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如何談判不失誤(2)(2 / 2)

“啊,正好!”她說道。

我聽了頓時心花怒放,其實心裏明知道根本不是這麼回事。我用力一拉,可真叫人掃興,竟沒戴上。

“喲,我瞧您肯定是戴慣了羊皮手套!”她微笑著說:“不像有些先生戴這手套笨手笨腳的。”

我萬萬沒有料到竟有這麼一句恭維話。我隻知道怎麼去戴好手套。我再使一下勁,不料手套從拇指根部一直裂到手掌心去了。我還拚命想遮掩裂縫。她卻一味大灌迷湯,我的心也索性橫到底,寧死也要識抬舉。

“喲,您真有經驗”(手背上開口了)。“這副手套對您正合適——您的手真細巧——萬一繃壞,您可不必付錢”(當中橫裏也綻開了)。“我一向看得出哪位先生戴得來”(照水手的說法,這副手套的後衛都“溜”走了,指節那兒的羊皮也裂穿了,一副手套隻剩下叫人看了好不傷心的一堆破爛。)

我頭上給戴了十七八頂高帽子,沒臉聲張,不敢把手套扔回這天仙的纖手裏去。我渾身熱辣辣的,又是好氣,又是狼狽,可心裏還是一團高興;恨隻恨那兩位仁兄居然興致勃勃地看我出洋相。當時真巴不得他們都見鬼去。我心裏真有說不出的害臊。麵上卻開開心心地說:‘這副手套倒真好,恰恰合手。我喜歡合手的手套。還有一隻手套,我到街上去戴。店裏頭真熱。”

店裏真熱。我從來沒有到過這麼熱的地方。我付了錢,好不瀟灑地鞠了一躬,走出店堂。我有苦難言地戴著這堆破爛,走過這條街,然後,將那丟人現眼的羊皮手套扔進了垃圾堆。

以上故事引自美國著名大作家馬克·吐溫《傻子出國記》。這裏,作家以第一人稱手法,詼諧、誇張而又淋漓盡致地描述了談判心理力量的精彩一幕。

這位小百貨店的美麗小姐,為了說服顧客買她的羊皮手套,恰到好處地利用人們心理和情感等方麵存在著的人性弱點,拋出一頂頂高帽子,讓他走進自己的誤區,跨入她設置的陷阱。

而這位愛麵子好虛榮重尊嚴的顧客,寧死也要識“她”的抬舉,於是在被灌了一肚子迷魂湯後,在心裏“害臊”和麵上“開開心心”的矛盾下,戴著這堆“丟人現眼”的破爛羊皮手套走人。

這裏,漂亮的店員小姐不是以色服人,而是緊緊抓住人性弱點步步進攻,導致對方不能做出最優的選擇而屈服在她的腳下。

談判中如何利用激將法

“請將不如激將”,陳圓圓不愧為一代佳人,相貌佳,智慧也佳。

激將上鉤法重在人的心理戰,讓人在某種情緒衝動和鼓動之下做出毅然的舉措。

明末年間,闖王李自成進北京,將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捉拿到大營。

李自成目光一掃陳圓圓的芳容,不由得心中一動,暗自道:“果然是個天生尤物,難怪吳三桂要為她拚命!”

坐一旁的劉宗敏也被陳圓圓的姿色迷住了。

這種“禍水”絕不能留。李自成對侍衛示意說:“把她拉出去,勒死!”

陳圓圓不等侍衛動手拖扯,自己站了起來,麵對李自成,看他一眼,微微冷笑一聲,然後轉身就走。

興許,陳圓圓的這一看一笑,把李自成的心給勾住了。李自成大喝一聲:“回來,你冷笑什麼?”

陳圓圓聽到闖王喝聲,就又跪下,說:“小女子早聞大王威名,以為是位縱橫天下、叱吒風雲的大英雄,想不到……”

“想不到什麼?”闖王問。

“想不到大王卻會畏懼一個弱女子!”

“我怎麼會畏懼你?”

“大王,小女子也出自良家,墮入煙花,飽嚐風塵之苦,實屬身不由己。初被皇親霸占,後被吳總兵奪取,大王手下劉將軍又圍府將小女子搶來,皆非小女子本意。請問大王,小女子自身又有何罪過?大王仗劍起義,不是要解民於倒懸、救天下之無辜嗎?小女子乃無辜之人,

大王卻要賜死,不是畏懼小女子又作何解釋呢?”

李自成被陳圓圓這一席話問住了,許久不能回答。他抬起手和聲道:“你且起來說話。”陳圓圓緊接著又陳述了殺她與不殺她的利害得失:“現在,大王如果把我這小女子殺戮對大王毫無益處,卻必定激起吳總兵更大的複仇心,吳總兵必會日夜兼程,追襲不休;如若大王饒小女子一命,小女子必感念大王不殺之恩德,則保證讓吳總兵滯留京師,不再追襲大王……”

李自成被說服,沒有殺陳圓圓,且好生待她。最後,她又重歸吳三桂,那是後話。

陳圓圓於生死關頭沒有向闖王討饒示弱,而且利用她的高傲,也以“冷笑”傲之,以一個“畏”字激之,使李自成收回令侍衛“勒死”的命令,而她也得以脫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