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2 / 3)

不忘老朋友,結識新朋友。如果同去的同事、老朋友比較多,那就盡可能和他們在一起,大家聚一聚,談一談,玩一玩;也可以在人群中找一找很長時間未見麵的舊友,相互交流一下一段時間內的經曆。

如果是“孤家寡人”一個,那就盡可能主動地與身邊的人結識一下,問一問他是主人的什麼人,在什麼單位工作,向他請教一下他的工作內容,介紹一下自己。

參與一些娛樂項目。跳跳舞,唱唱卡拉0K,打打撲克,都能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自己參與不進去,可以做一個忠實的觀眾,為別人鼓鼓掌、喝喝彩,讓自己快樂起來就好。

也可以自己組織一些娛樂項目,大膽地向你周圍的人提出建議,他們也閑著無聊呢。

服務、幫忙。主動幫主人搬搬東西,接待客人,端端茶、倒倒水、查查缺、補補漏等,都會讓主人對你感激。即使主人看不見,別人也會認為你是個“實在”的人,能幫忙的人,以後樂於與你共事,願意邀請你。

吃頓氣氛熱烈的飯。

各種慶典一般都有宴會,吃飯時是交際的好機會。餐桌上的人相互認識認識,大家談一談,笑一笑,少喝一點酒,相互禮貌性地敬幾杯,都是很有必要。千萬別一聲不吭地坐在那兒,那樣不會招人喜歡,“一人向隅,舉座不歡”嘛,很可能由於你一個人不高興,弄得大家都高興不起來。而“狼吞虎咽”、“不吃白不吃”的樣子也不會給人留下什麼好印象。

快快樂樂地告別。告別也是一個極好的交際機會。如果有機會與主人告別,向他表達美好的祝願並且表示你很滿意,過得很快樂,那是再好不過了:如果一時找不到他,不妨在他的主要輔助角色中找一個人,請他代為轉達。也別忘了與你新結識的朋友道個別,表達自己希望再見麵,以後常聯係的願望既會給人留下完美的印象,又能使自己有一種“有頭有尾”、“充充實實”的感覺。

那麼被長時間冷落該怎樣呢?

當您被人冷落的時候,更應大膽地表現自己。比如,舉辦卡拉0K比賽,您敢不敢直步登上台去,高歌一曲;周末舞會,您敢不敢躍入舞池,投入地一次跳個夠;演講會上您敢不敢麵人,字正腔圓,慷慨激昂去陳詞一番;運動場上,盡管您體育技能平平,但還是要去奮力拚搏一番,即使一時上不了場,當個觀眾也無妨。

無論是勝敗輸贏,您都會從中感到過剩能量得到釋放的一種輕鬆和歡愉。誰都知道,人生有“冷”也有“熱”,有黑也有自。通過自我表現,您不僅可以更多地去發現生活中的歡歌笑語,而且完全可以主動地捧“冷”取“熱”,甚至化“冷”為“熱”,變黑為白。

大智慧:人生際遇各有不同,以一顆平常心去迎接陽光的沐影子就會遠離你的身邊。

不拘小節才會有所突破

拘小節在禮節與風度方麵來講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讓你給周圍的人留下一個好印象。

但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是中國人在幾千年裏總結出的一條經驗。囿於拘於小節,思維就會狹窄,又何談創新呢?雖然它不是一條真理,但在有些時候,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負責銷售的普通職員突然接到一個十萬火急的信息,必須馬上通知生產部門,否則會給公司帶來巨大損失。按公司規定,這類通知必須由經理以書麵形式下發。可經理在哪裏呢?外出有事,並不在公司。於是這個職員在通知書上簽下了經理的名字,交給了生產部門。

按該公司規定,他的這種行為應被辭退。於是他在通知發出後,將辭呈放在了經理的桌上,並說明原委。

經理了解情況後,給他的答複是“不同意”,並告訴他,有兩種職員是任何企業都不想雇用的,一種是從來不聽從命令的人,另一種是隻聽從命令的人。他不屬於這兩種。

拘泥小節的人,人稱之為“小職員型”的人。這種類型的人,隻能反複從事自己熟知及經曆過的事。一個人若真如此,雖生活舒適卻不能從其中求取任何進步,也不能得到賞識的機會,三年如一日,過著雖安穩卻枯燥無味的生活。

分析人類的能力,顯在的部分微乎其微,潛在的部分卻大得出人意料,長久隱藏於內層深處,如同一隻睡獅,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因此,不妨以大處著眼的魄力與遠大的胸襟、寬闊的視界,向瑣碎陳腐的日子告別吧!

