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後記(1 / 2)

《紡織產業與循環經濟》一書集聚了國內外多名專家學者的多年研究成果。其實,2007年獲得撰寫本書的資格,是通過與我一道參加北京市科委課題論證的蔣誌民教授的大力推薦。叢書的主要負責人李沛生先生在趙紅玉副總編陪同下,專程來到北京工業大學中國經濟轉型研究中心邀請我一道參與叢書撰寫並負責幾本專著的撰寫。當時,柴金豔副教授作為我的博士研究生,積極參加了有關循環經濟的研究課題,承擔了《德國循環經濟研究》(科學出版社,2007)的部分章節撰寫,正是通過柴金豔等一批傑出青年學者的共同努力,該專著於2009年榮獲了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從事循環經濟研究,首先要真誠感激北京工業大學老校長左鐵鏞院士和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李京文院士,在他們所開創的學術平台上,我帶領一批青年學子開展了循環經濟、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的研究,也正是在李沛生先生、石定寰參事、葉汝求參事、趙寶煦教授、杜文棠教授、蔣誌民教授等老一輩知識分子無微不至的關愛之下,才使得我們中青年學者的科研能力得以提高。我本人也受到聯合國環境總署邀請,參加了《綠色經濟報告》的撰寫,負責其中工業部分的分報告。其實,今天所取得的學術成就都要歸功於老一輩學者的指導和提攜。我尤感欣慰的是,為了進一步培養人才,讓老一輩開創的學科研究後繼有人,圍繞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和綠色經濟等研究領域,我先後指導了一批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其中一些學生前往美國、日本和德國繼續這一學科的深造,有的學生承擔了環保部、發改委的研究課題,有的學生承擔了聯合國環境總署的報告,成為國際專家。甚至有的學生成為國家有關部委和單位社團組織的領導,他們在各行各業中正發揮著不可估量的進步作用。

我委托柴金豔承擔這部專著的總體工作,目的是希望她能繼續從事該領域研究,培養更多的青年人才。她在組織撰寫本書的過程中,展現出其紮實的科研能力和嚴謹的組織才能。為了更好地完成這部專著,柴金豔和我一道擔任主筆,以北京工業大學中國經濟轉型研究中心、中原工學院經濟轉型研究中心名義聯合了中國管理科學學會、德國特裏爾應用科技大學物質流研究所(IfaS)、國際生態發展聯盟和北京夏光國際綠色經濟研究院等國內外單位的學者,組成了紡織工業的循環經濟研究團隊。通過兩年來的共同努力,終於編著完成本書。在此,特別感謝李沛生、石定寰、葉汝求、蔣誌民、陳樹津、趙紅玉、任學良、崔源聲、劉俊輝、王浩然、李佳怡等領導和專家對本書完成提供的學術指導和幫助。

北京工業大學中國經濟轉型研究中心聯合中原工學院經濟轉型研究中心等國內外的學術研究機構,在學校各級領導和同事的大力支持下,逐漸將中心建設成為國內專門從事經濟轉型、可持續發展研究的學術智庫,先後承擔了有關綠色經濟、環境創新、循環經濟、節能減排的國內外重點研究課題,中心的研究人員合作共同參與編著《循環經濟與中國建材產業發展》(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德國循環經濟研究》(科學出版社)、《第二產業與循環經濟概論》(中國輕工業出版社)以及《環境創新下的領先市場》(機械工業出版社,譯著)。在科研合作過程中,集中了一批思想活躍、了解國際發展動向的中青年學者,其中有的科研成果填補了國內研究空白。通過組織“2006年創新、環境和教育北京國際論壇”、“2007年北京可持續發展與循環經濟學術研討會”、“2009年中歐循環經濟與節能減排國際論壇”,極大推動了國內學術界關於循環經濟與綠色經濟的研究。此外,該專著寫作過程中,也獲得了北京市教委《綠色北京創新團隊建設》和《以節能減排建設“綠色北京”的政策機製》研究課題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申報北京市規劃辦的“綠色北京建設”項目過程中,一些專家的觀點有助於本書的編著。其中特別感謝青島市環保局總工程師王軍、國家環境保護部人事司副司長任勇、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國際環境研究所副所長周國梅、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經濟合作研究室主任張建平、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高技能人才項目辦常務副主任王浩然、北京俊輝盈泰國際綠色經濟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俊輝、北京博士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佳怡、國際生態發展聯盟副秘書長曹銳、北京意邁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佳真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