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劉衛民,目光放得更遠了,他要親自到距京唐港千裏之外的間接可覆蓋經濟腹地走上一趟了。這是他多年在夢裏編織的一張“京唐港商務全圖”,那全圖的“境界”包含了中國的西北部的廣袤區域和這個區域之外的異國邊疆……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京唐港的勝與敗,應在千裏之外的戰場!
早春4月,在中國的大西北還是冬天,格外顯冷。劉衛民和總經理孫文仲等一行,開車直抵青海省西寧市,然後往回走,一個地區、一個城市地進行實地考察,與當地政府及相關企業談生意,交朋友。雖多為一麵之交,倒也談得愜意,談得痛快。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實地考察一路走下來,不久便在考察之地設立了幾個辦事處,開展了工作。
董事長和總經理的大西北之行,暫時從所產生的貨源來看,數量還不算太大。但董事長劉衛民說得好:“占領間接經濟腹地‘三北’市場,不在數量多少,而在於檢驗我們占領市場的能力,看我們有沒有與強手競爭的意誌和勇氣。”
大西北實地考察,劉衛民和孫文仲這兩位京唐港的老總,可真是委屈了他們自己。在較短的時間內,從京唐港直達西寧,然後從西寧返還,途經蘭州、銀川、包頭回港。隨行的京唐港業務部部長、物流公司總經理張小強粗略算了一下,那是兩個“二萬五千裏長征”的路程。也就是說,他們每天行程都在1000多公裏以上,並且每天還要安排拜見當地的政府要員和企業的老總們,真可用“馬不停蹄”來形容那種緊張和繁忙。
4月的大西北,地上看不到綠。戈壁灘上,飛沙走石。張小強同誌告訴我們:當他和董事長、總經理乘坐的車子開在戈壁灘上時,遇到沙塵暴,飛起來的石頭把車窗玻璃都打碎了。連天加夜的趕路,董事長疲憊至極,下車後說的第一句話是,坐車坐得那個難受啊,“死的味都有!”
然而,這還不算啥。更讓董事長、總經理心存“委屈”的是,他們在大西北之行所遭到的“冷遇”。按說,無論是董事長還是總經理,他們都是國有企業的“老總”,都是“縣、處”級領導幹部呢(按京唐港現有規模,屬大型企業,級別還要高些)。在京唐港,他們都是能頂得住天立得住地說話算數的人。他們去大西北考察,可都是放下架子甘當小學生的。他們有這個思想準備(其實,在京唐港,他們也都不是善擺官架子的人,都很平和,很平易近人)。當然了,在他們拜見政府官員和企業家時,幾乎全都對他們熱情有加,且以誠心相待,三兩句話一扯,都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可偏偏就遇上了一位素質欠佳者,讓他們吃了閉門羹。
一天中午,董事長和總經理慕名去拜見那家小有名氣的民營企業老總,人家卻不給他們麵見。一般老總都很忙,他們理解,並不見怪。問題是你老總忙,還有副總,還有接待部門嘛,怎麼能以“不見”二字打發慕名而來的客人呢?然而,劉衛民和孫文仲兩位“老總”的臉上並沒有顯出絲毫地不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