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有親身感受之外,作者對材料的爬梳也下了功夫。我閱讀書稿時,長了很多知識:

——“人民美術出版社”的社名是薩空了請周恩來題寫的,他的首任社長的職位是周恩來簽署、國務院任命的;

——另一位本社創辦人邵宇居然是皖南事變的重要親曆者,是和葉挺將軍一起被捕的8位新四軍幹部之一。他做社領導時主持出版了《宋人畫冊》《清明上河圖》《齊白石畫集》《徐悲鴻畫集》《列賓》《珂勒惠支》《倫勃朗》等畫冊,並堅持為古元、王式廓、董希文、葉淺予、黃胄、李少言等當代畫家出版高檔畫冊,彌補了本社精品出版的不足;

——抗美援朝期間風靡一時的宣傳畫《我們熱愛和平》是本社創辦人之一鄒雅策劃的,可惜他於1974年在陽泉煤礦體驗生活時遇難,年僅58歲;——毛澤東曾接見過劉奎齡、劉繼卣父子,看了劉繼卣的畫稱讚道:“博古通今,劉門出人才!”

——《蘇加諾藏畫集》裝幀設計的主持者是曹辛之,而曹辛之的筆名“杭約赫”來自一句勞動號子;

——黃苗子被錯劃右派後才來到人民美術出版社,所以除了下放勞動,在社裏也隻能在資料室打打雜或在編輯室看看稿,可是正因為此,他才專心整理了數千張資料卡片,編輯點校了《曆代名畫記》《元代畫塑記》等,並策劃了一套《中國美術論著叢刊》,列目七八百種,雖然未能如願出版,但對人民美術出版社古典美術理論建設起到重要作用,也為他晚年撰寫《畫壇師友錄》和《藝林一枝》奠定了基礎;——盧光照不但編輯了俞劍華的《中國古代畫論類編》等重要美術史論圖書,還寫作了《曆代畫家故事》等通俗易懂的美術讀物,受到讀者歡迎;“人們都說,教學相長,我認為,編創也可以相長。盧光照在編輯崗位上作出了傑出貢獻,在繪畫創作上也自成一家。”這段作者的評語,端的有見識;

——老同事對王叔暉創作的評價則是:“將普及者提高,將提高者普及”,我認為這應該作為本社的出版宗旨之一;

——《人民美術出版社的開創者》一文中的這句話讓我怦然心動:“外地畫家朋友到了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創作室是他們必去的地方”……今天的人民美術出版社是否還有這樣的魅力?如果沒有,就從我們前輩的事跡中找找緣由吧!

……

所有這一切故事和感想,都來自北總布胡同32號。這隻是人民美術出版社故事的一部分,還有許多先賢、許多故事等著我們去回憶、去尋覓。

2013年11月17日於雙井橋畔