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如何絕對說服人(3)(2 / 3)

美國曆史名人朗華士,他在辦公室中接見客人時,就是用這個方案來進行的:他和每一個客人低聲談話時,他傾聽客人說話的時候最多,常常有許多人告訴他許多事情,使他獲得了很多的知識和信息。有時,來訪的客人不善辭令,木訥不語,他總是設法將談話的內容擴大,廣泛地牽涉到許多話題,直到從中搜錄出那個客人所想到最有興趣的題目,於是他就靜悄悄地坐著,傾聽客人的話了。

隻要把自己置於一個有背景的地位,就可以顯示你對別人是有至誠的興趣,使他很樂意滔滔不絕地講出他的思想來。

其實這是一個十分簡單的方法,但是許多人常常忽略了。當別人興高采烈地談到自己有興趣的話題時,並不能也同樣喜形於色,反露出使對方覺得乏味的神色,這種做法就是沒有明白傾聽對方的重要性,結果自然容易失敗。

雷特是紐約論壇報的總編輯,他正在物色一個人,一位有才幹的助理編輯;一位可以使報紙包括報紙的總編走紅的人物,他正狩獵,等待著這位編輯人物的出現。

雷特的“獵槍”瞄在了年輕的約翰·海身上。那時,約翰剛在西班牙辭去了外交職務,準備到伊利諾斯州去當一名律師。雷特邀約翰到俱樂部吃飯,然後提議到報社去玩玩。到了報社,他從許多電訊稿中找到了幾條重要消息。那時正巧國際新聞的編輯不在,於是他對約翰說:“請坐下來,給明天的報紙寫一段關於這消息的社論吧!”約翰·海自然不好意思拒絕他,隻得提筆寫社論。

社論寫得很好,雷特請他再幫一星期、一個月的忙,漸漸地勸他供職編輯。約翰·海在不知不覺中放棄了他回家鄉去當一名律師的計劃,而成了一名新聞職員。雷特憑著這樣的策略,獵獲了他的目的物,而使約翰·海的興趣也得到了滿足,事前他一點沒有泄露出他的意見,他隻是勸約翰·海幫忙寫篇社論,最後實現了他的目的。

在運用這種策略時,要注意的是:說服別人參加我們的事業的時候,我們應當要先引起別人的興趣。當我們要誘導別人做一些很容易做的事,先得給他一點小勝利,當我們要誘導別人做一種很重大的事情時,最好給他一個強烈的刺激,富有挑戰性,使他對於做這種事有一個更加強烈的追求成功的欲望。在這種情況下,他的自尊心就自然地被引出來了,他已經被一種成功的意識刺激住了,他很高興為了愉快的經曆而去嚐試一下。

如何牽著對方走

語言猶如魔術,全憑你這位魔術師怎麼運用。如果運用得當,技藝高超,你就能成為說服的高手。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重視言詞的編排。

當顧客為了買或者不買而猶豫不決時,你問顧客:“你要A還是要B?”這樣顧客就會以購買為前提,開始考慮要選哪一種商品。

在既誇獎又責備別人時,隨著先罵後誇或先誇後罵的順序不同,結果會完全不一樣。先罵後誇的效果較理想。因為這樣一來,誇獎的話會在對方心中留下更強烈的印象。

同樣的道理,要說出反對意見時,也不可一開口就說“不”,應該改說“是的……可是…

…”

例如:“是的,你所說的話我懂。至於我的看法,好像覺得……”,這時與其強調“可是”,不如說“至於”,這是使對方誤以為你已改變話題,而避免引起對方反感的有效手段。此方法可避免對方在你說話前擺出反駁的姿態。

另一種說話技巧,是你有求於對方時,先從小到大,漸入正題,使對方在答應傾聽你說話的基礎上,思路順著你的話題發展。

此外還有一種可產生相同效果的方法,亦即先刻意提到你與對方的一致性,當對方掉以輕心後,再提及不同點。在實際運用中,隻要你刻意渲染彼此的一致性,對方就會覺得那些相異之處真是微不足道的。

不妨再看一句話的不同。

當你分別以“你真是混蛋”和“你竟然也會做出這種事”兩種說法來責罵對方時,對方的感受肯定截然不同。因為“你竟然”的意思好像是我對你的期望很大,而“沒想到你竟然也會做出這種事”則頗有遺憾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