麵對激烈的競爭,想成大事的人必須尋找新的突破口,獨辟蹊徑,才能在諸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世界。

人們的頭腦裏往往有這樣的思維定勢:隻有科學家創立新理論,發明家製造先進機械,專家學者著書立說,文學家吟詩作賦,音樂家譜寫新的樂章,美術家繪畫雕刻,這些為人類增添巨大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勞動才算創造,似乎創造隻是偉人的專利。

誠然,科學家、發明家、文學家、藝術家的創造和創新是偉大的,令人敬仰的。然而,他們畢竟是人,創新並不是他們與生俱來的專利,當你走進創造心理學這個自由王國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創新是人才的標誌。一個神智健全的人都毫無例外地存在著創新能力。成大事的人善於運用大腦,去開創新的世界。

其實,任何人隻要稍稍審視一下自己就會發現,你在某一方麵“獨出心裁”,或者同別人的觀點、看法不一致,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或者你工作出色,出類拔萃。有些人可能在讀書方麵不行,但動手能力強,設計、編程順暢自如,這些也是創造才能的表現。

創新並不神秘,人人具備創新潛能,如果你懂得創造的奧秘,善於掌握科學的方法,你那潛在的創新才能就會迸發出來,直至成就大事。

一位《紐約時報》記者在追蹤了比爾·蓋茨和網景公司電腦神童馬克·安德林等人的“暴發”曆程後發現,蓋茨之類的人物正是依仗他們的創造力,從而攀上世界富豪的群山之巔。

富有創造性的人在表麵上與普通人沒有什麼兩樣。不過,他能在開創自己的“王國”時在公司內部循序漸進地開拓一個適合創新生存的環境。

創新和創意的區別在於:創意是想出新點子,創新要將這些點子運用到現實中,創意富有想像力,令人興奮,並充滿樂趣,創新則是一項艱辛的實踐。

每一個成功的創新都開始於一個好的點子,而好點子的誕生需要在許許多多的點子中“擇優”。這種過程近乎於一個攝影家拍一張好照片的經過,他照得愈多,愈有得到一張傳世之作的可能。

其實每個人都具有創新思維,每個人都具備創意。盡管有些人的創意比別人更多一些。每一個人都可以有意識地應用下列技巧以想出更多的點子。

(1)第一次親密接觸——你開始想改進某些東西,或是,你開始想解決你的問題。第一項步驟就是這些意念第一次到你腦子的時候。

(2)準備期——作一些研究,盡你可能地了解有關這一項目的資訊。閱讀,與他人交談,並盡可能地收集相關資料。

(3)孵化期——暫時忘掉問題,或者讓它進入潛意識。把這個問題延後處理,忘記所有跟這件事有關的事,去想別的問題,給你的潛意識時間,讓它來發揮作用。

(4)靈光閃動——歡樂的、令人興奮的時刻來臨了!偉大的新視野從你的潛意識中釋放出來,這個階段也許發生在開車時、沐浴時,或者午夜夢回時。

(5)修正期——靈光閃動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可靠性極低。你必須在頭腦清醒時,客觀地審視這個新點子,判斷它是否值得投注心力。征求別人的意見,找一個盡可能客觀的人。試著向一位顧客推銷你的點子,隻有少數的點子能經得起這些判定,好的判斷力來自於經驗,經驗來自於不斷的判斷,盡量向別人學習他們的經驗。

同時應該學會弄清自己的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情感、意誌和人格的特點,隻要講究方法,合理地發揮所長,發揮潛伏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爭取從優發展,就可以在某個領域有所作為,開創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