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萊恩是英國人,他在年輕時就繼承了伯父的事業,出任了希德出版社的董事。但在當時,出版社的處境已是舉步維艱。萊恩絞盡腦汁,試圖另辟蹊徑,使出版社“柳暗花明”。
終於有一天,當萊恩在一個候車室旁的書攤上漫無目的地掃視時,他突然發現,書攤上除了高價新版書、庸俗讀物外,幾乎沒什麼可看之書,而且這些書大部分都是價格昂貴的精裝書。
這個發現觸動了萊恩的靈感:“要想賺大錢,出版價格低廉的平裝書是個好辦法。”他堅信這個辦法能夠成功,因為精裝本價格很貴,一般老百姓根本買不起。
萊恩出版廉價叢書的計劃在英國出版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有人說這是自取滅亡,有人說這會嚴重影響整個圖書界。萊恩認定這個辦法是他的企業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所以他毫不動搖。
第一套平裝係列叢書共十本,規格也比精裝本縮小了。這不又節省了封麵製作的成本,也節省了紙張,再加上萊思決定以購買再版圖書重印權的方式出版這十本書,因而大大降低了成本費。萊恩把每本書的價錢壓到六便士,這樣,人們隻要少吸六支香煙就可買到一本書。
這套書的封麵很引人注目,這是因為萊恩在上麵設計了一個逗人喜愛的叢書標誌物——一隻翹首站立的小企鵝。因此,萊恩巴這套叢書起名為《企鵝叢書》。萊恩還用顏色表示圖書的類別:紫色為劇本,淺藍色為傳記,橘紅色為小說,灰色為時事政治讀物,綠色為偵探類作品,黃色為其他類別讀物。這一係列的改革使這套書不僅在外觀上鮮豔明快、讓人耳目一新,而且在裝訂上顯得簡單樸實,印刷上更是字跡清晰。
既然這本書是麵向大眾,那麼其價格就必須低廉,低廉的價格又要求有巨大的銷售量。萊恩心裏清楚:每本書的銷售量隻有達到17500冊以上,才能保住本錢。因而,他派人到各地去宣傳、推銷……
1935年7月,第一批十卷本《企鵝叢書》正式問世,在不到半年時間裏,這套書就銷售了十萬冊,萊恩成功了。
1936年元旦,希德出版社改名為企鵝圖書公司。它堅持薄利多銷、為大眾服務的原則,因此能壟斷英國平裝書市場二十多年。目前,企鵝圖書公司已成為全世界屈指可數的平裝書出版社之一。
萊恩另辟蹊徑,使祖上流傳下來的圖書家業“柳暗花明”。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莽撞行事,一定要看清擺在自己麵前的各種利弊,學會變換角度,從最有利於自己的地位開始突破,這樣就有助於把事情辦成、辦好、辦大。
大智慧:誠然,在製定和規劃自己目標時一定要“法平其上”,但一定不要太脫離自己的實際情況,辨明前進方向堅持到達成功的彼岸。敢用能人
敢用比你強的人,你的公司將是一個巨人公司。
勇敢者的另一個定義就是敢用比自己更強的能人,而不是壓製與排擠!
敢於應對挑戰的“老虎人”天生具有王者之氣:寬闊的胸懷,奪人的氣度,無不顯示出森林之王的威嚴。在他們的心胸裏,找不到狹小、局促的字眼;有的隻是坦蕩和磊落的氣度,以及一種能容天下可容之事的氣概。
欲成大事者,必須具有敢用比自己更強之人的魄力,有盡攬天下之才為我所用的博大胸襟。唯有如此,一個企業才能凝聚人才,凝聚優秀的智慧、凝聚智囊的靈魂。也才能使一個企業更具創新能力、更具發展潛力。因為歸根到底,企業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
在美國的曆史上有一則廣為流傳的佳話。
1860年大選後幾個星期,有位叫巴恩的大銀行家,他看見參議員薩蒙·蔡斯從林肯總統的辦公室走出來,就叫住他說:“你是在為林肯做事嗎?”
蔡斯回答道:“對啊,他已經任命我為財政部長。”
大銀行家巴恩又說道:“憑你的能力和學識,遠在林肯之上的啊,你憑什麼要為他去賣命呢?”
蔡斯說道:“正是我比他偉大,所以在他的內閣中才能顯示出我的才華。”
過了幾天,巴恩見到了林肯總統,又說:“你不要將蔡斯選人你的內閣。”
林肯不解地問:“你為什麼這樣說?”
巴恩答:“因為他認為他比你偉大得多。”
“哦,”林肯說,“你還知道有誰認為自己比我還偉大?”
“不知道了。”巴恩說,“不過,你為什麼要這樣問?”
