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1 / 3)

識破愛咬文嚼字的人

有些人在會議討論中,被人發現破綻時,往往會企圖用令人難以理解的措詞加以辯解。當對方一聽到他們言談討論中不斷出現一些冷僻的詞句和專業術語時,往往會聞之卻步,再加上根本不了解專業術語意義,到最後隻好點頭同意。可是遇到有勇氣且較成熟的同事時,會坦率地告訴對方:“你說的話很難聽得懂,我不太了解你的意思,請你說得簡單一點。”盡管同事如此要求,措辭怪異的人卻仍我行我素,還是用那種讓人聽不懂的字眼來發表意見。

麵對這種喜歡使用難懂字詞發言的人,有的人往往會非常不安,好像自己的專業知識水準不夠,才聽不懂那些名詞,但問題根本卻是在於對方。我們常可在電視上或演講中聽到權威專家們的談話,他們就很少使用冷僻的專業術語,而盡量使用人人能理解的表現方式。相反,愛用令人費解的字眼談話的人,雖然也說得出這些專有名詞,但卻不是真正理解,所以無法以人人都聽得懂的內容敘述。

總之,他們除了教科書中得到的知識外,實際上隻是套用某些專業的觀念,而沒有融會貫通,難怪會讓人聽得一頭霧水。因此說話的人若想讓對方真正了解自己的意圖,必須自己先經過一番消化,然後再表達,才能讓對方真正了解。

賣弄言詞的行為,絕非表明自己知識有多淵博,隻是在做某種防禦。所謂防禦是當其即將受到外界威脅時,出現的一種心理作用。例如對工作場所的組織還不能適應時,現實環境就變成了精神緊張或壓力的來源,可是又不願承認這些壓力,所以不得不使用以前所獲得的各種知識,以使自己的言論更有說服力。

所以隻要我們仔細聆聽這類型人的話,就會發現許多不合邏輯、不合現實之處,連他自己都無法確定在說什麼,難怪別人會聽不懂。不過,有時使用這種難解措辭或特殊用語反而較具效果,這種情形多半是在推銷時,推銷員說了一大堆抽象的言辭,使對方陷入迷陣,摸不著頭緒,而就在似是而非的情況下買下了產品。

總之,必須注意的是,遇到這類喜歡賣弄專有名詞的人,不要被其震懾,隻要了解他們的心理就可應付。

識破中性男女

中性男子對於女人的權利相當敏感,當他碰觸到受壓抑的女性議題時,很容易會感到憤憤不平。當他與女孩子出外用餐時,會堅持共同負擔費用,以免侮辱女性;他也不會在公車上刻意讓座給女人,因為他覺得這是一種性別攻擊和施惠行為。在他感到沮喪時,容易以哭的方式發泄自己的情緒,因為他認為男性應該學會釋放自己的感受。

當他與女性在一起時,會小心翼翼地滿足對方的需求,所以通常女性會視他為一個善解人意、包容度高的朋友。他經常以自己總是能夠了解他人的需求而自傲,宣稱自己容易與這些弱勢團體產生共鳴。他深信大多數的男人對待女人的方式仍不夠敬重。

中性女子的性格充滿了激進、果斷和操縱的特質。她認為這幾個世紀以來,男人的地位遠遠淩駕於女人之上,所以現在該是女性扳回局勢的時候。

她對男性通常不具有好感,也沒有同情心。她總是穿著深色、樣式簡單的服飾,因為她認為那些漂亮的衣服,隻是用來迎合男人的口味;她愛好追根究底、與人雄辯,長期為女性在科學和藝術領域的貢獻力爭功名。

她認為這個世界上如果沒有男人會更快樂,而且很可能會有這麼一天。這樣的女人沒有幽默感,將喜劇演員娛樂漫畫和幽默書籍摒除在生活之外。

大智慧:要知道,敵人、仇人,都可以激發你的潛能。成為你的貴人。許多仇怨不平,其實問題的症結都在你自身。努力運用不平之氣,使自己邁向成功。

公司內部觀人法

有一位經營有方的企業家在談及體會時說:“在公司裏,最主要的是上下溝通,經理理解員工,員工也理解經理,隻有這樣才能‘人心齊泰山移’。但是,溝通往往又是最困難的,其明顯的表現是,經理不相信員工說的,員工也不相信經理說的。”或許這位企業家的體會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其實,一個公司內部的上下級之間、同等級別之間都有溝通的願望,關鍵是溝通的渠道不暢。如何才能在公司內部加強溝通,輕鬆有效地觀人就成了一個公司是否興旺發達的關鍵。公司是否興旺發達的關鍵。

