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00年春,女皇武則天為慶祝她稱帝十年,提出要重建大佛殿堂,修造大佛聖像。首席宰相狄仁傑認為國庫財力不足、百姓負擔過重,出班勸諫。他一開口,引出不少正直大臣的應和。武則天沉著臉聽了半晌,皺著眉揮了揮手,修大佛殿堂的事就不再議了。
閏七月初,七十六歲的狄仁傑告病不再上朝。武則天又提出要修造大佛堂。這一次,她根本不同大臣們商議,傳來掌管土木工程的冬官侍郎裴行本,將親自畫的大佛殿堂草圖交給他。裴行本剛接了草圖,未想到宰相魏元忠出班勸諫。
魏元忠出言不加掩飾,勸諫中說了句“修大佛堂實為勞民傷財”,遭到武則天嚴厲斥責。武則天口諭群臣不許幹預修佛堂之事,又傳旨讓他的侄兒武三思監督大佛堂修建工程。
武三思為討得武則天歡心,肆意擴大工程,強拆民房,亂攤賦役,不少人被逼得流離失所,還有三百名無辜百姓被他投進京畿大牢。因武三思開口就以“皇旨”壓人,受害百姓的冤屈無人敢管。
魏元忠忠貞正直,嫉惡如仇,看到武三思如此橫行,實在無法忍受。他幾次彈劾武三思,勸諫武則天停建佛堂,怎奈武則天根本不容開口。情急之下,他找到裴行本,勸他節省民力財力,適當縮小建築規模。不想這事被武三思當成把柄抓住,招來了大禍。
武三思三年前曾被武則天提為宰相,可是他僅在位一個月,就因索收賄賂被魏元忠彈劾罷職。住了一年,武則天又為他複職,在位一年零五個月,又因誣陷良臣被魏元忠彈劾罷官。他恨透了魏元忠,時時尋機報仇。如今聽說了魏元忠找裴行本之事,他以皇親的身份威逼利誘裴行本作偽證。二人秘密地到武則天麵前,以蔑視皇上、擅改草圖和煽動百姓反對修大佛堂的罪名彈劾魏元忠。武則天聞言大怒,下旨將魏元忠投入京畿大牢,並說待時日她親自審問。
狄仁傑在家聽到魏元忠下獄之事,強撐病體,寫了保本,讓兒子狄光嗣呈送皇上。武三思聽說狄仁傑讓兒子呈本保釋魏元忠,匆匆來到皇宮,謊稱狄仁傑約他吃酒,詢問修佛堂之事。讓兒子呈送本章,分明是目無朝庭、藐視皇上。武則天聽罷胸中惱怒,但想到狄仁傑是四朝老臣,如今已告病退位,隻是哼了一聲,把狄仁傑的本章丟棄在一旁。
武三思決心要除掉魏元忠。他見有幾位大臣也上本保釋魏元忠,一邊加緊在皇上麵前進讒言外,一邊卻計劃暗中下毒手,置魏元忠於死地。
狄仁傑連上幾道本章,也沒保釋出魏元忠。他實在牽掛這位廉吏良臣。一天,他讓家人帶上酒食,攙扶著他去獄中看望魏元忠,剛進獄門,卻聽府中剛才已為魏元忠送來酒飯。狄仁傑聞聽此話,驚得差點聽出聲來。
給魏元忠送飯的人已經離去。魏元忠正發著高燒,酒飯放在身旁尚未食用。陪狄仁傑來監房的司刑少卿徐有功感到事情蹊蹺,令人將這不明不白的酒飯送給一名死囚食用。此人剛吃了幾口,就七竅流血而死。狄仁傑和徐有功對視了一眼,二人都明白了:魏元忠是遭人陷害入獄的,陷害他的人正想方設法要置他於死地。
徐有功為人正直,他從心中敬佩魏元忠這位好宰相。不等狄仁傑開口,他就吩咐獄卒將魏元忠另移號房,抓緊治病,並安排專人看護,防止再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