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
補肝,養血,明目。適合患有夜盲、目赤、營養性視力弱、近視者食用。
竹葉粥。
原料。
竹葉50片,石膏150克,白糖50克,粳米100克。
做法。
(1)竹葉用清水洗淨後,用刀切成約3—5厘米長的節;粳米淘淨。
(2)將竹葉、石膏放入鍋內,加入清水約1000克,用中火煮約20分鍾,然後濾出藥汁,去渣不用,澄清,涼後濾出上層汁,備用。
(3)粳米、藥汁放入鍋內,用中火煮至米爛成粥。食用時加入白糖攪勻即成。
功效。
清風熱,益目赤。適用於膈上風熱、頭痛目赤、目視模糊等症。
貝齒芹菜粥。
原料。
紫貝齒15—20克,芹菜100克,陳皮10克,竹茹60克,粳米100克。
做法。
(1)將紫貝齒搗碎,同陳皮、竹茹煎水取汁,入粳米煮粥。
(2)待米熟時,將芹菜切段,放入鍋中,一同煮至粥熟,即可。
功效。
清熱化痰,平肝熄風。適用於原發性青光眼。
竹筍肝膏湯。
原料。
豬肝250克,筍片50克,雞蛋2隻,蘑菇15克,料酒、精鹽、味精、蔥末、薑末、胡椒粉、肉湯各適量。
做法。
(1)將豬肝洗淨,撕掉筋膜,放在砧板上排敲成細膩的漿,放在碗中,加入肉湯,用筷子拌勻後,倒入紗布中過濾去肝渣。
(2)將肝漿放在淺湯盆中,放入蔥、薑、雞蛋、筍片、蘑菇絲、料酒、精鹽、胡椒粉、味精,用筷子攪打均勻,放入籠裏蒸15分鍾左右,蒸至肝漿結成膏即可出籠切塊食用。
功效。
竹筍、豬肝合用,有滋陰潤燥、益氣養血、明目的作用。患夜盲症者常吃此菜,可以盡快康複。
木耳黃花湯。
原料。
黑木耳20克,黃花菜150克,瘦豬肉60克,薑、蔥各15克,味精、精鹽、胡椒粉各2克,料酒10克,生粉5克。
做法。
(1)將黃花菜、木耳用清水發透,洗淨去雜質、泥沙;瘦豬肉洗淨切片,加入生粉、料酒、精鹽醃勻;薑、蔥洗淨,薑切片,蔥切段。
(2)將黃花菜、黑木耳、瘦肉片、蔥、薑、料酒一同加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用武火燒開,再用文火煮30分鍾,調入精鹽、味精、胡椒粉即可食用。
功效。
補腎益胃,明目消腫。適用於肝腎不足導致的近視患者食用。
31.貧血病病理症狀。
所謂貧血是指循環血液單位容積內血紅蛋白最低於正常值的下限。我國診斷貧血的血紅蛋白標準為:成人男性低於120g/L,女性低於110g/L,孕婦低於100g/L。貧血是我們大家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疾病,確切地說貧血隻是一種症狀而不是具體的疾病,各種疾病都可以伴有貧血。
由於貧血時血紅蛋白減少,血液運輸氧的能力降低,會使全身組織和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缺氧,於是會在全身引起各式各樣的症狀。最常見的症狀是“蒼白”,往往是被家人發現臉色不好,皮膚蒼白。最容易檢查出蒼白的部位是口唇和眼結膜。早期的自覺症狀還有疲乏、無力、頭暈、耳鳴、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貧血時由於機體需要沒法提高氧的供應,於是就代償性地加快呼吸和心跳而引起氣短和心悸,特別是活動後氧消耗增多,症狀也加重。如果貧血很嚴重,即使休息時也會感到氣短心悸。慢性嚴重貧血甚至會引起心髒擴大、心力衰竭。此外,還可能引起食欲不振、惡心、腹脹、月經失調、閉經和性欲減退等症狀。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症狀涉及的組織器官很多,但沒有一個症狀是“貧血”所獨有的,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現這些症狀。
另一方麵貧血症狀的輕重和貧血發生的速度特別有關。緩慢逐漸發生的貧血,雖然緩慢,但可能症狀輕微,甚至不出現症狀,所以不能單憑有無症狀來判斷有無貧血,還需要測定血紅蛋白濃度來確定。
由於貧血大多是繼發於其他疾病,所以患者可能會表現出原發疾病的症狀,比如消化道出血引起的貧血,患者會出現便血或黑便。腎髒病引起的貧血患者可能有浮腫、尿血的高血壓等症狀。
