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
(1)將魚去鱗,去內髒,去頭尾和鰓,洗淨,沿魚脊骨片開,即成為一邊有魚脊骨的硬邊,另一邊為軟邊,再將硬邊上沿脊骨片刀,將脊骨去掉,再把兩邊軟邊上的魚肋骨,用刀順其形片掉,使魚隻剩下肉和毛刺;將柿子椒洗淨,去籽,切成2厘米的菱形,放入開水中焯一下,備用。
(2)把收拾好的魚切成長5厘米、寬0.8厘米的條,放於碗中,加料酒5克、鹽1克、雞蛋,攪拌均勻,再加入澱粉2克攪勻。
(3)鍋置火上,加油50克,燒至7成熱時,把魚條放入炒散,至7成熱時取出魚條,濾幹油,放入盤中。
(4)鍋再置火上,加油20克,放入略拍過的蔥、薑爆香後,去掉蔥、薑,放入番茄醬略炒,即放入料酒、醋、鹽、白糖和清水100克,將魚條放入,燒開後略燒1—2分鍾,將柿子椒放入鍋內,用水澱粉勾芡,收汁裝盤即成。
功效。
此菜內含蛋白質、脂肪、糖、鈣、磷、鐵和胡蘿卜素、維生素等,營養豐富,很適合營養不良、貧血及胃寒人食用。
五香鯉魚。
原料。
取鯉魚中段500克,精鹽、料酒、醬油、白糖、生薑片、蔥白段、八角、桂皮、五香粉、花生油各適量。
做法。
(1)將鯉魚中段洗淨,瀝幹水分,放砧板上,用刀切成約1厘米厚的魚塊擺放在盤內,放入精鹽、料酒、醬油拌勻,醃漬30分鍾,備用。
(2)起熱鍋,加入花生油,油燒至6成熟時,將魚塊逐個投入油鍋進行油炸,炸至棕黃色起亮時,用漏勺撈出魚塊,瀝去浮油。
(3)鍋離火,去剩餘花生油,再起熱鍋,放入蔥段、生薑片、八角、桂皮,略煎出香味時即倒入已炸好的魚塊,加水淹過魚麵,再加醬油、白糖、料酒,用旺火燒沸,然後改用小火煮,使魚入味,再用旺火收幹鹵汁,撒上五香粉,整齊地擺在盤內即成。
功效。
五香鯉魚保健價值很高,產婦、孕婦、兒童、老年人都很適用。尤對貧血、缺鈣營養不良患者更為適宜。
黃芪牛肉。
原料。
牛肉750克,黃芪20克,陳皮6克,生薑15克,蔥10克,醬油10克,糖色10克,豆瓣40克,料酒30克,菜油750克(約耗50克),精鹽、胡椒粉、花椒、味精各適量。
做法。
(1)將牛肉洗淨,切成大一字條,入沸水中氽去血水,瀝幹水分,抹上糖色;生薑洗淨,拍破;蔥洗淨,切成長段;黃芪洗淨,切成厚片;陳皮洗淨。
(2)鍋置火上,注入菜油,燒至7成熱時下牛肉條炸約3分鍾,撈起肉條。
(3)鍋內留底油約50克,潷去餘油,置火上,下生薑、蔥、花椒、豆瓣煸出香味時,放醬油、精鹽、胡椒粉、料酒、清水約1500克,下入黃芪、陳皮、牛肉條用大火燒沸,入味精調味,收汁後起鍋裝盤即成。
功效。
健脾益胃,補氣養血。適用於脾虛水腫、消瘦乏力以及精血不足、筋骨酸軟患者食用,貧血症者食用可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炸牛裏脊。
原料。
牛裏脊肉200克,雞蛋1個,麵粉80克,植物油120克,澱粉25克,香油20克,料酒8克,蔥10克,味精、薑、熟花椒粉、鹽各適量。
做法。
(1)將蔥、薑切細末;牛裏脊肉切成長5厘米、寬約2厘米的長方形薄片;將雞蛋打散,然後加少許清水和澱粉、麵粉調成雞蛋糊。
(2)在肉片中加入熟花椒粉、鹽、薑末、蔥末、味精、香油、料酒,拌勻後醃潰半小時。然後倒入已調好的雞蛋糊,用手抓勻。
(3)鍋中放入植物油,用中火燒熱後將肉片一片一片地放入,炸至金黃色時撈出,瀝去餘油,放盤中,撒上少許熟花椒粉,淋上香油即成。
功效。
適用於預防貧血、佝僂病、營養不良等症。
十全大補湯。
原料。
黨參、炙黃芪各10克,肉桂3克,熟地黃、當歸各15克,炒白術、酒白芍、茯苓各10克,炒川芎、炙甘草各6克,墨魚、豬肚各50克,豬肉500克,生薑、豬棒子骨、蔥、料酒、花椒、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1)將以上中藥裝入潔淨的紗布袋內,紮口備用;將豬肉、墨魚、豬肚洗淨;豬棒子骨洗淨,捶破;生薑拍破備用。
