便望闕謝恩,然後收下。馮保道:“娘娘說,恩人老爺路上須要保重。

蒞任放心做官,有甚事情,自有娘娘擔當。”說罷,起身告辭。

海瑞囑道:“煩公公代奏,說海瑞不能麵謝娘娘恩典,惟有朝夕焚香頂祝,願娘娘早生太子。”馮保應諾而歸。少頃,人報張大人到。海瑞急急出迎,卻原來是張老兒前來道喜,並送程儀。彼此閑談了一番,方才別去。海瑞將張妃錦袱打開看時,卻是三百餘兩紋銀。又將張老兒的拆看,是一百兩元絲。此時海瑞有了四百兩銀子,計及到浙盤費之外,尚剩三百餘兩。滿心歡喜,急將適間所借李翰林十兩銀子,原封包好。另將一百兩銀子,包在一處。作書一劄,其意略雲:異鄉拮據,形倍淒然。弟以冷曹累兄,實不得已而為之也。幸而天假我便,承西院張貴妃惠我三百金。又叨張貴妃父張公惠我百兩。值此涸轍之際,忽西江之水直蘇救涸魚。除應用費用外,尚餘三百兩奇。故人亦在涸竭之候,我敢不施一西江水而蘇涸鮒乎?除將原銀歸趙外,另具百數,少表故人之情,幸勿見卻。專候升祺不備。

海瑞恭拜寫畢,將原銀並百兩一包的,連書著海安送去。隨又修下家信,亦是一百兩銀子,令海雄交與千裏馬,附回粵東省城,轉寄瓊州。打點明白,立即收拾行李起程,主仆三人出京去了。

再說嚴嵩自從開複以來,百計夤緣,每在帝前獻媚,今日暗奏這一部大臣貪贓,明日冒奏那一班武將怠玩。帝無不準,不知黜革了多少官員。帝十分寵他,不數月就升了刑部侍郎。

嚴嵩威權愈大,勢焰愈熾,心恨張老兒不死,反得大官,身為內戚,每每思欲中傷之。豈知天不從人,海瑞去後,張老兒一病不起,數日便死了。帝念其國戚之貴,賜銀開喪,贈太師,諡貞侯,嚴嵩愈加惱恨。

此時嚴嵩威權日盛,文武多有依附其勢者。步軍統領張誌伯,因嵩得封國公。嵩生子名世蕃,未周歲,張誌伯即以幼女攀親,其女長世蕃一歲。二人即定了親,彼此勾結作奸,鬻爵賣官,種種不法。帝頗有所聞,而不一問。嵩又建造府第,闊十頃,其中花園亭榭,與宮中相等。正是:天上神仙府,人間宰相家。嵩又以美女十名,教以歌舞,各穿五彩雲衣,每當筵前舞蹈,望之如五色雲錦,燦爛奪目,名為“霓裳舞”。唱演既精,送嘉靖帝作樂。帝愈寵貴,即加太保銜,升吏部尚書,兼協辦大學士。

張誌伯在京既久,意欲討個外差,出去快活快活,就來央求嚴嵩。嵩道:“外差不過指揮、巡按,公乃一品武職,兩缺俱不合例。除非欽差方好。”張誌伯道:“近聞各省多有侵銷帑項,庫中多有虧空者。大人何不奏請聖旨,差某前往清查,借此可以少伸心誌。倘有所入,敢不與大人南北麼?”嚴嵩點頭稱善,即日具疏入奏,以各省虧空太多,非專差大臣清查不可。

倘用文臣,未免官官相衛。武職出巡,則有公無私。查步軍統領為人忠厚廉明,可充此職,帝即允奏。正是:一封朝奏入,百害日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