最普通的貧血是缺鐵性貧血。鐵是製造血紅素所必要的礦物質,假如沒有獲得足夠的鐵,血紅細胞就會減少。缺鐵是由於長期的血液流失、飲食中缺乏鐵、腸道吸收鐵的能力減弱,或者懷孕造成身體對鐵需要增加造成的。缺鐵性貧血症的患者並不少,是目前世界上最普遍且與營養相關的疾病。
飲食宜忌。
補充鐵質是治療缺鐵性貧血最基本的方法,症狀明顯的要口服鐵劑。但補充鐵劑過多,肝髒和其它器官的鐵質過於飽和,也會導致疾病。所以,最好的補鐵辦法是通過飲食,采用食物療法。含鐵質豐富的有動物肝髒、腎髒;其次是瘦肉、蛋黃、雞、魚、蝦和豆類。綠葉蔬菜中含鐵多的有苜蓿、菠菜、芹菜、油菜、莧菜、薺菜、黃花菜、番茄等。水果中以杏、桃、李、葡萄幹、紅棗、櫻桃等含鐵較多,幹果有核桃,其它如海帶、紅糖、芝麻醬也含有鐵。
貧血患者應當禁食生冷不潔的食物,因為,貧血可能會由寄生蟲而引起,而沒有煮熟的食物最容易攜帶寄生蟲進入人體,所以必須將食品煮熟。比較容易將寄生蟲帶入口的食物有蔬菜、豬肉、牛肉、羊肉、魚、蟹、蝦等。如果貧血患者出現水腫,就必須限製食鹽的攝入量,可以采用少鹽、低鹽飲食。不易消化的食物貧血患者也應當禁食,這類食物有花生、葵花子、核桃、杏仁、韭菜、蒜苗、洋蔥、竹筍、甜薯幹、奶油、海蜇、蛤蜊以及沒有煮爛的各種肉類食物。雖然說茶有助消化吸收的作用,但是缺鐵性貧血服用補血藥時就不可以飲茶,因為茶葉中含有的鞣酸可以與鐵質結合而妨礙人體的吸收,這就達不到治療的目的了。
食療妙方。
香酥雞。
原料。
雞淨重1000克,蔥100克,甜麵醬75克,椒鹽25克,醬油150克,料酒15克,鹽25克,豬油1000克(約耗125克),生菜適量,大料、薑、花椒各少許。
做法。
(1)將雞宰殺腿毛,從脊背開腔,去五髒,洗淨,放入盤內加醬油、料酒、鹽、蔥、大料、薑、花椒,上籠蒸3小時,至肉爛脫骨。
(2)將蔥切成條,碼在盤兩端;將生菜切成7厘米長段,放在兩端,甜麵醬、椒鹽也如此碼放。
(3)鍋內放油燒至7成熱,將控幹水分的雞下鍋炸至外焦裏嫩,呈深黃色時倒入漏勺,把油控幹,放在盤中即可。
功效。
雞肉含豐富營養,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維生素E、鐵、鈣、磷、鈉、鉀等成分。可治療久病體虛、肝血不足、月經不調諸症。尤對缺鐵性貧血有效。
歸芪蒸雞。
原料。
當歸20克,炙黃芪100克,母雞1隻,料酒、薑、蔥、食鹽、味精、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
(1)將母雞宰殺後,去淨毛樁和內髒,然後用開水汆透,撈在涼水內衝洗幹淨,瀝淨水分;當歸洗淨,視其塊頭大小,順刀切幾刀;蔥、薑洗淨,薑切大片,蔥切長段,待用。
(2)將當歸、黃芪由雞的襠部裝入腹內,然後放入盆內(腹部向上),擺上蔥、生薑,加入清湯、食鹽、料酒、胡椒粉,加蓋蓋好,用濕綿紙將盆口封嚴,上蘢蒸約2小時取出。
(3)揭去綿紙,揀出薑、蔥,加入味精,調好味即成。
功效。
滋補精血。適用於貧血等症。
何首烏煨雞。
原料。
何首烏30克,母雞1隻,食鹽、生薑、料酒各適量。
做法。
(1)將何首烏研成細末,備用;將母雞宰殺後,去毛樁和內髒,洗淨;紗布包何首烏粉,納入雞腹內,放入瓦鍋內,加入適量的水,煨熟。
(2)從雞腹內取出何首烏袋,加入料酒、食鹽、生薑、即成。食用時,吃肉、喝湯,每天服2次。
功效。
補肝養血,滋腎益精。適用於血虛、肝腎陰虛所引起的頭昏眼花等症狀。
小麥黑豆煲生蠔。
原料。
生蠔肉350克,豬腱肉200克,浮小麥25克,黑豆50克,熟地20克,桂圓肉10克,陳皮1塊,鹽、油各適量。
做法。
(1)蠔肉、豬腱肉洗淨,用開水燙一下,瀝幹水分,待用;熟地洗淨,浸泡後切成厚片。
(2)浮小麥、黑豆、桂圓肉分別淘洗幹淨;陳皮浸後刮去肉瓤;浮小麥置於紗布袋內。
(3)將煲洗淨,注入約300克清水後,置於爐上。待煲內水沸後,將全部用料倒進煲內。煲內水再沸後,用小火煲3小時即可。
(4)煲好後,隔除藥渣,加入適量油、鹽後便可服用。
功效。
補血養肝,寧心安神。注意:忌用銅器盛裝;勿與蔥、蒜、豬一起食用。
茄汁魚條。
原料。
草魚1條(約重750克),綠柿子椒50克,番茄醬50克,澱粉5克,雞蛋1個,料酒20克,白糖15克,鹽5克,植物油70克,蔥、薑各10克,澱粉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