(2)將豬肉、墨魚、豬肚、豬棒子骨、藥袋放入鋁鍋內,加入適量的水,放入生薑、蔥、花椒、料酒、食鹽,置武火上燒沸,然後用文火煨燉,待豬肉熟爛時,撈起切條,再放入湯中。撈出藥袋不用。
(3)服用時,將湯和肉裝入碗內後,加少許味精,食肉喝湯,早、晚各吃一碗,每天2次,全部服完後,隔5天再服。
功效。
補氣血,治貧血。適用於氣血虛、貧血患者食用。注意:風寒感冒者禁食。
八寶雞湯。
原料。
黨參、茯苓、炒白術、白芍各5克,炙甘草2.5克,熟地黃、當歸各7.5克,川芎3克,母雞1隻(約2500克),豬肉、豬雜骨各750克,蔥、生薑、料酒、味精、食鹽各適量。
做法。
(1)將以上中藥配齊後,裝入潔淨的紗布袋內,紮口備用。
(2)將母雞宰殺後,去毛樁和內髒,洗淨;豬肉洗淨,雜骨捶破;生薑拍破;蔥切成結,待用。
(3)將雞肉、豬肉、藥袋、雜骨放入鋁鍋內,加入適量的水,先用武火燒開,打去浮沫,加入蔥、生薑、料酒,改用文火煨燉至爛,將藥袋撈出不用,撈出雞肉、豬肉,切好,再放入鍋內,加少許食鹽、味精即成。
功效。
調補氣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麵色萎黃、食欲缺乏、四肢乏力、貧血等症。
海參鴨血湯。
原料。
發好海參250克,鴨血150克,清湯800克,香菜、蒜茸、紅辣椒、植物油、蔥各少許,鹽、味精、麻油、胡椒粉、香醋、濕澱粉各適量。
做法。
(1)發好海參切成菱形條;鴨血切成條片。海參與鴨血分別氽水瀝幹後待用。
(2)鍋置旺火上,放入少許油,下蒜茸、蔥段、紅辣椒絲爆炒,注入清湯,加入海參、鴨血,下鹽、味精、胡椒粉調味。
(3)待湯燒開,用濕澱粉勾芡,加入香醋、麻油、香菜即可起鍋盛入碗內。
功效。
補氣養血,健脾益胃。
草菇魚頭湯。
原料。
大魚頭1個,草菇100克,絲瓜150克,薑4片,鹽、酒、生粉、胡椒粉、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1)魚頭斬成大件,洗淨瀝幹,放入適量鹽、酒、生粉、胡椒粉拌勻,略醃片刻。
(2)草菇洗淨,一切開二;絲瓜去皮,洗淨,切滾刀塊。
(3)用油將薑片爆香,放入魚頭煎香,加入適量清水。煲至滾後加入草菇及絲瓜,慢火煲1—2小時,下入鹽調味即可。
功效。
此湯暖胃健脾養血,止頭暈頭痛。
冬筍鱖魚湯。
原料。
鱖魚肉500克,甜瓜100克,冬筍150克,雞蛋2個,食鹽、香油、薑、蔥、水澱粉、料酒、白糖、味精各適量。
做法。
(1)將鱖魚肉去皮,切成粗絲;甜瓜切成絲用溫水泡;冬筍、薑、蔥均切成絲;雞蛋去黃留清;魚絲用蛋清、鹽、水澱粉調勻;用小碗放料酒、鹽、白糖、水澱粉、味精調勻成白汁。
(2)油鍋置火上,油熱時將魚絲放入滑散、滑透,倒入漏勺。鍋底留油少許,放入食鹽,再倒入瓜、筍、薑略炒幾下,放入魚絲、對好的汁和蔥,翻炒均勻,淋上香油裝盤即成。
功效。
養脾胃,益氣血,補虛損。用治虛勞瘦弱、食欲不振、貧血。
泥鰍湯。
原料。
泥鰍250克,米酒(紹酒)、鹽各適量。
做法。
(1)先將泥鰍放在水裏,反複使其吐出汙泥(滴少許植物油於水中),以吐盡汙泥而水保持澄清為止。
(2)洗淨泥鰍,將油放入鍋內,倒入泥鰍後立即蓋上蓋。待泥鰍不再跳動時,打開蓋,用慢火將其炒到半熟。
(3)倒入適量米酒或紹酒,加上水,用慢火煲1小時30分鍾,使湯呈奶白色,加鹽調味後即可。
功效。
益補氣血。適用於貧血氣虛等。
西湖牛肉羹。
原料。
牛柳肉300克,雞蛋清1個,香菇20克,清湯800克,蔥花、薑末、辣椒各少許,麻油、紹酒、幹澱粉、胡椒粉、鹽、油、味精各適量。
做法。
(1)將牛柳肉用刀剁成米粒大;香菇泡發,切成米粒狀,加鹽、味精、少量幹澱粉抓勻。
(2)鍋置旺火上,下少量油,下薑末、辣椒、香菇米炒後,加清湯、鹽、胡椒粉,待湯沸後拖入牛柳;湯再沸時,將打散的雞蛋清入湯內,加鹽、味精、麻油、紹酒、蔥花調味即成。
功效。
補胃健脾,益氣養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