林肯回答說:“因為我要把他們全都收入我的內閣。”
有人問林肯為何會如此,林肯不無幽默地對人講:“你不是在農村長大的嗎?那麼你一定知道什麼是馬蠅了。有一天我和我的兄弟在肯塔基老家的一個農場犁玉米地,我吆喝馬,他扶犁。可是這匹馬很懶,但有一段時間它卻在地裏跑得飛快,連我這雙長腿都差點跟不上。到了地頭,我發現有一隻很大的馬蠅叮在它身上,於是就把馬蠅打落了。我的兄弟問我為什麼要打掉它。我回答說,我不忍心讓這匹馬那樣被咬。我的兄弟說:哎呀,正是這家夥才使得馬飛跑起來的嘛!”
林肯的大度,唯才是用的心胸由此可見一斑。
事實證明,蔡斯的確是個大能人,他也沒有辜負林肯的用才之心。作為財政部長,他把自己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條,在美國經濟處於危機的情況下,他采取種種有效的辦法渡過難關。同時,他總是冷靜地盡力減少與林肯的摩擦,雖然有時他的建議是很正確的,他也用一種很委婉的方式提出來,使總統很愉快地接受。可以說,他為林肯內閣做出了不少貢獻。
作為一個管理現代企業的領導者,更應當像林肯一樣有容人的美德,敢啟用比自己更強的賢能之士,有不計功過,唯才是用的用人膽魄。
大名鼎鼎的微軟公司也喜歡聘用絕頂聰明的年輕人。微軟總裁比爾·蓋茨認為微軟與其他公司不同的特色就是智囊的深度。
他曾不無謙虛地說:“微軟公司的員工比我要優秀十倍。把我們頂尖的二十個人才挖走,那麼我可以告訴你,微軟會變成一家無足輕重的公司。因為年輕人更容易學習和提出新的點子。因此,微軟公司員工的平均年齡是34歲。”
“這些絕頂聰明的人,與公司一起成長。他們是了不起的團隊。他們當中,沒有人費力去爭,或那麼在乎他們的頭銜,甚或別人對他們的外在觀感。”
也許正是比爾·蓋茨敢於啟用這些富有創造力的後來者,微軟才那麼富有活力的吧?
一個優秀的企業家,不僅要對外界的事物表現出勇敢,更要讓自己的內心勇敢起來,不要懼怕別人超過自己,更敢用比自己更強的能人,這不但是企業的發展需要,也是作為企業家優秀的道德品質和良知的需要,更是一個高素質的企業家自身勇氣和責任感的需要。
敢用比自己強的能人,企業將充滿活力:一個庸才遍地的公司,不但很快會走向搖搖欲墜,而且也從一個側麵在向人們表明:這裏的CEO是一個嫉賢妒能的人,是一個懦弱的膽小鬼!
起用比你自己更強的人吧,你的公司將是一個巨人公司!
大智慧:能人多多益善,各取所長。量才使用。充分營造賢能人士施展才華的平台,使其人盡其才,才盡所用。
不要把困難壘高
沒有不可解決的困難,隻有無法逾越的心靈堡壘。
敢於應對挑戰的開拓者個個都是解決問題、排除困難的高手。開拓者明白:困難可以把人擊垮,也可以讓人重新振作。當人沒有勇氣麵對困難時,它們是不可逾越的高山;當人借勇氣、憑毅力克服那些困難後,回頭再看時,它們不過是一隻隻紙老虎。
作為一名出色的開拓者,他們更是敢於麵對形形色色的困難。因為,說白了,他們的工作就是帶領自己的下屬,以最圓滿的方式解決瞬息萬變的商場上的問題;以無畏的勇氣去麵對困難的。
阿迪·達斯勒被公認為是現代體育工業的始祖,他憑著不斷的創新精神和克服困難的勇氣,終身致力於為運動員製造最好的產品,最終建立了與體育運動同步發展的龐大體育用品製造公司。
阿迪·達斯勒的父親從早到晚靠祖傳的製鞋手藝來養活一家四口人,阿迪·達斯勒兄弟兩個有時也幫助父親做一些零活。個偶然的機會,一家店主將店房轉讓給了阿迪·達斯勒兄弟,可以分期付款。
兄弟倆欣喜若狂,可資金仍是個大問題,他們從父親作坊搬來幾台舊機器,又買來了一些舊的必要工具。魯道夫和阿迪正式掛出了“達斯勒製鞋廠”的牌子。
建廠之初,他們以製作一些拖鞋為主,由於設備陳舊、規模太小,再加上兄弟倆剛剛開始從事製鞋行業,經驗不足,對市場又不是很了解,款式上是模仿別人的老式樣,種種原因導致生產出來的鞋,沒有引起消費者的注意,銷售情況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