由姿態觀人

有些研究資料中指出,一般上司對年輕人所下的結論通常是“想法、價值觀都與上一代不一樣”,所以,他們常常認為年輕人使人煩惱的地方特別多。這就有必要多花費時間,盡量地去設法了解他們的心態,才能和他們溝通。

因此在指示、打招呼、談話、偶遇時,要多多觀察他們的行為態度以了解他們的心態。原則上“和對方的距離愈近愈能表示彼此之間的好感”,但通常彼此的距離不會太過接近,因此有必要考慮“視線相對的頻率”。根據心理學的實驗,如果與某特定對象保持距離,基本原則應與對方視線相對,以彌補兩者間因距離而疏遠的關係。

下麵就來看看雙方的關係位置所造成的彼此關係。

第一,對方雖站在稍遠的位置,但彼此視線相對的頻率高,表示對方對你懷有敬意,也有親近感,認為應和你保持目前的關係。

第二,對方站在稍遠的位置,且彼此視線相對的頻率較低,表示對方對你具有恐懼感,沒有親近感,且想與你保持疏遠關係。

以上隻是從彼此的位置距離上進行的分析。當你調到一個新的環境中去任某項工作的領導時,你的新下屬一開始可能會對你有一種防衛心理;當進一步了解後,或許他們會覺得你還不如原先的那位上司,這時,又可能對你表現出一種滿不在乎的態度。如果等到發展嚴重了才引起注意或采取措施,那就太晚了。最好是一開始你就能發現這些問題,當然身體語言就可以幫助你。

比方說,你的部下在你跟前攤開兩手或垂下兩臂與你說話,這是對你友好和接納的姿態。如果交叉兩臂抱著,這就意味著某種防衛。

這種交叉雙臂的姿勢是日常生活中極普遍的姿態,而且根據達爾文的研究,這種姿勢似乎在世界各地都同樣代表防衛的姿勢。老師和老師在一起時常用這種姿勢,醫生和醫生在一起討論時,也常出現這種姿勢。小孩子們叉起手臂來抗議父母的嘮叨,老年人叉起手臂來維護自己的尊嚴。這種姿勢似乎可以使人自覺穩如泰山,能對抗任何攻擊。

研究者們發現,這種姿勢似乎是最容易被了解也是最富有感染力的。在一個四人以上的團體中,若你將雙手一叉,很快就會發現這種姿勢的影響力。你叉著雙臂聽人說話,叉著雙臂發表自己的意見,然後注意看,團體中很快就會有人學上了你的姿勢,先是一個、兩個,然後所有的人都受到了影響。雖然並非每個人都叉起了手臂,但是你會發覺這個團體分裂成小集團,而且各執己見,難以互相溝通。

如果你一時無法確定對方的交叉手臂是一種防衛姿勢還是一種舒服的輕鬆姿勢時(有些人認為如此),可以注意看他的手掌。雙掌是放鬆的還是握拳的,手掌是否緊抓著兩臂以致青筋暴露?這種保護性的姿勢與不常坐飛機的人在飛機起飛時兩手緊抓住椅臂的情形非常類似。

女人由於上身軀幹構造和男人略有不同,因此交臂的位置通常較低。剛成年的少女們通常較年長的姐姐更常采用這種姿勢。

坐在椅上,一腳跨在椅背上(翹起一隻腳來)。起初我們會認為這人是開放而樂於與人合作的。但是,很快就會發現這人的姿勢看似輕鬆——他嘴角往往帶著一抹微笑——但實際上卻極不合作。他經常對別人的感覺或需要漠不關心,甚至有點敵意。在亨利·希登的著作(姿勢的語剖中,我們亦可發現相同的身體姿勢。希登描述一位1832年時代的紳士采取這種坐姿以表現“漠不關心”的態度。空中服務員也表示機上采取此種坐姿的男性旅客經常是最難服侍的人。在買主與推銷員間,買主也經常在自己的辦公室中擺出這種坐姿以表現他優越的主宰地位,上司在下屬的辦公室中亦以此種姿勢以表現其權威。反之,要是下屬采取這種姿勢對待上司,那就是對上司滿不在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