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長了眼睛,就是要看東西的。統計表明,人感知外界信息,其中83%以上是通過視覺功能(即眼睛)獲取的。除了隨眼可以看的客觀自然存在,漸漸地人類自己也“造”出可以看的非自然的人工事物(英文為man made或者artificial)。從古至今,人類自覺或不自覺創造出一個浩瀚的“視覺對象”世界。伴隨著文明的發展,人類社會的“視覺對象”發展延綿不息、豐富壯大。
以人類、自然、社會相互影響相互依賴的三角關係分析,“視覺對象”的建立和發展,與人類社會所構築的“設計鐵三角”不無關係,並且共建共築、牢不可破。這個所謂的“設計鐵三角”就是:
工業設計(亦可稱為:產品設計等)
平麵設計(亦可稱為:符號設計、傳達設計等)
環境設計(亦可稱為:建築設計、景觀設計、城鎮設計等)
宏觀上概括,“設計鐵三角”是“人與人、人與物、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物與物、社會與社會”所有關係的總結、總綱。從基礎科學領域的數學、幾何學、力學都可以證明,類“三角形”的對象(無論是平麵結構,還是空間構成),最大的特性,同時也是固有的特性,就是穩定性、可靠性和唯一性。因此,也可以說“設計鐵三角”是人類社會偉大的發明,是人類社會從荒蠻的遠古發展至今、延綿未來堅實的基礎,是前人傳給我們,我們再添磚加瓦,留給子孫的財富。
視覺對象的創意設計,可以是一個很簡單的點子,如使普通木材家具具有仿紅木的效果,也可以是一個巨大的宣傳歡慶活動,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大型團體表演。
在知識經濟、知識產權上升為國際競爭中的手段和目標的時代,決定知識經濟、知識產權的最基本因素—創意,為知識人士及全社會所渴望、所追逐、所夢寐。創意,源自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最根本區別的大腦思維活動,是人類特有的主動、反饋、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的複雜活動。創意,更是人類從打造的一塊石器、拿樹枝在泥地上畫第一條線伊始,就一直孜孜不倦,“望崦嵫而勿迫,恐鵜之先鳴”上下求索的前提。
平麵設計有別於產品設計,範圍似乎更廣闊,應用也更寬泛,但兩者卻有內在聯係。學習平麵設計、學習產品設計,設計平麵作品、設計產品,做出好的平麵作品、做出好的產品,始終是筆者撰寫本書以及繼續筆耕的初衷和目標。
用哲學的基本理念—世界觀和方法論,映射出平麵設計的視覺觀和構成論。用工業化的體係—分工、規範的細化程序以及化繁為簡、轉非標為規則係列的方法,今天我們分析人類啟蒙期對萬物之因果一切皆不知、也無法求知的原始機械觀,雖然蒙昧,但卻敢於以初步視覺化的圖騰、占卜、巫祈形式“肆無忌憚、胡思亂想、異想天開”的探索來鼓足求生的勇氣。當然在設計創意中,更可以遵循的是,20世紀初,中華先哲們所創建推崇的幾乎揭示真理真諦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治學理念和方法。所有的這些,在平麵視覺對象設計的領域中,都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