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如何絕對說服人(2)(3 / 3)

隻有拚命向前了。我相信任何人,隻要他對一個目標付出全力,他一定會成功。”

這段話充分表現出集中力量,對自然界會有很大的影響力。當然,這個原理用在人類身上,也會產生奇跡似的效果。

如果有人對你的意見吹毛求疵時,有一個法則,可以讓你征服對方。有了這個法則,你等於將對方一半收歸己有了。這個法則就是“對於不值一提的抗議,不要誇張地作出反應,即使對方的語氣強硬,你也不必產生強烈的反應”。

當然,如果對方的抗議是有根據、有理由的,那麼我們回答的方式就比較簡單,因為能做此種抗議的人,必然是一位明理的人,所以你隻要合情合理地回答他就可以了。

如何以退為進說服對方

要讓別人熱心於你的計劃,必須先說服他來參加你的計劃,倘若可能的話,就不妨使他先從容易一點的事入手。這些容易成功的事情,在他們看來,往往會高興地當作一種真正的成功。

富蘭克林在自傳中說:“除非你有把握,你最好不要說,我確認如此。”這是一種反對講話絕對、反對強烈斷言的觀點。換言之,講話要留有餘地,不要說得太滿。

最好能養成一種習慣:忍受其他人講話中的矛盾,並且小心地控製自己的斷言。甚至要抑製自己的言語,比如考慮會表現出固定意見的每個字或每個措詞的語氣,如“當然”、“毫無疑問”等等。而要試著說“我認為”、“就我了解”、“我想”、“目前對我而言是這樣的”之類的話。當認為別人的判斷錯誤時,並不要立刻反駁他的矛盾點,或者指出他敘述中的荒謬處。你會發現這種態度的改變是明智的。會使你參加的談話能更愉快地進行。越是謙虛地提出意見,別人會越容易接受你的意見,同時自己也越不容易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更重要的是,這將更容易說服別人放棄己方的成見和錯誤的觀念來讚成或接受自己的意見。

這是事實:人們總是比較珍惜難於得到的東西。你的對手不會欣賞容易得到的成功。所以假如你真的想讓對方快樂,就讓他們爭取每樣能得到的東西。除了不要太快讓步外,也不要太快便提供給對方額外的服務、允諾快速送貨、由己方負責運費、遵照對方的規格要求、提供有利的條件或者降低價格。即使要做這些讓步,也不要做得太快。千萬不要輕易讓步而令對方從容取勝。

古人曾提出過,要如流水般的抵抗。水流在壓力下被迫流入不熟悉的河道時,總是暫時引退。等到合適的時候,再慢慢地滲透,起先是緩慢的,然後逐漸成為一股很大的衝擊力。

當對方固執己見的時候,我方應聰明地學習水流的抵抗方式,先後退,繼而傾聽、思考,而後再慢慢地向前移動,所以措詞要留有餘地。

關於“以退為進的說服方式”,一位行家曾經有過如下的親身經曆:

有個計劃要實施,必須說服經理同意。對於這個計劃,主任也很感興趣,願意在說服經理時在旁支援。於是我們倆到了經理室,首先由我做了大致的述說,經理思考片刻,就問主任:“你覺得怎麼樣?”誰知道主任的回答語出驚人:“呀,兩邊都好!”我不由得懷疑自己的耳朵,他明明答應做我的後盾,怎麼變卦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於是經理隻答應“考慮、考慮”,結果這個計劃被冷凍起來了,就差一步而已。當時隻要主任鼎力相助肯定會通過的。

“真是個不守信用的人”,我在心裏對主任很有意見,但是後來才知道,這全是我的誤解。

第三天下午,經理表示同意了。原來主任表示出什麼都好的態度,然後再說服了經理。如果主任和我一起鼓起如簧之舌說服經理,經理會做出什麼決定,就難以預料了。或許他不同意的原因就在於以為我們倆串通一氣來逼他就範。

對說服的內容不關心,給人似乎反對這種方法的感覺和印象,但事實上就能抓住對方的心理。對方易於將你視為決策的參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